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 超超 青川
撰写 | 超超
相比消费金融的“全城热恋”,供应链金融显得有点不温不火。
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常态等一系列名词的背后,反映的是国内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期望。然而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善这种状况。
王海润,雁阵科技创始人兼CEO,有着15年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曾在渣打银行、中国银行和道富基金担任风险官、信贷总监。2014年带领团队开发的风控产品,最后机缘巧合却成了王海润创业的方向。
雁阵科技早期产品是通过自研的线上信贷业务操作系统,和场景化决策模型给客户做风控云平台,业务模式最初以POS贷的形式开展。2016年初,考虑到公司自身定位以及技术优势,雁阵开始转型做供应链金融服务,专注小额分散行业,产品底层在之前自研的两套技术上做了升级。
供应链金融服务首要的是搞定核心企业。在客群定位方面,雁阵科技选择从B2B电商切入,主要是由于B2B电商行业自身的互联网程度高,数据获取相对容易,利于风控模型的搭建。
目前雁阵科技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B2B电商平台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根据产业链不同角色对资金的需求,配置与之匹配的金融产品。
在风控方面,雁阵会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性,采集高频数据建立风控模型。整套场景化的决策模型在银行原有数据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位置信息的维度。
王海润认为,数据建模的价值不在于数据本身,而是发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所以雁阵的决策逻辑是在可见的数据范围内进行决策,数据采集是有边界的。
由于服务全程不接触资金,雁阵科技每笔收取年化2-3%的服务费。资金来源包括爱投资、海科金、汇投网等,以及两家小商行。北京地区还有政府引导基金,外地企业主要还是来自于P2P。
王海润表示,公司当前单月放贷额在3-5亿,预计年底可以做到20亿余额。目前平台已合作核心企业超100家,服务客户20万。
但是,合作企业类型的过度分散势必会影响风控模型,雁阵科技希望先摸透一个行业,从行业龙头到长尾企业整个形成一个资金链。
选择行业的标准有以下两点,第一,行业必须有真实的资金需求;第二,有较多的数据痕迹来搭建模型。只有这样,作为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商,才能提供更为完善的行业解决方案。
近期,爱分析对雁阵科技创始人兼CEO王海润进行了专访,他对行业现状、公司业务模式以及未来战略等进行了系统阐述,现摘录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分享。
爱分析:供应链金融行业的现状如何?
王海润:我觉得现在还是在分化,整体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模式方面,坦率的说,现在没有一个业内公认的模式,都在摸索,包括我们自己,需要一个试错的过程。
爱分析:怎么看供应链金融这个市场?
王海润:整体来看,我们感觉这个市场确实很大,而且今年M2增速持续下降,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在缩减。
流动性缩减之后,中小企业实际上是最先感觉到的,所以他们更需要资金的支持。
但如果抛开供应链去做的话,存在两个难处,第一,怎么发现这些客户,第二,怎么评价这些客户。
如果从正面角度来考虑,我们做好供应链,实际上可以找到所有的2B企业,因为2B的企业它都会有买有卖,都在某一条供应链里。
而且我觉得这个市场虽然足够大,但是作为企业,应该所有侧重,主打一些市场,所以我们现在目标市场很明确,就是小额分散市场。
爱分析:这个市场的规模有多大?
王海润:B2B这个行业,谁都觉得至少是万亿级。由于B2B大部分交易的是生产资料,如果按生产资料来计算的话,由于有重复计价,市场规模会更大。
虽然市场规模很大,但有些我们是不做的,比如大宗商品类,我们只做自己擅长的部分。我感觉在B2B或供应链金融这块,还是需要大家相互支撑,一起把市场做起来,因为现在远没到红海竞争的时候。
爱分析:有机会跑出余额在百亿左右的公司?
王海润:我觉得供应链金融公司余额做到百亿还是相对简单的,但是持续能做到百亿就比较难了。我们现在如果去做大宗的话,立马就能做到百亿,但是风险会很大。
我们选择去做小额分散行业,实际上不会导致因为一个客户的损失和一个业务的损失,最后全盘皆输。
爱分析:为什么选择从B2B电商切入?
王海润:因为B2B电商的互联网程度最高。
爱分析:为什么会转型做小额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王海润:首先,我们的立足点是想做中小企业服务;第二,我们目前的优势并不在于为大公司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毕竟对大公司来说,现在金融机构和其他资金方比我远有优势。
我们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操作成本和控制信用风险后,为小公司服务反而是合适的。针对电商的核心企业,在研究他们的商业模式后,我们发现其中一端是小而分散,而且获得融资难度很高的,所以我们就很容易进去。
从需求端来看,我们合作的是B2B核心企业,他们也愿意建立合作,毕竟我们很多时候是给他的下游提供钱买货,或者给他的上游提供钱来延长核心企业账期,对核心企业来说太合适不过。
在服务过程中,关键是要解决我的操作成本和信用成本,整体把风险控制住。
爱分析:为什么不做大额的?
王海润:我们觉得自己缺乏优势,像那种做大宗的、管仓库的,线下资金多的是。我的优势是这些传统企业做不了的,我通过自动化系统去操作,降低操作成本。
爱分析:有具体的行业选择标准?
王海润:我们希望在摸透一个行业之后,从行业的龙头到末尾整个形成一个资金链。具体到选择标准上,第一,他们要有实际的资金需求;第二,这个行业要有比较多的数据痕迹。如果很少的数据痕迹就很难做,这个痕迹可能体现在多方面,包括支付、位置信息等。
爱分析:雁阵的风控模型是怎样的?
