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氧气资本潘光毅:文娱行业算不上寒冬,衍生品会是二次元的新变量

邵毛毛 新商业情报NBT

内容行业投资逻辑分为四步:第一步投内容平台,第二步投内容生产者,第三步投内容运营者,第四步是投内容和消费结合的项目。


作者|邵毛毛

对话|邵乐乐


成立于2015年8月的氧气资本是一家财务顾问机构和跟投基金。成立之初,腾讯动漫的快速发展以及优质漫画作品的不断涌现,让团队意识到漫画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内容行业爆发点,氧气资本也因此成为国内较早介入该领域的机构之一。

 

于是,从最初的漫画切入,氧气资本沿着产业链关注了动画、音乐、衍生品、影视公司、电影赛道,核心思路为关注围绕源头IP所展开的衍生或变现。氧气资本创始合伙人潘光毅将其概括为“面向年轻人的新型内容消费”。


氧气资本创始合伙人潘光毅


动漫堂是氧气资本在该领域的代表案例,这家原创动漫创作公司曾推出《一人之下》、《王爷不要啊》等作品。在潘光毅看来,内容行业投资逻辑分为四步:第一步投内容平台,第二步投内容生产者,第三步投内容运营者,第四步是投内容和消费结合的项目。他认为,动漫领域投资还停留在第二个阶段,但会逐渐进入第三个阶段。

 

从更大的环境来看,现阶段整个内容行业已经进入可以看第四个阶段相关项目的时候。潘光毅表示,游戏和衍生品将成为今年二次元领域的大变量,但能带来大量营收并让内容公司估值大幅提升的游戏受制游戏版号等政策问题,无法按照原有节奏向市场大规模输出作品,而衍生品在今年或许将获得更多机会。

 

特别是在消费成为今年市场热点的背景下,与“内容和消费结合”相关的衍生品、舞台剧等细分赛道将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潘光毅说,目前文娱行业并不算是“寒冬”,头部内容公司的优势将随着时间增加而累积,依旧按照一年一轮的融资节奏向前发展,不过时间周期会相应被拉长。因为政策的不明确所带来的预期偏差,会导致投资机构更加谨慎。但“市场是好的、能做出好内容的人还是在市场里面值钱”的观点是被行业认可的。

 

潘光毅相对乐观的原因还在于,当二级市场的大型影视公司因为大环境弱化了融资优势后,互联网语境下诞生的内容公司因为更了解新生代内容的打法和路径,会爆发出更明显的系统优势。“今年是最适合投一级市场内容公司的,因为大家都是硬碰硬做内容了。如果以内容为核心,这一批内容创业公司还是更有机会的。”

 

以下是《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ID:newbusinesstrend)和潘光毅的对话摘录:

 

新商业情报NBT:氧气资本是比较早看专门看二次元的机构,这么早切入的契机是什么?


潘光毅:我们当时开始看的时候其实有一个逻辑,就是腾讯动漫这样一个平台起来了,这是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国内的平台还没有形成特别大的气侯,没有能力推动国内的创作者来创作国漫内容替代日本内容。能明显看到,2015年底的时候,整个大平台上的那些国产内容,比如漫画内容的点击数字飞快上升,这是个重要的时间点。所以说那个时候我们才会去想看看这个行业,觉得这个行业可能是有机会的。

 

所有内容行业的投资逻辑一定是第一波投平台,像现在今天能看到的文学平台阅文,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三大视频平台腾讯、爱奇艺、优酷。第二波是投CP,也就是内容生产者,从文学类目里面,我们能明显看到南派三叔这样的大CP,视频类目里就更多了,所有的电视剧公司都是CP。所以我们会觉得漫画里一定会出大CP,起码可以跑出来一个几十亿体量的公司。目前来看,小说、影视制作都已经验证了这个事情。

 

同样作为IP源头, 电视剧有个很尴尬的点是,在产品出来之前无法确认它是不是爆款,所以这中间会有一个很长的困难期,最快的节奏也在一年半左右。漫画本身可以持续创作,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态,而且还可以分季,制作番外篇等。比如大型漫画IP的开发是可以有一定节奏性的,这段时间是动画,两个月之后开发为游戏,通过多产品形态组合来维持热度。这样在内容持续不断更新中,它的开发力度就会增强,因为粉丝也会长期消费。当然这类IP可能前期需要的沉淀时间也会很长,它基本三年左右。

 

