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翌:机构投资者在种子期是无效的,我要探索中国式YC的可能性

2016-07-28 把你写成爆款的 接招 接招

王翌投缘帮联合创始人


投缘帮



联合创始人:  王翌

背           景:  启明创投、360投资部

门           派:  创业者平台

融 资 规 模:  A轮360万美金(众筹)
投   资   方 :  清流资本+高榕资本+弘道资本+
                        心元资本+蔡文胜+麦刚+李涛



王翌接招

从缘创派到投缘帮,两者的逻辑是什么?

去年资本寒冬起,机构的走势会如何?

除了钱,还能给创业者提供什么?




「目前中国的天使投资与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套路,但我相信中国会和美国越来越像。」肤色微黑、身材微胖的王翌对《接招》(微信公众号:itakethat)说。


王翌的履历丰富,做过记者,创过业,从业十多年「面基上万创业者」,后来去360从零开始组建了投资部,帮老周做了将近五年的投资之后,又加入到创业的洪流中。


王翌创业的项目叫做缘创派,一个之前他与朋友联合创立并自己持续投资的项目——旨在为创业者之间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让其更快的找到合伙人。而「下水」18个月后,王翌又在这个基础上做了投缘帮:建立一个更有效的组织,让它成为初创者的第一个合伙人,帮助到早期创业团队的方方面面。最关键的,是找到第一笔投资,并学会如何花好这笔钱最终走到A轮。


投缘帮成立之后,一个来自浙江的90后健身教练找到王翌,针对现在健身房对私人教练的剥削情况,提出一个创业方案。


「健身房和私教之间是四六开的,我们去健身,如果找一个私教,一个月给他3000块钱,有1800都给健身房了。对于很多中产阶级来讲,他有时候想去请一个私教,不用局限在健身房里,完全可以用互联网化的方式来解决。」王翌把他叫过来聊了一次,就掏10万块给他,并在第二天带他见了另外一个投资机构,那家机构也很爽快,知道王翌已经掏钱,马上也拿100万与王翌合投了这个项目的天使轮。


聚拢一批微天使,找到这些小种子,小额投资它们,并为它们提供全方位的投后服务,让他们「努力活到」A轮,这是投缘帮正在做的事情。


从2015年年底开始的「资本寒冬」,让很多投资机构都开始放缓了投资的脚步。有人甚至预测创业的热潮,将会随着这股寒风冷却下来。


王翌却没这么悲观,「互联网创业机会其实是在增加,很多传统行业正在被互联网颠覆。」王翌告诉《接招》,「并且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





Q

在360最成功的投资是哪一个?

王:我最早在360所做的投资大部分都一直藏在水面下,确实到现在投的很多东西都没有特别公开地讲。举个例子,91当年卖给百度的时候是19亿美金,其实我们那时候一点儿都不急,我已经先投了该领域的两个种子轮项目,两个项目的投资一共花了不到1000万人民币,在一年内,这两个项目在没有360帮助的情况下,野蛮生长,两者的用户量加和在iOS端甚至一度超过91,后来其中一个项目被UC以两三亿美金的总价收购,而360在这一个项目中的财务回报就超过我们之前所有投资的成本,一年多就几十倍,从财务上确实看起来是很成功的。


但这个在我自己看来并不是一个想要的结果,当时我本人不同意卖给UC的,我是建议老周增持在这个项目中的比例甚至达到控股并给予创业团队更多实质性的帮助,那个团队真的超级棒,但周老板没同意。后来在类似这样的项目处理上,我和老周的分歧很多,我就想着离开360自由的去做自己想做的投资。


如果说我个人最喜欢并认为比较成功的投资,其实是一些纯种子项目,都是在团队两三个人的时候我给了第一笔钱,两三年下来平均几十倍的回报,用户量更是有百倍增长,比如生日管家,现在每天卖1000块生日蛋糕和几千份其他各类的小礼物,帮助上千万用户记录1亿多条朋友的生日信息,现在刚刚渐入佳境,如果商业化更彻底,我相信这个项目还有再增长几十倍的空间。




Q

从缘创派到投缘帮,之间的逻辑是什么?