王海润:我们开发了一套场景化的决策模型,实际上是在原来银行的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地理信息等的维度。
我们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去考察客户的稳定性,把客户分层。这个模型实际上简化了决策的边界条件,把模型搁到相对更简单的环境里。
从整个数据角度来看,位置信息是互联网数据,比银行数据多一个维度。我们觉得位置信息以后是可以发展的,目前已经在布局。
爱分析:位置信息是很关键的一个指标?
王海润:对,实际上在互联网很多数据维度的情况下,所有的数据指标都可能是辅助的,强信息在互联网的形态下可能是弱的,比如原来银行可能考虑十个八个决策指标,就已经很了不得。
现在一上来就四五十个,有时候甚至四五百个衍生指标都可能出来,所以数据维度在增多的时候,每个数据维度上分摊的决策的权重,是在变小的。
在数据分析上,实际上我们是区分高频数据和低频数据的使用。
爱分析:区分高低频数据的标准是什么?
王海润:得看数据建模的需求,而不是从具体数据的种类或者是指向来区分。能达到建模要求的数据,我们认为是高频数据。
爱分析:所以做决策的时候不会穷尽所有数据?
王海润:在互联网背景下核心是去掉很多假设,我只在我可见的数据范围内进行决策。
如果我们要了解客户的详细背景,成本一下就上来了,就会从线上转到线下,我这个模式走不动,而且会非常慢。
反过来说,从设计产品的角度来区分,任何企业只要有正常的生产经营,实际上他就有贸易资产性,在采购的时候,他就会有生产,这是有正常周转的企业。
所以在低频数据时,我们更会关注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验证贸易行为的真实性。我们不再强调通过交易数据去发掘后续带来的经济学价值。
所有高频数据建完模之后,实际上发掘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数据后面带来的价值。从交易流水建模并不是在分析企业收多少钱,而是收入之后能拿到多少钱。如果我再拿到你的消费数据,剔除消费数据后能剩多少钱。这个就是他的经济学价值。
现在我们把金融的数据采集点布置在产业里面,针对不同的数据,实际上通过产品端来调整。
爱分析:如果看不到整体经济价值,比如说每月的生产和流水数据,怎么做授信?
王海润: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我在渣打银行的时候,当时就提一个想法,我们要注意调查的边界。对一个客户去调查,他会有无限的维度,但你调查到哪个维度为止,这个度怎么掌握是个问题。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我调查到能支撑我做决策的时候,就不再往下调查。在我们自己做雁阵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数据可以支撑产品的时候就够了。
实际上我有成熟的产品,要看数据能否达到我的要求。达到要求就做,达不到要求,下一步在等你数据完善,我们再进来。
爱分析:这时候做出的决策会有局限性?
王海润:如果有很详细的数据,我们当然可以提供产品服务;如有没有的话,我可以做短期的。这只是一个维度,还有不同的维度。
这个是对原来金融理念的一些突破,大家之前一直觉得数据越详细越好,知道的东西越多越好,但核心是你知道任何一样东西都是要付成本,但有时候带来的收益可能是递减的,所以我们现在提出的原则就是以我所见的数据支持我的产品。
爱分析:存货这块,怎么做风控?
王海润:第一,任何的风控手段首先要判别借款人怎么样;第二,有没有低成本高效的控制手段。
存货的风控方式有两种,宽的监管方式和严的监管方式,我们现在几乎是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监管方式,因为我们线下是比较轻的。
所以,存货风控的关键是对公司持续经营的痕迹的判断,我们的长处不是有多少人管库,而是你要有足够的痕迹让我知道你的库存是真的在周转。
爱分析:目前合作平台有多少?
王海润:现在大概有一百多个合作平台,有20万左右的客户。
爱分析:单月放贷额有多少?
王海润:整个业务现在单月放贷3-5亿,都是小额的。单笔交易额在100万左右,最多是300万以内的供应链融资。
爱分析:现在每月发生额环比增长大概是多少?
王海润:前几个月在50%以上,这几个月相对慢一点,大概20%。
爱分析:平均期限是多少?
王海润:大概2-3个月。
爱分析:复购率有多少?
王海润:按四个月内有两次以上的申请行为计算的话,大概是80%左右。2B的客户稳定性比较高。
爱分析:利差大概在什么水平?
王海润:我们不是按利差计算,是收服务费,年化2-3%。
爱分析:资金来源有哪些?
王海润:爱投资、海科金、汇投网,另外还有两家小的商行。北京地区还有政府引导基金,外地的企业主要资金还是来自于P2P。
爱分析:如何获客?
王海润:陌生拜访,找到行业TOP3客户,让他把上下游推给我。
爱分析:现在团队有多少人?
王海润:30多。
爱分析:今年预期多少?
王海润:单月交易额做到20亿左右,上轮融资的是这么谈的,现在感觉可能可以做到20亿余额。
爱分析:雁阵未来的战略?
王海润:未来半年,重点还是做小额供应链,从布局上来讲,我们是想从原材料行业往下游渗透到企业生产。
往后看三年的话,得谈区块链了,到时应该能投入使用,现在我们只是跟着。
爱分析: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上如何应用?
王海润:验证交易真伪,这是区块链的最大的作用,但现在都是私有的区块链,所以公信力很差。
爱分析:未来区块链怎么打通?
王海润:我觉得首先应该是数据贡献的理念要起来,大家原来是觉得数据没用,现在发现数据太有用了,但是谁的数据都不拿出来,这也是个事。
如果数据本身大家都想卖高价,这个买卖做不成了。所以,数据交易的这种观念或者是法治要先形成。
第二,我觉得一些新的应用要出来,因为目前很多运用并不确定,比如我奉献这么多数据,到底能带来多少收益,这是不确定的。随着数据逐步开放,应该会出现强势的应用。
新龙榜
新金融
企业服务
其它
点融网 | 泛华金控 | Oscar Health
网金社 | 群星金融 | 米么金服 | Capital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