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创派王翌:资本寒冬是合伙创业的最佳时机

2015-09-01 逐鹿X 逐鹿X

006

这是「逐鹿X」的第006篇干货!上周「逐鹿X」活动联合「缘创派」的活动完美结束后,鹿鹿酱今天整理了缘创派联合创始人&CEO的现场演讲文章,他说:“资本寒冬是合伙创业的最佳时机!”

缘创派王翌:资本寒冬是合伙创业的最佳时机
来源丨逐鹿X
(ID:zhulux)


9月1日是新学期的第一天,“资本寒冬”恐怕是这个学期的必修课了吧。不过,我要说的是,对那些正准备创业的人来说,这个冬天有可能是你在最近几年中所能遇到的组建创业团队的最佳时机,没有之一!


1
资本寒冬对初创团队影响有限


我先分享一些数据:缘创派上现在有2万多个创业项目,都是创始人自己来提交的,他们是来找合伙人和组建团队的。目前每天新增的项目有100多个,而这个数字在去年同期是每天有30~40个项目的提交。我们把这两年多的创业项目日新增量描成一条曲线来看,从2013年4月缘创派网站上线开始,直到去年年底,这个增长率还是相对平缓的一条曲线。在今年春节后,缘创派的移动端APP开始逐步完善,有了提交项目的功能,最近我们决定把网站的登录入口逐步关闭,引导全部用户到手机端来使用我们的APP,那么在7月初开始我们就发现那条增长曲线已经与年初的时候有非常大的变化,在这半年里,初创项目的增长速度是不断加快的,这背后是因为创业者的需求一直在高速增长,而创业的门槛则不断降低。

有很多投资人也问过我,这种增长会不会持久?比如说股市大跌,创业市场会不会受影响?我的回答是这种影响是极有限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我们通过缘创派的后台数据能看到的是,虽然资本市场进入下降通道,但我们平台上每天项目提交的数字仍在加速增长,过去的这两个月里,创业者加入的增速又提高了30%以上,而这段时间内我们并没有做什么特殊的推广活动(缘创派从成立至今我们一直比较喜欢自增长的逻辑,用户的新增主要来自于口碑传播)。从缘创派自身数据增长的趋势,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初创企业在市场中的增量一直在快速提升中,或者说,互联网创业者整体的增加速度,与现在资本市场的冷热变化之间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决定初创企业新增速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创业的启动成本,也就是初创的门槛。我认为从2010年开始,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普及正给我们带来了一波长达10~15年的创业启动成本大幅降低的“创业黄金期”。

十多年前,在IT或互联网领域的初创团队,是需要至少用十多个人持续不断开发半年以上才可能做出一个相对可用的产品或服务,如果你碰巧做的是客户端网游这种复杂度比较高的事情,那么几十甚至上百人团队持续干上两年才搞出一个靠谱的东西也是很常见的。自2010年以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让一个人从想到一个点子到组建一个最小开发团队,只需要两三周就可能做出一个可用的产品达到上线要求。同样在十多年前,拿到1万个用户可能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而今天在APPstore上有可能在产品上线的第一周甚至第一天就拿到1万个用户。总之,互联网创业的启动成本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在快速下降,尤其是在2010年后,这个成本下降的曲线尤其明显,这才是近两年我们看到创业者越来越多的原因。

2
“创业找人”的成本是不断递增的


尽管创业的门槛一直在降低,但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根本的东西还是不会变:把一家公司做起来,做到很高的价值,一个人是做不到的,总还是需要一个强悍的团队。那么这个团队要怎样建立起来?这正是我们想帮创业者解决的问题,缘创派积累了两年多,就在干一件事:帮助早期创业者找人,找合伙人,组建初创团队。

初创公司最难的两个问题是找人找钱,现在的VC行业比起2000年增长了上百倍,天使投资人也增加几百倍,今天还有各种股权众筹平台和FA活跃在创业融资领域,所以我感觉找钱这个问题貌似不缺解决方案了。而我们做的缘创派,是打算专心把“创业找人”这件事做下去,因为创业公司找人的这个需求还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

