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1500万 他用社交数据揪出潜在用户 助万达百雀羚营销推广 合作20品牌

铅笔道 2016-08-17

作者 不说谎的融资媒体

仟传网络创始人苏旋


文| 铅笔道 记者 赵芳馨


导语


2015年6月,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社交图谱分析”。点开这一H5页面,用户能看到自己的社交关系。“让每个人看到哪些人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这是仟传网络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H5mo”做的一次活动。苏旋笑道:“就是把我们的产品做了一个娱乐版。”


此前,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面向B端客户,监测微博上的用户数据,提高品牌的营销效率。2013年后,微博用户活跃度下降,苏旋转战微信平台。


之后,他确立了to B的模式,为品牌方监测、管理数据,并提供投放广告的辅助决策业务。其逐步研发了社交精准数据监测产品“H5mo”、SocialCRM数据管理系统“TARS”和新媒体投放辅助决策系统,涵盖了移动互联网广告传播、监测、评估、推广、投放等领域。


仟传网络已和万达、百雀羚、金立、Vivo、欧莱雅等近20家品牌合作。平台最近两月(6月1日到8月1日)营收达2000万,是去年总额的5倍。


目前,仟传网络正计划A+轮融资,目标金额3000~5000万。




注: 苏旋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瞄准数据监测


2015年10月,仟传网络获得融资。苏旋坦言,这是公司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4年前,苏还在外企上班,做BI产品。“工作安稳,但很难做出一些改变。”彼时,微博很火。他注意到微博数据领域,“正好和我的学习、工作内容很契合”。


他想在微博上做点事情。“那么多用户数据,如果扒下来,再从各个纬度去分析,就能找到精确的人群。”他认准一个方向,“将其应用到营销上,能提高效率”。


2011年11月11日,仟传网络成立。它面向B端客户,监测社交网络(当时主要是微博)的数据,提高品牌的营销效率。


利用数据分析,转化率最高的人群在茫茫人海中被发掘出来。详细说来,微博分为三种数据:


一是原数据,即用户注册微博时为自己贴的标签;二是关系数据,“如果你关注了‘日食记’,代表你对美食感兴趣”;三是内容数据,“你说的话可以反映出一些喜好”。这三种数据精确定位人群,品牌方再依此投放广告,或用官方账号在用户的微博中留言。


起初寸步难行。“我是研发出身,没有任何客户关系。”苏旋说道。他去参加一些聚会,向别人推荐自己的产品,但没人相信。公司也只有两人,“别人还以为是‘皮包’公司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位客户上门,并带来2万元的销售额。“就当是做实验了。”双方约定,如果卖出东西的话,双方分成。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微博上利用一些小活动搜集用户的电话号码,再将其交给品牌商的电话销售人员。


这次合作共转化了上百万销售额。前两年,公司的主要营收都来自这位客户。


好景不长,社交网络的更新换代促使苏旋转变思路。2013年,微博的人群活跃度下降,大家继而成为微信的拥趸。


他转而开拓新战场——微信。那时用户的需求主要是微信的开发。为了营收,苏又做了两年。“但这件事意义不大,我还是想做一些自己的产品。”


两款数据监测产品


基于微博、微信的新媒体行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苏旋注意到,Papi酱、咪蒙等自媒体的广告效应惊人,“很多品牌都想找他们投放广告”。


新媒体对于品牌就像一只“河豚”。后者既想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又担心虚假数据带来的转化率不高。“大快朵颐”还是“中毒”,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此切入,苏旋想揪出传播中的关键点,提高营销的命中率。“社交媒体中有一本很有影响力的书,叫《引爆点》。”他介绍道,“很多人都谈论‘引爆点’理论,但没有工具去发现其究竟是谁、有没有办法从数据层面衡量引爆效应。”



