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论道】缘创派CEO王翌:360老兵如何帮早期创业者搞定合伙人?

2016-06-02 孙佳利 连接网 连接网


缘创派成立于2013年7月,是一个帮创业者寻找合伙人的平台。以线上的解决方式,把互联网圈里想找合伙人和想找创业机会的同道中人聚集到平台上,然后相互设定条件去筛选和搜索,帮助创业者找到合适的合伙人。目前缘创派社区已经积累了超过10万的创始人,30万潜在合伙人,公开发布的项目量超过5万个。

缘创派CEO王翌

以下是连接网(www.newbelink.com)和CEO王翌的对话:


连接网:您之前在360一直做投资方面的工作,自己创业为什么选择做缘创派?


王翌:其实从360出来后,我也想过从此就专心做天使投资人,甚至在离职后的一个月内我就已经投了几个项目,而在缘创派而言,我既是创始人之一,也是种子轮和天使轮的投资人,参与的比较多。当时有几家互联网上市公司向我发出邀请,希望我过去负责他们的战略投资,不过在经过一两个月的休整和深度思考之后,我还是决定全身心投入到缘创派这个创业项目中来。


我已经不太想再回到一个庞大的组织里面,去干一个模块化的事情,这对我已没什么挑战。我还是想跟随自己的初心,去不断接触一些正在初创期的创业者,跟他们交朋友,在他们最早创业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建议,这其实是我已经做了十多年的事情,甚至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


十几年来,我见过上万个创业者,直到现在,我仍然保持每天要见两三个创业者的频率,我非常喜欢跟这些人聊天,每天都能看到年轻人在干着各种新奇的、好玩的事情,我会觉得非常有意思,同时如果我又能帮到他们,就会很享受这种参与其中的快乐。


连接网:缘创派具体是什么样的项目,运营模式是怎样的?


王翌:缘创派相当于一个自发自增长的、面向创业者的社区,把互联网圈里正在找合伙人的创始人和那些正想找一个创业机会加入进去的同道中人聚集到同一个在线平台上,他们会根据创业的需要,去设定条件,通过系统的筛选和搜索,找到与之匹配的合伙人。在这个阶段的创业者,他们面临的共性问题比较多,他们希望有同一阶段的人在一起沟通的氛围,更希望得到有经验的人的指点。缘创派从最初创立开始就坚持是这个逻辑,我们为创业者搭建一个公开的免费的平台,让他们彼此连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一个创业者在初创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初期成长不起来,你根本没有机会走到后面的一轮又一轮。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已经坚持了三年,目前社区上已经积累了超过10万的创始人,公开发布的项目量也超过了5万个,每天还新增上百个,算是初步形成了一个面向种子期和天使期的创业入口。


现在我们主要的产品形态是APP,在业务扩张上,我们其实不是一家很激进的公司,甚至可以说略有些保守,我们真的是把一个很垂直很细分的业务坚持做了三年,没有做什么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很克制,很专注。


今年我们会在运营方面继续下沉,更专注的面向处于种子期的初创者。虽然我们做的是面向创始人的服务,服务对象是个人,但其实每个创业者未来都是一家初创公司的CEO,所以我们的业务形态又有一定的ToB性质,这让缘创派变得很独特。


去年双创很火,我看到这两年有很多创业者也跑到创业服务领域来创业,但目前所有做创业服务的小平台都是面向已经成型的创业项目去提供服务的,尤其最终好像都会把FA作为主要的商业模式,但我从来就不打算凑这个热闹。既然我们是做的合伙人的业务,我们就会坚持到底。今年春节后我推出了一个叫“投缘帮”的社群,目前在测试,其宗旨就是我们想创立一个更有效的组织,让它成为初创者的第一个合伙人。


连接网:缘创派为什么选择做初创公司的早期服务?