我在互联网创业圈里泡了十多年,目睹几千个初创项目的生生死死,尤其最近这几年给我一个感觉是,创业找人的成本现在是越来越高的。那么有人会问,你刚还说创业门槛在不断降低,初创的成本是逐年下降的趋势,现在又说创业找人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不是自相矛盾么?我下面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我刚才说了,这几年创业者一直大量增加,创业项目大量增加,拿到钱的创业项目也大量增加,那么对“愿意加入创业公司的人”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而这几年互联网公司普遍发展较快,不只是小公司缺人,大公司也缺人,每年还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上市,上市后就是两个结果——大规模扩张团队或者大规模离职创业(比如去年我的老东家360就至少有几百个出来创业的),说白了一个上市公司会同时创造很多创业公司并且自身还要增加更多职位缺口,所以整个互联网行业在这几年的节奏就是,缺人!缺人!缺人!那么作为一家初创小公司,你要找人来加入,你的竞争者不只是同类型或同阶段的创业公司,更多的竞争还来自于那些大公司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热火朝天的季节,大公司经常拿18薪、24薪来忽悠求职者,作为一家还在烧着投资人粮票的创业公司,你怎么破?

有创业者说,大公司谈钱,我们谈理想。OK,你说得没错,可关键是,现在这个世界上会谈理想的比能谈钱的更多,你好不容易把一个兄弟从大公司挖出来,他也许就自己去创业了,因为他跟你谈完后发现他自己也有一个理想,没准儿他的理想比你的还更(bu)远(kao)大(pu),你怎么破?

还有一个隐藏起来的最大成本——时间,很多人没意识到。如果是2000年,你要创业,找不到合伙人,找不到小伙伴加入,好吧,你可以慢慢找,找半年找一年都可以,那时候大概一个市场机会只有10个创业者去抢,而且每个市场机会的创业窗口期可以长达18个月甚至36个月。现在呢?虽然市场机会多到井喷了,但是架不住创业者是海啸式的涌入啊,一个市场机会至少100个创业者在干,每个市场机会的窗口期是多久呢?还有18个月?NO,太长了,也许不到半年!那些消费类的创业项目,你在看到一个机会出现后如果不能在第一批进入,等3~6个月后,先进入的哥几个已经都拿到十万甚至百万量级的用户和千万级人民币的投资,你怎么破?

所以我说,创业找人真的是越来越难,资金成本、机会成本、时间成本,都在增加。不过呢,幸好,冬天来了!

3
“冬天”找人成本降低,更易找到合适的人


我先要说一句,不要害怕资本市场变冷!大公司才怕过冬,创业者应该意识到,冬天是降低成本练出内功的最佳季节,尤其是你很快就会发现,创业找人在冬天变得更容易了。

首先,大公司在资本市场向下走的周期中,都会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开支,裁员降薪削减福利就成了主旋律,这对那些窝在大公司里的人会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同时也会降低人才市场对薪酬水平的预期,使招聘成本逐步下降。

初创公司普遍是以风险投资来支撑的,不必像大公司那样必须考虑财务报表是否好看,发展速度才是第一位的,所以相比较资本市场过热的时期来说,资本寒冬里的小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反而更有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投资过热会让人的心态也跟着“发烧”,冬天是一个退烧的季节,人的心态会变得更正常。我记得今年春节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遇到的一些人,都在说自己一周能拿到好多家创业公司的offer,来咨询我们的都是想了解哪家更好,而没有几个人能真正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去考虑选择一家真正适合自己的创业平台。很多创始人也抱怨,觉得在找合伙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那些心态非常浮躁的人。我想,接下来的几个月,这种情况会变好,因为真正能在寒冬中生存下来的创业者,本身就说明了自己的强悍,而在市场骤冷的情况下还愿意加入到创业公司的小伙伴,也肯定是那些真正具备创业精神的人,不是那种天天比较不同offer,为了几千块的薪资差距而心旌摇动的投机者。