所以差不多是2016年五一过完,我们开始去找整个漫画行业里好的标的。当时这个行业又不是那么的资本化,因为前期从业者其实都是作者或偏工作室的形态。所以我们当时去介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漫画、动画领域的内容创作者有50%的概率是艺术家,他压根就不喜欢跟资本打交道,或者说是不会跟资本打交道。

 

我们介入的契机在于我告诉你怎么应该去跟资本去聊,怎么从工作室向公司化转型。在这个行业里,我判断人的时候也会有这个观点,我认为CEO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内容创业者,那么他还是需要转型成一个公司管理者和治理者的角色,才会适应整个行业往前走。

 

经过这个筛选和寻找的过程,最后发现当时瞄准的这批项目,目前来说也算是国内CP里面跑到最前面的一波人。动画其实就是沿着漫画下来,我看完漫画公司、再去看动画,本身两个行业之间,有相互的协同性和业务的合作,所以大家认识起来就会非常快,也很快的就能够看到动画里面的格局和投资机会。

 

新商业情报NBT:怎样划分动画的赛道?

 

潘光毅:动画作为一个产品,从内容形态来说,有一个无法绕开的形态是少儿向的,就像《喜洋洋》和《熊出没》,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能够产生一些像13岁以上甚至少年偏成人的作品形态。平台缺内容,就在现在的格局,日本一年产400部动画,中国差不多就40部动画,这个量估计在明年能达到100部左右。但很尴尬的是,对国内目前整个动画行业来说,具有从IP的源头、前期、中期到后期全部流程跑下来能力的公司数量非常有限。

 

按3D、2D来分,数量都非常少。这里会有很多公司,但真正能够把产品做出来,而且做得非常出彩、稳定产出的也就那几个团队。所以现在我们看动画的投资逻辑,不是未来会不会成长为非常有创作才华的动画公司,而是在短期内动画公司是否有很明显的产能红利。因为市场现在是有强烈需求的,供不应求,几个头部公司基本上生产计划都排在2019年下半年甚至2020年。


氧气资本团队


国内的动画公司可能会更多的偏向于日本的形态,到后面会产生类似京都的公司,就是说以纯制作为核心利益,并不产生IP只是纯制作,等有一定的门槛和制作能力之后,回过去再去收购IP、快速转化成优秀的动画产品,直接跳开漫画形态。

 

漫画和动画公司不同,动画公司永远不能绕开人与产能的关系,就算再天才的人也没法快速提高动画产能,漫画还是单人产能,还是可以去快速提升的,但动画就很难。所以动画领域现在这个阶段,就是谁的资产够大,谁产品的内容和量就能够更加丰富。

 

在目前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动画公司的格局还是相对稳定的,每家都有自己的业务,每家都能快速的增长,并不是说哪家拿钱后就能飞快的垄断整个行业。

 

新商业情报NBT:但这种壁垒是长期存在的么?

 

潘光毅:在三到五年之内是存在的,而且动画是一个高门槛的事情,动画导演在国内很稀缺,所以新进这个行业的人,实际上很难对老牌公司形成冲击,因为那批核心导演、核心作者,基本上都被老牌公司掌握,新进入者并不是拿着钱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也是为什么当时认为动画是一个投资机会的原因之一,有钱并不能快速形成垄断壁垒。

 

新商业情报NBT:您怎么看国内动画电影的市场?有人判断未来动画电影会成为整个电影市场最主要的构成品类。

 

潘光毅:目前在中国真正大放异彩的动画电影只有《大圣归来》,这是基于多种情况决定的。《大圣归来》不存在所谓的IP,但它又是一个影响全产业链的IP,实质上它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动画电影这个赛道里面,所有动画电影现在的核心点在于能够控制好成本、稳定住票房,因为一部动画电影的票房基本在8000到2亿之间,这是一个市场比较常规的一个状况,那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就是如果能够把成本控制在3000万以内,甚至更低,就能有盈利空间。

 

其实动画这个产品形态没有二次元或三次元的区分,你看皮克斯所有的作品,其实不存在二次元制作,只是用了动漫产品形态展现三次元的内容,甚至讨论的核心,不管在思想上还是哲学上,会有非常深的探讨。从这一点上来说,国内始终认为是说动画是个小格局的产品,是给儿童或者二次元用户的,但这个定义其实完全是错误的,因为本身动画就是一个产品。从某些意义,它跟真人剧、舞台剧,是划分在同一类型的,内核是一样的。