王翌:现在大部分投资机构都不投早期,我也希望看到国内更多专业的、优秀的投资人参与到早期投资中。但大部分投资人之所以偏向后期,是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的投资技能用在赚大钱上,这样当然更划算。投一个种子轮或天使轮,干的活很多,赚的钱很少,风险还很大,投入产出比算下来对于机构是不划算的。投B轮以后虽然也会有风险,但你在B轮的风险跟种子轮的风险相比,差的绝对是百倍的,我干嘛非要冒着百倍的风险,又赚不了什么钱,去投早期呢,这就是今天早期投资的一个困境。


既然愿意专注在早期的投资人太少,而我觉得在早期的创业与投资这件事上我其实还有很大的专业优势的,那么如果我一直坚持在创业的最早期提供一个平台化的服务,我应该会比其他人更有机会吧。我本人就是一个在早期创业圈里摸爬滚打了超过15年的人,这些年来我认识的人都是初创者,这些我结交的创业朋友,平时与他们交流的核心,都围绕互联网项目初创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我自己最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作为创业者,如果你要赢,你只能赢在你最有优势的地方。所以我今后也不会离开这个领域,我准备一直就在种子轮、天使轮这个阶段上深耕。就在所有人找到这个项目和这个创始人之前,我会先找到他们;就在所有人都不愿意给他们服务的时候,我先去给他们提供服务;就在他们找不到合伙人的时候,我先去当他们的合伙人。这看起来是个脏活累活,但我是能乐在其中并坚持下去的,这种坚持让我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连接网:融资情况及如何实现盈利?


王翌:我们是在去年初已经完成了一次A轮的融资,这笔钱够我们花到2017年底。今年我把投缘帮这个业务验证清楚之后,可能会再启动一轮融资。我们在融资方面是比较分散和扁平的策略,上一次是我找了一些行业内顶尖的个人天使和早期机构来联合投资的,包括高榕资本、清流资本、心元资本、蔡文胜、麦刚等等,都是我们的股东,而且他们都愿意只占很少的份额,把主导权留给了我们团队。


我对融资是这样看的,我们这种平台不能只是为了融钱,一个对创业者有价值的投资人圈子是更有意义的。所以融资的过程对我来说其实就是拉一些好朋友进来一起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帮创业者解决一些问题。我们的业务希望跟所有的主流创投机构都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这样对我们的用户,也就是缘创派平台上的创业者来讲,是最有价值的。


从远期来看,我们的盈利模式肯定还是要在初创公司的股权方面。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尝试的创始人社群“投缘帮”,就是以机构合伙人的形式参与到初创期的项目,缘创派会因此成为这些项目的机构股东。我们今年会吸收50~100个创始人加入投缘帮,自从3.15启动以来,已经有超过20位创业者加入,今年完成既定的规模是没问题的。未来也许这就只是一个类似YC那样的机构,但我更希望投缘帮会异变成其他的某种现在我们都还想象不到的模式,现在还只能大概猜到一点。


总之,投缘帮的宗旨就是,我们作为一家组织存在,这个组织会成为每一个创业者的一个最初期的合伙人,我们会在项目中很少量的参股,商业模式也源于此。


连接网:平台合作达成率情况如何?


王翌:每年在缘创派平台上面的达成合伙的初创项目是有上万个的。以我们的经验,如果创始人在线下约了潜在合伙人去见面,那么一个创始人平均约10个左右的潜在合伙人,成功率肯定是超过六七成的。而我们平台上现在每天都有几千个创始人来找合伙人,撮合成功的几率还是相当高的。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比较自豪地讲,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创业合伙人社区,三年积累数十万创业者,也就只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可以支撑这个规模了。


连接网:为什么不把 “找投资人”作为缘创派的一个发展方向?


王翌:“找钱”这个业务是我从最初决定做缘创派的时候就确定不碰的。一是因为我觉得初创期的项目必须专注,缘创派是要做创业找人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只做找人。而且我一直觉得,找钱的渠道其实并不是那么稀缺,如果你是一个好项目,你能从一堆项目里杀出来,那么投资人也自然会找到你的,这就是你们的缘分,我们搭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就足够。事实上,也确实一直有很多投资人藏在缘创派里在找项目,很多创始人也是在缘创派上认识了他的第一个投资人。所以在缘创派上,我们是把投资人也当成一类合伙人来看待的,并没有打算专门为融资做一个产品或者业务形态。


