融资2000万 他为家居装鼻子眼睛耳朵 监控污染自动通风 已售硬件1万台

2016-08-01 不说谎的融资媒体 铅笔道 铅笔道


文| 铅笔道 记者 赵远


导语


2015年2月,余华和项立刚在办公室碰面,两人愁眉苦脸。


彼时,余华38岁,而他的合伙人项立刚已经52岁。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创业,然而好像搞砸了。


从事通信行业15年后,余华决定转向大健康领域创业。他从智能手环做起,要做监控人体健康的“管家”。但一年后,项目失败,1000万启动资金打了水漂。


“二次创业”,他专注环境健康。用户使用720环境宝(环境监测硬件)监测环境污染,发现污染后会获得警告提醒和处理建议。


需要人工操作的硬件不是余华设想的智能硬件。两次产品迭代之后,他实现了720环境宝与互联网家居电器的智能控制。


环境宝硬件作为“眼睛、鼻子、耳朵”监测环境状况,作为“大脑”的云端平台负责决策,接入环境宝系统的智能家居硬件则是执行的“手”。“三位一体,家居环境全自动处理。”


目前,三代720环境宝硬件共计售出1万余台,硬件用户活跃率接近100%。此外,App用户接近20万。




注: 余华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三遇项立刚


项立刚是余华的合伙人,也是他创业的引路人。


2013年6月,余华去参加一位朋友的家庭聚会,第一次见到项立刚。彼时,余华离开了从业15年之久的通信行业,想在消费领域创业。而项立刚也在考虑继《通信世界》、飞象网和飞象科技之后的第四次创业。


余华构思了两个创业方向:教育和大健康。


教育,他做得得心应手。余华曾做过爱立信学院的院长,之后又攻读了中欧EMBA,“对于培训,我是比较熟悉的”。他设想在管理培训咨询领域,做一个从知识培训到知识孵化的一体化教育服务机构。


项立刚并不看好。“培训机构主要看师资力量,容易做起来,但不容易做大。”


余华放弃了教育方向,重点思考大健康。


7月,他去黑龙江出差,在朋友那第一次看见智能手环,第二天自己就买了一个。彼时,Jawbone、Fitbit等手环刚刚进入国内,“图个新鲜”。


体验之下,余华并不满意。“它们的服务能力太弱,除了监控跑步和睡眠,反馈不了其它数据。”两周之后,他就将手环弃置一旁。


回到北京后,他去医院做常规体检。一如往常,医院只发给他一份纸质报告。余华发现大健康领域存有诸多缺口,他已在这家医院体检了十几年,历史数据完全没有得到应用。“这一方面是因为医院没有信息化,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体检行为每年只发生一次,医院和用户之间的互动频度太低。”


他想起了手环。“手环7×24小时与人体接触,实时反馈数据。如果加入更多监测项目,它将在大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


9月,余华第二次见到项立刚。二人交流了彼此的想法,如出一辙。由此,大健康确立为他们的创业方向。


两个月后,在初次见面的朋友家里,余华第三次见到项立刚。他们三人共同出资1000万,启动了“720健康管家”项目。“720健康”是指360度身心健康加360度环境健康。


一年赔了1000万


从立项到公司成立,“相当顺利”,朋友的支持让余华更加自信。但回顾创业之路,他直言:“3月之后,炼狱开始。”


余华花了两个月时间梳理清楚业务模式。“基础是智能硬件,手环负责身心健康,而另外一个硬件“720环境宝”则负责环境健康;在这两个硬件之上的是云平台,商业价值则在于智能硬件和云端管理服务形成的闭环。”


手环承担了他更多的期许。余华为手环加入了环境、饮食、心理等六个监测项目。由于监测点众多,手环的工艺设计十分复杂。当时其它手环主要是纽扣式的,显示屏是重点,塑料表带只是显示屏的承载物,而720手环采用全注塑包裹的环状结构,表带中也布满柔性电路。


7月,技术团队入职,项目正式运作。



◆ 余华团队


余华犯了第一个大忌,他高举高打,所有环节全面铺开。


当时团队共有硬件、App、云等六个项目组,每个组下又有若干小组。“六个维度的管理模型在搭,数据云存储的平台在搭,App和用户之间的交互也在搭,此外,手环和环境宝两个硬件同时开工。”


接着,他犯了第二个大忌。为手环和环境宝做代工的是位于江苏昆山的Foxlink(正崴)子公司。9月,为了增强与代工厂的联系,他将研发团队派往昆山。


两个月之后,状况超出了他的控制。“产品研发初期,需求一直在变。而距离增加了沟通成本,拖慢了进度。”11月,团队只完成了70%的预期进度。无奈,推迟至第二年1月。


2015年1月,最大的灾难爆发,“我们差不多只剩下一口气了”。


余华带着全部设计稿最后一次去了代工厂,请工厂评估。此前预计手环的良品率能达到70%~80%,此时却被告知只有30%。“这意味着生产1万只,7000只是废的,而每只手环的纯硬件成本就超过了300元,手环项目等于失败了。”