王:我从2014年决定全职创业,就想过再做一个叫投缘帮的产品(「缘创派+投缘帮」这两个名字是不是很搭)。缘创派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解决人跟人的连接,解决不了人和钱的连接。创业者的刚需是找人、找钱,我们当时认为找人更难,所以我们先做缘创派,把找人的问题解决了。


至于找钱,行业里大部分做创投服务的人都在做,我们就决定先不做,至少我觉得看下来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方案能够在最早期解决找钱的问题。


专注做了三年「帮创始人找合伙人」这件事之后,缘创派上有十多万打着创始人标签的种子创业者,还有几十万随时可能变成创始人或者合伙人的准创业者,在创业合伙这件事上,我们应该已经成了事实上的第一,每天都有一些人加我微信,就为了跟我们说一句感谢,因为他在我们的平台上找到了可以一起创业的小伙伴。


不过我自己知道,只是做这么一个简单的平台,还无法帮助这些想创业的人走向成功,我想帮他们更多。在2015年底,缘创派尝试推出了一个新业务,叫「轻合伙」,其实就是类似在行的那种付费咨询,我自己也在一个月里就接了轻合伙的30多单,为了把门槛抬高,我定价是每小时2000元,但我发现想约我聊的人还是很多,并且九成的创始人跟我聊过后都觉得意犹未尽,想继续多聊,而我又觉得不应该按每小时收取一定费用的方式来搞,毕竟初创者往往都是没什么钱的苦哈哈,我不想从他们身上赚快钱。


所以我们后来下线了轻合伙这个业务,但这个探索给了我一个启发,他们很多人都提出来,是不是真的可以请我当他们的一个外部合伙人,让我来持股,甚至有人提出愿意给我10%以上的股份,而我不用全职,只是提供随时可约的持续顾问咨询服务。


后来我很快把这个需求剖析清楚,总结了一套新的解决方案,就有了现在的投缘帮这个雏形,从2016年春节前两周,我又向二十多位初创者做了小范围调研,他们中有七成愿意以出让股权的方式与我们团队合作,这样下来我心里就有底了。春节后,我快速的重新梳理了我们自己的运营团队和服务体系,边做边调整,从3.15那天开始到现在,投缘帮运转4个月,我感觉这个事情是真的做对了。


现在的投缘帮的逻辑是:我们把投缘帮这个组织作为一个超级合伙人,开放给所有想与我们一起合伙创业的人,这个组织会通过开放共享的方式做得越来越大,因而投缘帮这个超级合伙人也越来越有价值,而这个组织中所有人的经验互相之间都是透明的,资源是共享的,每一个新加入的成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快速的成长,而每新增加一个成员,投缘帮都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我们运营投缘帮的这个团队,是以合伙人的心态来要求自己,我们把自己的未来赌上去,投缘帮不收取任何费用,通过微量持股方式,我们与所有项目成为利益共同体,并且坚持18个月不套现的长期跟踪策略。


未来投缘帮的成员中也会出现由创业者转变成投资人的情况,到那个时候,这个平台就会越来越好玩,而且这些投资人不同于我们认知的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投资人,他们本身就是连续创业者,是个人散户,他们的单个项目投资额不用很多,就几万到几十万人民币,这其实有点相当于美国硅谷的天使群体。




Q

机构投资人介入早期投资有什么弊端?

王:我认为机构投资者(VC基金)在种子期是无效的。他们的钱来自于固定的LP,在募资的时候必须就把投资策略和战术都制订清楚,然后按照既定策略执行三五年。而种子轮的投资恰恰不是这一套逻辑,风险超大,变化超快,随时要调整策略和打法。我见过很多创业者都是在最初创阶段换过好几次方向,机构投资者绝对受不了这个。好的机构投资都必须是狙击手策略,但我们知道,在种子轮恰恰是没有狙击手的,运气成分占了九成!