监测传播图


抓住这一概念,“H5mo”于2015年6月上线。它是一款精准监测社交数据的产品,主要用于监测微信中传播的H5界面的数据,包括传播层级、效应、用户行为等。


以用户行为举例。团队把监测数据的代码加入到品牌方活动的H5界面中,用户浏览时便会留下“痕迹”。“比如你在阅读一篇很长的微信文章时,在哪个段落停留的时间长,就说明对哪个内容感兴趣。”苏旋指出,“一个人的所有行为代表了他的意愿”。


传播层级也是监测的重要指标。“比如小米的‘1000铁杆粉丝’理论,这1000人经过两层传播可以影响100万人。”


但层级和效应不一定成正比。“某人把信息传播到网络上,为一级传播,他的好友进行了二次传播。前者只带来了1个人的点击量,而后者可能带来了10个。”


这些要素在传播中的权重不同。“我们根据用户需求来评判。”


与“H5mo”匹配使用的是SocialCRM数据管理平台——“TARS”。“它相当于一个日常数据库,每次监测出的数据都会存于其中。” 所有社交数据与“H5mo”打通,多纬度积累数据。


有了两款产品后,苏旋想做一件好玩的事儿来“刷爆朋友圈”。


利用H5推广


同期,团队设计了一个H5页面“社交图谱分析”。用户可以看到他的社交关系图,知道谁是他关系亲密的人。他笑道:“就是把我们的产品做了一个娱乐版。”


结果引起轰动,服务器宕机了好几次。“基本没花钱推广。”他坦言,“只找了我认为有影响力的人帮忙传播。”公司服务的是B端客户,但是他的思路是用C端渗入B端。“因为B里也是一个一个的C。”



社交关系图


因此很多人邀请他做演讲。“北大的一个新媒体论坛打电话给我,我挺激动的。”


这场演讲让他收获了万达这个大客户。“他们听说我们做了一个‘社交图谱分析’,蛮有意思的,让我到晨会上分享一下。”


巧的是,晨会上,万达的一位高级领导也在场。双方达成合作,“开始只有几万元,现在有上千万的规模了”。


如今,万达集团下的649个公众账号(包括万达广场、影院、楼盘、酒店等)全部由仟传网络的系统管理。它参与了整个万达集团的媒体投放转型,后者新媒体的投放比例从以往的30%提升到了70%。


2015年10月,仟传网络获得好望角的Pre-A轮投资。“之前不敢快速扩张,有了资金后,发展思路清晰,步子也迈开了。”


所以在监测和管理之外,苏旋计划切入数据应用产品。“品牌方想找自媒体大号做广告,但没有一个评判标准。”


基于此痛点,今年5月,投放辅助决策系统上线。它针对主流的社交平台(微博、微信等)和一些自媒体平台,通过分析KOL或大号的调性(其本身及其粉丝属性),帮助品牌方比价、投放广告。


品牌方的需求是该系统分析结果的根据。苏旋用雅诗兰黛旗下的某品牌举例,“它的定位是高端化妆品品牌,受众人群和欧莱雅不一样。”通过分析KOL或大号粉丝的年龄、爱好、所在地、职业等因素,“告诉品牌方适合找哪几个账号”。


至此,仟传网络打造了三位一体的产品体系:“H5mo”先监测数据,新数据进入“TARS”数据库管理,投放辅助决策系统再为品牌方推荐合适的新媒体投放广告。其涵盖了移动互联网广告传播、监测、评估、推广、投放等领域。


目前,仟传网络和万达、百雀羚、金立、vivo、欧莱雅等近20家品牌合作。平台最近两月(6月1日到8月1日)营收达2000万,是去年总额的5倍。


未来,苏旋想继续解决在新媒体上信息传递效率的问题。“很多人投放广告时,都是拍着脑袋做决定,知道谁就投谁,他们需要的是理性的数据分析。这样新媒体才能变成品牌方和目标受众的有效沟通渠道。”


/The End/

编辑   王  姝      校对   赵  远


求报道

请加pencil-news为好友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