所以,创业者们,这个寒冷的新学期,真不是什么坏事。

4
创业者,你的合伙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做缘创派的这两年,我们遇到创业者问的最多的问题是“我怎么才能找到合伙人?”一般情况下,我会跟他说,找合伙人就上缘创派吧。但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同的人去找的结果就是不一样,有的人一周之内能找到三五个人跟他一起组队开工,有的人花几个月时间也搞不定一个CTO的人选。后来有人再问我的时候,我就把问题改成上面的这个,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合伙人应该长什么样?

这个问题如果是在缘创派刚上线的2013年,我也不好回答,但是现在经过800多天的持续运营,在缘创派上已经积累了一个近30万潜在合伙人和2万多个创业项目的可跟踪比对的数据库,有几千个成功合伙的创业团队给我们描绘出了越来越清晰的合伙逻辑。

首先,你的合伙人应该是与你在专业技能方向上有较强的互补性;其次,合伙人之间的年龄差距不要太大,尽量别超过5岁;再次,在过去经历的行业背景方面,初次合伙的创业者之间不要有太大的行业差距,除非你们本来就是很熟的人;还有,双方的经济和教育背景差异也不要太大等等。

上面这些条件都不是绝对必须的,但这是通过大量真实案例数据分析得出的一个概率,这样的合伙人更容易快速建立起互相的信任来启动创业。现在缘创派的后台就在根据优化匹配合伙人的逻辑进行重构,我们对那些合伙之后开始创业的团队也进行了部分回访工作,创业团队的反馈也在帮我们不断优化这个匹配逻辑。

但创业过程终究是充满未知的迷途,在找合伙人和组建初期团队的过程里,创业者还是需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在这个冬天,要熬一下。

5
冬季新学期,找钱要快,找人更要快!


为了给大家一些信心,我再分享一些缘创派在两年多运营中得出的数据上的结论:平均一个创始人找到合伙人的时间是不超过两个月!这应该是个好消息,而且这个数字在过去的两年间应该是在逐渐缩短的。并且,这还是个平均值,如果你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找,这个时间还会进一步缩短。缘创派的APP在6月底改版,有一位创业者上个月在我们的APP新版上发布他自己的项目后,三天就找到了一位合伙人。现在的缘创派APP更像一个在线版的创业大街,你想象一下每天几千上万个想创业或者正在创业中的小伙伴挤到一条街上的感觉,如果你在这条街上跟很多人混熟了,找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而这条街对资本的冬天也并不感冒。

不过冬天就是冬天,该冷的还是要冷下来,接下来的半年里,大家可能会看到融资越来越难,尤其是你去向机构融资,这个过程会变得很痛苦,所以我建议今天来参加活动的小伙伴,如果你们正在融资,那么别纠结太多的条款和估值,尽快搞定,落袋为安!当然早期项目的融资受影响不大,尤其是如果你要拿的是第一笔钱,我觉得还是会比较容易,只是我们可能不会见到那些什么都没做出来就靠一个人一张嘴就拿几千万“天使投资”的项目了。但作为一个天使投资人,我觉得这也挺好。最近我和我投的几个项目都在打招呼,一方面建议他们快速拿下一轮,哪怕稍微降低一些估值,另外就是建议他们利用这个冬天好好练兵,经历过寒冬的创业团队才是真正有战斗力的!

对于那些刚刚准备创业的小伙伴,你要知道,真正的合伙人不会因为你拿的钱少就不跟你玩了,其实一个初创项目拿了太多的钱,反而会容易吸引一些机会主义者进来。所以我还是那句话,资本的寒冬,对于初创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最佳创业组队时期,你最好的合伙人就应该在这个冬天去找!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创业很孤独,只有享受孤独的人会成功。今天在座的各位即使没有创业,将来可能也会去创业,你一定要想好,创业是一个非常非常孤独的事,如果你要找你的合伙人,这个人必须能跟你一起去承担,去理解你的孤独,去分享你的孤独。想象一下,在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只有你的合伙人会默默的支持你陪伴你,在这个冬天,去找这个人吧。


Q&A TIME


Q1:都说下半年是资本寒冬。你能看到的、或者接触到寒冬是什么样?

