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期
作者 / 程绍同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
文章来源 / 运动管理季刊
编辑 / 罗布泊
随着个人计算机、IT产业的快速革新成长,以及通讯技术的跃进与因特网的兴起,到云端科技平台的形成,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各领域,不仅已为各大产业开创全新商机与经营模式,更为人类智慧生活创造无限可能。大数据已成为世界强国未来科技发展与竞争焦点。
全球第一波科技浪潮是大型计算机,第二波是个人计算机,第三波是因特网,第四波是社群媒体,而大数据正是当前方兴未艾的第五波科技浪潮。
大数据的大未来
大数据是指大量并迅速累积且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需仰赖有效而创新的处理技术,以进行深度解读、提升决策质量,并优化其流程。任何可从结构性、半结构性以及非结构性的巨量数据中萃取出有用的信息,均可被称为大数据。
庞大的数据量、快捷的数据传输速度、纷杂的数据多样性、数据的真实性、价值是大数据5个基本特性。
美国当代知名统计与预测专家Nate Silver 指出,根据IBM估算,现在每日会产生出250万千兆字节(GB)的数据,其中有超过90%的资料,均是在过去两年内所制造出来的。
若以2013年网络世界为例,每一分钟全球便会产生180万个“赞”、有200万次Google搜寻、有72小时总长度的影片上传到Youtube,还有2.04亿万封E-mail信件被寄出。
根据世界网络统计机构(Internet World Stats) 2015年数据显示,全球网络用户人口数已达到3.3亿,占全世界7.2亿人口数的46.4%。
国际数据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data Center, IDC) 亦指出,2013年全球资料总量为4.4十垓字节(Zettabytes, ZB, 1ZB=100万PB),预估未来十年全球资料量将会以40%年成长率持续扩增,到2020年数据总量将急速增加至44ZB。
Mayer-Schönberger 与Cukier 强调,当世界从“数字革命”进入“数据革命”,在面对浩瀚如海的巨量数据之际,大数据将为人类带来生活、工作及思考方式的全方位革新,而社会需要有能力将其转换成有帮助的解读内容或者是创造为深具价值的物品或服务。
2012年美国联邦政府斥资2亿美元,进行大数据的撷取、存储、分析、共享及可视化等研究计划,期能透过提升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的方式,改善科学研发、教育、生物医学、环境及国家安全的能力。
英国政府亦积极推动大数据的运用,以改善实时公务部门之数据管理与公共服务体验、医疗照护,以及因应违规舞弊(如税务)与错误疏失的处理。
国际现代化城市不仅透过大量数据进行城市治理,解决问题并改善市政系统与效能,更透过云端与大数据应用,提供完善的市民服务,朝向智能城市发展。
如芝加哥、阿姆斯特丹皆在市区中建置大量传感器,装设在路上街灯中,可监控街区环境与空气质量,装设在市民家中或窗户,则可随时掌握居家环境信息,甚至于设在人行道旁的垃圾桶,也能智能化地进行垃圾压缩与清运时程分配,降低清运的人力成本。
McKinsey预估,未来十年美国健康照护产业与大数据有关的商机,将高达3,000亿美元,包含减少医疗纠纷、用药浪费,以及增进健康质量。
根据IDC研究分析显示,2012年全球大数据产业整体市场规模为68亿美元,到2016年将可成长至507亿美元。
IDC进一步指出,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服务市场的成长速度,较传统IT市场快上六倍,意味着代表全球成长快速而炙手可热的百亿产业商机,预估年成长率为26.4%,2018年整体市场规模将可及415亿美元(IDC, 2015)。
“魔球”效应
根据普华永道的估计,2010—2015年度全球运动市场收入可达1,450亿美元(年成长率3.7%),而WinterGreen Research调查报告亦指出,运动数据分析市场的开支将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将由2014年的1.25亿美元激增至2021年47亿美元,其主要促进因素是受到智能型手机、社群媒体与云端运算的科技发展影响。
大数据的风起云涌,除了大幅影响科技发展、经济活动与政治界外,与统计数据息息相关的运动产业也开始产生重大的改变。
以棒球为例,早在1970年代末期,美国便热衷于有关棒球球员表现的统计分析,知名棒球历史(统计)作家Bill James在其书中,特别将美国棒球研究学会针对棒球统计数据所做的一系列分析命名为“赛伯计量学”或称棒球记录统计分析、棒球统计学。
2002年美国职棒大联盟奥克兰运动家队领队(总经理)Billy Beane善用数据分析,颠覆过去的球员布局方式,成功带领球队追平MLB20连胜的纪录。
2004年著名财经作家Michael Lewis据此写出畅销书《魔球—逆境中致胜的智慧》之后更拍成卖座电影。
其中的“魔球”策略,即是从大数据观念所引申出来的。波士顿红袜队则运用此一策略,勇夺2004年世界大赛冠军。