找投资人其实是个伪命题,投资不是找来的,你的项目好,投资会来找你的。你项目不行,你去找投资也无济于事。创业就是找人、找钱、找方向。“找方向”是无法借助别人来解决的,创始人需要自己学习,自己开拓视野,自己思考。“找人”这件事在早期也很难靠别人帮你解决。但是在这个行业里,管钱的投资人都是最聪明最勤奋的一拨人,所以说,钱是自己是会来找你的。


我曾经仔细思考过,如果我要去做FA,去直接帮他融资以获利,那么这件事一定会产生一个我不喜欢的后果,那就是我们的团队可能会变得急功近利!FA的盈利模式已经决定了你是要赚现金的,你一定无法阻止把一个烂项目想办法推销出去的这种行为,因为那个时候你只为交易负责。如果是我来把A项目送给B投资人,那我是要在AB之间创造一个连接,如果本身这个连接是不应该连起来的,那么FA一定会想办法把它连起来,因为连接起来就能产生交易,有交易就可以收钱。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还是不要干FA的业务,现在市面上做FA的还少吗?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让投资人进到我们的平台,只是我们没有面向投资人去优化一些功能,我希望在这个平台上,投资人与创业者都是平等的个体,他们如果要产生连接,是他们自己的缘份,我们不需要去深度参与。


当然,在“投缘帮”的这个新服务体系之下,我也会尝试引入一些投资人进来,但不是为了直接帮项目融资,主要还是为了请一些外部的有经验的人来帮助加入投缘帮的这些创始人更快速成长,当然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这些投资人也会有优先投资的权益在投缘帮的项目里面。


连接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对缘创派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利弊?


王翌:我觉得外面的环境对创业者心态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更可能是相对滞后的。其实真正的创业者,他不会因为大环境好或者不好,而选择创业或者不创业。对于缘创派而言,我们首先也会规避所谓的机会主义者,所以双创这一股风潮的起伏,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从我们平台上的用户增量及活跃度变化来说,上线的三年来,一直是保持着一定的增速的,还没有任何一个月是有增速下滑的情况发生。


我们也分析过,其实真正影响初创者群体热情的,是创业的门槛在逐年降低的趋势,相对成本没有增加,机会却越来越多,所以大家越来越愿意创业,尤其是年轻人。虽然有人说我们过去请一个好的程序员只要给8000块钱的工资,现在你要花20000块钱才能请到同样水平的程序员,成本看似提高了,但实际上现在做一个产品可能只需要以前一半的人力,因为开发工具的不断演进,现在产品的迭代速度也加快了,你无形中又省了很多时间,再考虑到CPI的因素,其实创业的真实成本是在不断降低的。


从外部投资的角度看就更明显,十年前VC 给你投个100万美金是很难的,现在如果你真的是个好项目,大把的投资人会追着给你钱。在中国互联网创业的这个圈子里面,我觉得现在机会比以前增加了好多好多倍。


现在大部分投资机构都不投早期,而愿意专注在早期的投资人更是太少。对此,缘创派CEO王翌向连接网(www.newbelink.com)表示,会一直在种子轮、天使轮这个阶段上深耕。就在所有人找到这个项目和这个创始人之前,先找到他们;就在所有人都不愿意给他们服务的时候,先去给他们提供服务;就在他们找不到合伙人的时候,先去当他们的合伙人。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CEO论道】速位CEO欧阳墨璃:85后重庆小妹如何玩转千亿级快餐市场?

【CEO论道】衣二三CEO刘梦媛:改变中国女性的穿衣方式

【CEO论道】纷享逍客CEO罗旭:移动办公现在才是真正的6点钟

【CEO论道】悦装网CEO郜亮:从没花过投资人一分钱到狂砸1亿

【CEO论道】视友科技创始人许冰:脑科学走进大众生活,提升幸福感

【CEO论道】环球漫游CEO朴大勇:企业文化是成功的第一推动力

【CEO论道】totwoo智能珠宝王洁明:从媒体人到创业者的“智能蜕变”

【CEO论道】一路听天下CEO朱国勇:先做公益,后有生意

【CEO论道】土曼科技CEO汪伟:投资人更看重创业者“豁出去”的精神



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