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200万 他用手机操控10万辆电动车 一键检测零件换车灯色 合作车企8家

2016-08-28 不说谎的融资媒体 铅笔道 铅笔道


在最艰难的岁月,梁铭玮甚至想把自己关在屋内,一个月不愿见人。


文| 铅笔道 记者 汪晨


导语


梁铭玮对车联网的未来满怀信心。


2014年,他和5位合伙人创立SITA,开发车联网系统,与硬件厂商合作开发配套硬件。但由于产品体系杂乱,且国内车厂未重视车联网技术,公司花光积蓄而未能获得收入。“那时合伙人中有4人离开,我自己也差点崩溃。”


去年年初,梁铭玮重新上路。他决定先从车企入手,提供兼容性强的车联网SoC芯片、企业ERP系统、云服务大数据系统、C端用户定制App等一系列的服务。


由此,车企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启动关闭车辆、更换车灯颜色,并能一键实时检查零配件情况。“若零配件有损坏,车企可以直接为他们提供售后服务。”


目前,SITA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细分行业切入,与8家企业合作,为其车辆提供车联网技术服务。“已覆盖10万辆车。”




注:   梁铭玮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混乱的产品体系


在创业之前,梁铭玮就职于沃尔沃汽车旗下的WirelessCar,担任亚太地区的研发总监、运营总监,曾带领团队为宝马中国、奥迪中国、奥迪日本等大型车企开发车联网系统。


车联网系统构造复杂,需要连接生产方、销售方、用户和汽车后服务商。“传输需要加密,连接呼叫中心、道路救援服务,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也得做对接。”


虽然复杂,但他认为车联网是未来刚需,能给广大企业提供价值。“若采用车联网技术,所有地面交通工具都能够得到升级,车企的销售额也会增加,并且售后服务也能跟上。”


2013年起,他背着旅行包,集中在重庆、山东等地走访当地车企。“重庆是国内的摩托车生产基地,山东则是低速汽车核心生产区域。”


喝茶聊天间,几乎所有人对车联网概念和他们的产品称赞有加,但少有人敢与之合作。“车企自身有顾虑。”


走访时梁铭玮发现,国内的信息化普及率几乎为零。“他们没有互联网开发团队,工厂内电脑本来就很少,而且员工也对车联网一窍不通,根本没有人能配合你。”


他们也害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自己不懂,也就不太愿意尝试;另外若自己合作研发,专利一旦泄露,利益难以保障。”


2014年初,梁铭玮拉上5位伙伴,决定创立SITA,自己研发车联网系统和配套硬件。打法则类似小米,软件系统由团队内部开发,硬件部分和供应商合作研制。


一年内,他的团队尝试了各类车辆数据接入方法,制作了GPS产品、一款带有可交互屏幕的车载电脑。


但此时,SITA的产品体系混乱,想法不明晰。“那时什么都想做,企业客户和终端用户都想包,还想着对接所有地面交通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甚至公交车。”


硬件研发过程中,团队还遇到不靠谱的供应商。团队直到车载电脑成品出炉后,才发现供应商所提供的核心元器件与众多车型不兼容。“汽车数据没法采集,所谓的车联网服务也就等于废物。”


年底,公司的产品无人采购,团队自投入的近百万资金几乎全数花完,还欠下些许外债。4位合伙人难以坚持,决定退出。“那时我为了赎回股权,借债80万左右。”


巨大的挫折让梁铭玮难以释怀。他走进房间,拉上窗帘,有近一个月不想见人。“那时觉得创业苦逼,谁要再问我创业我都会说千万别进来。”


零配件联网


让梁铭玮走出阴霾的,是《创业维艰》。“看了书才觉得,很多痛苦的事别人也曾经历,甚至比你更严重,而他们之所以能走出来,靠的是理性的分析,而不是陷入情绪中不能自拔。”


2015年初,梁铭玮决定振作起来,继续走完当初选择的路。


他开始从头思考,车联网若要落地,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他想到三点:


第一,要保证车辆变成互联网节点,必须制作出兼容性高的SoC (系统集成芯片),以降低每种车型的接入成本。“这样,车厂才能接纳你,给你机会证明自己。”


第二,必须开发移动终端入口,加入GPS定位功能,以方便加入售后增值服务。


第三,具备云服务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


他决定改变方向,面向B端车企提供产品,为他们整合企业ERP系统、云服务系统,并为车企定制C端用户App。“车联网若没法得到车企的认可,从生产线开端与之合作,它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同时,SITA与一家初创电子企业达成合作,为车企生产提供SoC芯片。芯片可连接车辆各个零配件,使每个零配件实现智能联网。


车企生产时,他会介入生产流程当中,为各个零配件接入智能模块,绑定通讯协议,使现有的核心电子配件,例如电池控制系统(BMS)、电机控制器等,直接对接SoC。


如此,每辆车的关键零部件使用情况、指令下达情况等均能收集。“车企可以知道多少用户今天行驶,每天消耗的电量有多少。”



SITA为车企定制的C端App的数据显示界面


同时,车企可在App中接入各类售后服务。“企业可以上传每个维修店的地址、联系电话、坐标。”若任何一个零配件产生了潜在故障,用户手机都能收到应用提醒,到最近的线下商店保养,更换原厂配件。


“如果到其他地方更换配件,通讯协议都无法再像之前那样对接,而且很容易被更换成二手零配件,使用体验也就大不如前。”


去年年中,“SITA车联网”已实现了仪表、电池BMS、控制器、通讯模组、总线控制、车身控制(车闸等)6个零件模块的联网控制功能,并合作开发出SoC和一套通用的开发模板。“之后和车企合作时,只需要做一些轻量级的自定义设置就好。”



C端用户可随时检测关键零部件的健康度。


经宁波政府机构的对接,他认识了厚耀资本的洪哲民,并在去年6月获得200万元种子轮投资。


与车企合作


技术研发完成后,SITA需要找到细分行业切入。“要让车企接入车联网,需要为一家家车企定制车联网方案。”


他选择了电动车行业。梁铭玮与一家国内大型电动自行车厂的老板结识,发现车厂的市场保有量上千万辆,售后收入却仅有上千万,“平均1辆车1块钱”。


在他看来,售后收入低原因在于缺少车联网。“没法获取车辆的实时信息,你就很难与用户产生直接联系,没法主动提供服务。”


同时,特斯拉和小牛电动车的高溢价,让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车企有了智能化、车联网的意愿。


“特斯拉的超大车载屏幕和车联网的技术,让它比其它电动车的售价高出近十倍,这样的商业案例给车企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


之后,SITA与这家电动自行车厂商合作,提供车联网模块的接入、C端App的开发,以及数据云管理服务。


合作之后,这家厂商所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助力车等均可实现智能化操作。用户通过手机App操作,即可远程给车辆开锁解锁,确定车辆位置,“甚至包括App直接更换车灯颜色等”。



接入SITA后,车辆可远程启动、锁车、声音定位。


今年6月,SITA合作生产的第一批电动自行车正式量产。


与车企的合作,让他头一次看到了现金流。“去年有了三四百万的收入,今年上半年就和去年整年持平。”


目前,SITA已与8家电动车和摩托车厂商达成合作,已覆盖10万辆车。


此后,SITA打算在售后服务上更进一步,利用车联网技术的精准跟踪,对接金融保险服务。


“可以让保险公司根据车辆的使用状况,设立分时保险,就像航空意外险一样,这样保险就可以分割成小块,而不是一次性下一笔大额保险了。”


/The End/

编辑   韩正阳      校对   唐  郡


求报道

请加pencil-news为好友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