自2007年起,美国职棒大联盟引进Pitchf/x system、Hitf/x等先进分析系统,在每个球场摆设约计20个数据收集器,记录投手投球速度和打击者击球角度,从此棒球数据大量激增,仅单场比赛便可以产生相当于30万张高画质相片的数据(1TB以上),甚至可能产生高达7TB巨量数据。
时至今日,大数据分析已成职业运动主流,深深影响着所有球团的运作与决策,更翻转了整个职业运动联盟的经营生态,包括比赛模式、球员(交易)管理及球赛体验等。
指引胜利的水晶球
竞技运动的本质之一在于追求胜利与冠军!因此,运动团队(组织)为求获胜,无不积极地寻求任何可能的良方妙药,如签下超级明星、未来潜力球员或是在科技训练上的投资。
最典型的应用范例,当属2014年巴西世足赛德国队勇夺大力神杯的科技运用。
32支队伍中,只有德国队运用SAP公司开发的“竞赛分析”大数据应用技术,进行个别球员和球队整体表现及战略评估分析,也同时可以掌握敌情的数据。
借助该系统总教练Oliver Bierhoff不仅可以知己知彼,并且简易而有效地促进平日训练沟通,以及提出扭转球场战况的临场攻略,大数据成为德国队百战百胜赢得世界冠军的终极武器。
德国队在训练与正式比赛时,均会在球场四周设置8台专业摄影机搜集大量数据,透过这些数据SAP Match Insights可计算分析个别球员的身体状况、跑动速度、控球率、传球率、传球成功率、抢断次数、冲刺次数、队型状况,以及小组队员整体战力等数据,并且可以可视化图表(分析画面)立即反映出球员在场上的表现与有效防守范围,同时透过APP应用软件程序,将可视化又简单易懂的信息,透过手机或平板计算机,同步传给球员、训练员及教练团参考运用,总教练再据此进行下一场比赛球员调度、战力与战略规划的决策。
教练团也能同步监看比赛阵型,并监控整个阵型的紧密度和阵型安排等,以便立即改进球队的场上表现。除摄影机外,德国队平日练习时,球员还会配戴感测(应)器,藉此搜集掌握球员体能背景资料,如心跳、疲乏压力程度、情绪波动等。
另一个冠军范例则是第34届美国杯帆船赛,美国甲骨文队利用WiFi传送大量有关风速、风向、海面气象等数据,结合帆船本身收集到的各种参数,透过Oracle Exadata数据分析器对每天产生的约200GB数据进行分析,迅速提供美国队修正调整,最后击败强劲对手,成功卫冕冠军宝座。
一辆F1赛车上基本上会有150-200个传感器
一级方程式赛车(Formula One Racing, F1)亦大规模地使用大数据分析,透过赛车上装设的数百个传感器进行数据搜集,如胎压、油耗、车速等,提供领队及维修技术团队进行战略调整。
荣获2015年全美NCAA男子篮球赛冠军的杜克大学则是少数懂得利用大数据分析而赢得全国冠军头衔的大学。
“魔球”效应所卷起的运动大数据浪潮,已是大势所趋,运动员(团队)的卓越表现将更上一层楼,运动的本质及商业模式也势必产生重大转变。
“网”罗球迷心的观赛体验
当大数据进入运动世界,而科技应用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传统的观赛体验早已无法满足需要随时上网连结的科技球迷需求。
将促使所有商业导向的职业运动联盟开始进行科技转型,以提供最佳的观赛服务,强化维系球迷的忠诚度,并充分掌握其消费喜好与动机,增加营销收入。
NFL身为全美最受欢迎的职业运动联盟,比赛、球团与球员的动态备受关注。
为了能够促进与现场球迷互动,并提升进场率,NFL透过官方Wi-Fi无线网络分析供货商Extreme Networks,在球场内装设Wi-Fi,提供球迷快速的无线上网及“比赛日”APP的场内服务。
并透过“无线网络教练”分析软件,提供现场比赛中球员表现与战况分析等各类信息,以满足现代科技球迷的观赛需求。
联盟及球团也借此获得球迷及运动消费者的数据,不仅有助于提供其个性化的观赛服务,亦可进行市场区隔,分析不同类型进场观众的消费行为,满足其特定需求。
如,第一次进场的观众可能会急着走入球团商店购买纪念品或寻找导览说明等。
特别自2014年第48届美式足球超级杯大赛起,NFL持续使用Wi-Fi无线网络相关服务,强化球迷体验及社群媒体营销活动。NFL纽约喷射机队更在2015年启用STRIVR虚拟现实技术,结合360度相机,透过场上球员的视角,提供球迷身历其境的全新观赛体验。
NBA则是自2013-2014年球季起,所有球队开始使用STATS公司所开发拥有6个摄影机的SportVU tracking追踪系统,在每个NBA球场内,监测整场球赛每个上场球员及球的动态,收集球队表现的完整数据。
这些数据会实时发布在网站上,让球迷了解球员的表现,使得观赛情绪更为投入。
各球团正寻求行动应用科技方式,来增强球迷在主客场的观赛体验,也透过球迷个人资料的收集及社群媒体的互动来增强球迷的体验。
当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而运动消费越趋向数字多样化,运动服务的科技化已如滚雪球般的快速发展之际,除了改变整个运动商业的经营模式外,值得体育人深思的是,当球迷在谈论运动时,是否依然是那股对运动的原始热情呢?
— END —
声明:本文为互联网+体育公众号独家原创或编译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读者朋友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