那你怎么能确保投到好项目拿到高回报?只有一个办法,多投!投多少算多?要想在种子期刚启动的项目上持续获得高倍率回报,一个早期基金必须保持每年超过30个投资案例的频次,三年内要投出去上百个案子,今天几乎没什么早期基金可以有这么高的强度,因为「募投管退」这一套下来,VC基金的管理带宽(GP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我所知道的VC机构里,能持续投入在投后管理上面的,比如清流资本、高榕资本、经纬创投这些,都必须有非常强的行业资源导入能力,可实际上大部分VC「只不过是看项目的而已」。


这还没完哈,你还得等好久,因为你投的是种子轮,走到两亿人民币估值水平的一个A轮平均要两年时间,走到10亿人民币规模,很好的项目大概是3年左右,你要想赌到10亿美金的独角兽?好吧,平均是6年!但能投种子期的机构一般来说规模都是比较小的,几千万人民币的种子基金,本身的生命周期最多就是3+2年,再久了,LP就不等了。


所以我说,天使投资其实本来就不是VC机构的菜!最早的种子轮还是应该让个人投资者来解决。




Q

你眼中「微天使」的画像是什么?

王:在一线城市的大公司做到中层,半只脚跨入财务自由,每年可自由支配用于股权投资的钱不少于10万美金,这些人往往都有自己擅长的能力和掌握一定行业资源,并且对其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深刻的见解,能做独立判断。




Q

投缘帮为什么要以入股的形式帮助创业者?

王:我们只有通过参股成为他的合伙人之后,才算是真正可以深入的去接触他,我们绑定在一起了,这个做得很重,但我觉得这么重也是值得的。如果只是一次交易,我们提供一个服务,收取一笔费用,那么在这个交易结束之后,大家就没关系了,我觉得这样并没有给我什么参与感,而创业者得到的只是一次临时性的服务,并不持久,这种服务往往也是短视且无效的。




Q

目前帮助了多少家创业公司?

王:3月15号我们签了第一个投缘帮的协议,到7月中旬已经有将近40个创业者加入进来,现在他们每个人都承诺了会在未来两年他本人创业的项目中给投缘帮留出2%~3%的股权,这些人中有像我一样的70后连续创业者,有80后的企业高管,有90后的小鲜肉,甚至前些天还有一位00后加入进来,他们有人做硬件,有人做电商,有人做媒体,还有人的产品是装在罐头里的蛋糕,都挺有意思。


有几位创业者在加入进来的时候已经拿到过机构投资的天使轮,也有一两个是还处于打工状态未离职的创业准备期,其中一个项目在加入投缘帮之后不到两个月已完成1000万的融资。接下来我们可能每个月都至少完成一两个项目的种子轮融资,每个季度希望可以做一个较大的天使轮的融资,不过今年我关注的重点还不在融资方面,我们给2016年制订的KPI只有一个,就是50~100个创始人加入投缘帮,目前看来很快就能达到。




Q

15个小时获2000万,缘创派的融资怎么搞定的?

王:2014年下半年我启动融A轮,最开始打算找几家熟悉的机构凑一下,融300万~500万美金。在2014年9月25日那天早晨,我跟高榕资本的张震喝咖啡,他跟我说,兄弟,别太早站队,你在这个行业这么久,就去刷脸好吧,找一些能长期支持你的朋友进来做A轮投资人,用众筹的方式就足够搞到你需要的钱,顺便也验证一下咱的人品。


我觉得很有道理,马上就以30万美金为一份融资要约,当天在微信上给大概20个朋友发了消息,欢迎他们做我的A轮投资人,到晚上给我在微信上确认的就有十几个了,总共也就10来个小时,我把这些人排列组合了一下,我自己还又拿了40万美金来领投,正好是凑了360万美金,这个数字是我故意的,也算是向老东家360彻底的说声再见了。结果后来有个很戏剧化的事情,在我们融资正式宣布的第二天,360就解除了对我的竞业限制。




Q

缘创派或投缘帮在美国有无对标项目?

王:在缘创派这个方向上,美国有一个做得并不是特别成功的小网站叫做Cofounderslab.com,得益于中国丰富的创业市场,我们的用户量现在应该是远远超过他一个数量级以上的。投缘帮这个玩法则根本没有可以对标的项目,如果一定要讲,那我就只能说,投缘帮也许可以用我们这种特殊的方式走通一个在中国可以运营的类似YC这样的平台。



往期相关文章




接招

itakethat

长按二维码,拉你入群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