手环是余华的主打产品,“手环出不来,这一切就全废了。”


此时,1000万自启动资金全部烧完,“再也没有资金可以继续运作”。不久,大股东退出。


唯一让余华欣慰的是环境宝通过试产评估,良品率达到90%以上。


初代环境宝


春节放假归来,余华和项立刚在办公室碰面,两人愁眉苦脸。“项目要不要继续做”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项立刚对余华说:“咱们的出发点是对的,要死就死在一块吧。”这句话坚定了余华的信心。


瞄准一代环境宝,余华设计了新的产品方向。他放弃了“360度身心健康”,专攻“360度环境健康”。“以环境宝为入口,辅以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


一代环境宝可监测5个指标:温度、湿度、噪音、PM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一代“720环境宝”


4月,产品登陆京东众筹,两个星期内,30万众筹目标达成。5月,一代环境宝量产,共卖出2000台。


余华需要一笔救命钱。中国联通的500万Pre-A投资不足以让他活过来,余华还需要另一个500万。


山水创投援手。中欧EMBA的一位同学将青山绿水创投的曹圣光介绍给了余华。5月下旬,上午10点,曹圣光来到720健康科技,他和余华在办公室里聊了两个小时,“情投意合”。


当天晚上7点,余华接到曹的电话,“他说剩下的部分他来出”。余华终于松了口气。


6月18日,1000万Pre-A投资到帐。5个月未发的工资终于到达员工手中,外加一个红包。


余华着手产品迭代。两个问题摆在他面前:首先,一代环境宝只能标示TVOC的污染等级,“而用户更关心数值,有数值才能知道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其次,他没有营销资金,还清各种欠款后,1000万Pre-A融资只剩下300万。“300万只能支撑6个月的运营,我们拿不出一分钱营销。”


他先对硬件下手。余华用甲醛监测取代TVOC监测,并且能够直接标示数值。9月,二代环境宝在京东上架,他寄出了第一台二代硬件。


接着,余华新增环境点评功能。环境点评是环境宝平台上的UGC社区,用户在咖啡厅等消费场所,使用环境宝检测实时环境质量,然后将其上传到环境宝平台上。“环境点评不仅能传递环境信息,还帮助产品进行传播,解决了无营销费用的难题。”



“720环境宝”App中的环境圈


普通用户之外,他还联合快递员和外卖配送员共同上传环境数据。一个月后,该功能已覆盖北京市的四五千个场所。


全自动家居环境处理


北京的冬天,雾霾肆虐,余华给出了解决办法。用户使用环境宝监测室内环境,发现污染后,开窗通风;等污染降下来后,再关窗,打开净化器。


但他认为一代和二代环境宝只是初级产品,支撑不起设想中的智能家居蓝图。“一代和二代产品都是工具导向型的,每一次测量都需要手工操作,产品和用户之间缺乏粘性。”


余华需要一笔翻身钱,做真正的智能家居。


今年1月,他开始与诚成资本约谈A轮融资。同时,他着手研发第三代产品。


余华以人体比喻他的智能家居系统。第三代环境宝在他看来是“眼睛、鼻子、耳朵”,是独立的智能环境监测终端。“它7×24小时实时监测,并且具备更丰富的检测功能,如对于PM,可分辨出PM2.5和PM10。”



第三代“720环境宝”,PM2.5和PM10均是监测项目。


云端大数据及智能决策系统则是“大脑”。“真正的智能家居应该解放人的双手,能够自动处理监测到的环境状况。”


空气净化器等智能硬件则是执行远端控制的“手”。新风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就是这样的远端控制硬件。将720环境宝与新风系统相连,前者监测到污染情况后,“大脑”发出指令,新风开始工作。而当环境宝监测到污染降下来之后,“大脑”再次发出指令,新风停止工作。


即便用户没有将智能硬件与环境宝连接,环境宝的指示灯也可与用户交互,提示环境状况;连接网络,它还可以将环境状况发送到用户的微信上,与家人共享。


暑天酷热时,余华的两位员工开车去成都出差。他们在车上放置了一台三代环境宝,时刻盯着指示灯。灯一变红,他们就摇下车窗通风;灯变绿了,再关闭车窗吹空调。



第三代环境宝的车内使用场景


车内只是720环境宝的一个使用场景。余华着眼于家居家装、母婴亲子和健康出行等场景推广产品,同时还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信息内容服务商合作,将环境宝纳入其宽带及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之中,环境信息将实时显示在电视界面。此外,他在线下经销网点设置了环境显示大屏,“增加曝光”。


目前,三代720环境宝硬件共计售出1万余台,硬件用户活跃率接近100%。此外,App用户接近20万。3月28日,诚成资本的2000万A轮投资到帐。


未来,余华将继续推进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时机更成熟时,他将着手改造非智能家居设备。


/The End/

编辑   薛  婷      校对   王  姝


求报道

请加pencil-news为好友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