王翌:现在这个时间点不好融资,是大家对寒冬最直接的感触。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有很多朋友他们之前在股市里有大量的资产,比如买的股票涨了很多倍,最近股价大跌,他可能连本都丢了,这时候他继续投资的动力就失去了。机构也是一样,大环境不好,LP也变得更保守,今年上半年投的项目估值可能太高了,他们现在就不想跟了。我们去年估值比较合理,所以现在我们随便涨一些的估值还是很合理的,可是有很多项目就比较难受了,比如上一轮估值超过1亿美金,现在市场降温后,他总不能按照8000万的估值去融资,可是实际上当你拿着放大镜去看他的时候,才发现他连5000万美金都不值,这就很尴尬了。而这个冬天里,VC们连放大镜都不用了,恐怕要开始用显微镜去看,那些高估的项目就被挂在那儿了。另外从几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去看,现在9月要阅兵,“十一”有长假,然后到年底大家都开始做财务管理,大部分VC还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让团队去度假,顺便开一下年终总结会,然后就是圣诞节元旦春节。所以现在VC这个行业是没有心情干活,只有心情度假的。你现在跑上去说你想融资,那我祝你好运。不过等这个学期结束了,明年春节后就会好一些,就算那时候资本市场的情况再差,大家过了春节也要开工的。不过上述的这个考虑主要是针对机构投资者,如果你要找天使投资人,还是可以找的。

Q2:原来在360投资,现在是创业者,你心态最大的转变是什么?

王翌:其实我十年前就创过业。2004年底,我和媒体里的同事一起做PC客户端。当时我们犯了大概十多个错误,几乎把早期初创者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后来我又连续创业直到转型做投资,不断去看创业案例,看大家会不会都犯同样的错误,自己还是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的。所以我现在心态上不需要太大的转变,包括在360工作,我都是以创业者的心态在做事。

说到十年前那次创业,我可以说说当年犯过的错误,给大家分享。

首先一个最大的错误,当时我们三个联合创始人的股份几乎是平分的,30%、30%、40%,我跟另外一个哥们在职能上也是完全重叠的,另外一个40%是做技术。我们两个核心股东不是互补的,是完全重叠的。刚开始我们觉得挺好,因为我们两个自然而然的讨论同样的事情,很容易达成共识。可是随着往后做,两个人终究是有差异性的思维,有些问题就开始反复争论,这个你能干,我也想负责,最后谁也不服谁,很多事情的进度就停顿在那里了。所以你找合伙人,大家经历背景完全一样,肯定不行,一定要互补。

今天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明白为什么说334的结构不好。如果一个核心的创始人比较强势,他就应该是绝对的大股东。成功的创业公司,大部分都是一个人说了算,最多是两个人构成权力核心,而超过三个人都占了相当比例的成功案例非常少见。因为两个人沟通还算可以,但三个人的三角关系,会马上把沟通成本几何级数的提高。还有,人都是变化的,创业人的心态会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渐发生变化。所以在找合伙人的时候,尽量找那些比较成熟的心态的人,第一次创业,心态很重要。比如我们做「缘创派」的时候,已经是奔四的人了,心态相对会比较成熟,就算有很大的分歧也可以有充分的沟通解决机制。


>>>> 感谢阅读,「逐鹿X」会一直陪伴你!


来源丨逐鹿X (ID:zhulux)

演讲人丨王翌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及ID





发一千份BP,不如看一次「逐鹿X」
非常感谢你的加入

在资本的荒原上,「逐鹿X」会一直陪伴你



微信ID:zhulux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