 

所以国内对于这个事情认知的偏差,会影响讲故事的效果和对产品的理解。但这是个过程,国内未来一定会诞生一些非常成功的动画作品,它一定是不存在所谓的二次元或者三次元之争的产品,这在海外已经被多次验证了。

 

另外一方面,如果研究一下日本动画电影的市场,你会发现动画电影的前100名里面,除了宫崎峻的作品,剩下的全部都是基于番剧做的、每年日常连续性的动画电影,比如柯南、小叮当、海贼王,这基本上分掉了前100名中近80个名次,是一个很稳定的用户产品形态。所以番剧型或者连载型内容成功的原因是在这里——每年可以借一部动画电影去收割一批用户。

 

但我始终觉得国内动画电影的春天还没有到,可能还需要市场的铺垫。因为电影产品的核心粉丝不是那么重要,我们看游戏也好、动画也好,会有很多核心粉丝为它买单,但是电影产品它的本质是一个大众产品,它需要你能够让这个产品打破粉丝壁垒、形成口碑,实现快速传播的效果。

 

所以动画电影的难点是怎么打破原有的壁垒,让更多人快速的去接纳它,但这不是动画人、漫画人能够去推动,这个变革的机会在电影人手里,电影人首先要打破对于这个事情认知和理解的区隔,才会有更懂电影产品的人去做动画形态的内容。它如果还是依托于原来的粉丝逻辑或者用户逻辑的话,不能把更多的观众吸纳进来,就没法做出一个爆款。

 

目前还是要看一批长周期、大格局动漫产品的变现能力和产品形态,才能说中国的这个市场是否成熟到哪个程度,能够接受哪一类的产品。

 

新商业情报NBT:从二次元出发,氧气资本看整个文娱投资机会的整体逻辑是?

 

潘光毅:我们把这些产品全部划分为面向年轻人的新型内容消费,我从一开始看漫画、动画,沿着产业链也看了音乐、衍生品、影视公司、电影,但所有的核心资源在于能够围绕着最源头的漫画IP,做相关的展开、衍生或变现。

 

投内容相关的项目时候,第一步是内容平台,第二步是内容CP,第三步内容的运营者,第四步是内容和消费的结合,包括但不限于衍生品,其实舞台剧和消费的结合更像线下的一些产品。

 

现在这个时间点,整个内容行业已经到可以看第四个阶段的时候了,但是分内容形态,漫画可能还停留在第二个阶段投CP,然后慢慢可能会进入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出现内容运营的角色,但是小说品类里这个角色(内容运营)已经出现了。

 

第四步跟消费相关的环节,实质上还是一个缺口,还没有明显出现一个具有很强的内容、消费结合能力的公司,我个人认为在未来这里可能还是有机会的,所以这可能是我们后面要看一下的。这四个阶段和四个类型的公司,是我们的内容赛道,都可以去叠加复制,无非就是说依托不同的内容的形态——声音、文字、漫画、动画——和不同的阶段,去寻找不同的机会和公司。

 

新商业情报NBT:今年动漫的融资消息好像比较少?

 

潘光毅:实际上,整个动画、漫画的发展时间点,平台类投资机会剩下得不多了。CP类的为什么这两年起来?主要还是因为有腾讯动漫这样的大平台,他们的内容需求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节奏。所以腾讯投得最快的,其它战略性机构投CP的逻辑有点像防御性竞争。

 

在我的观念里,去年一些CP就不应该拿到钱,因为它没有超越头部公司的可能。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财务投资人会拿当年投游戏CP的逻辑来套,说游戏市场存在一个小CP能快速起来、成长为大公司的案例。但是因为游戏是有爆发性的,漫画这个赛道其实不存在这样的特点,漫画是需要时间的。整个IP行业并不是游戏的逻辑,做IP不管是小说、影视,还是漫画,他们离变现没有那么近,需要的时间周期久,很难出现后来者快速超越前期在行业里面有优势的人的情况。但前期很多人投内容赛道的时候,打法上还是有一些失误的。

  

但头部内容公司一直保持着快速融资的节奏。很多看文娱的投资人,跟我们沟通的时候,都会有这个认知——游戏行业里,出过爆款的团队很难继续出爆款。但在内容行业不一样,做纯正内容的团队是持续出爆款的,反而小团队想快速超越已经成名的团队的可能性其实很小,影视剧、电影行业都验证了这这件事。所以头部公司的价值会随着时间逐步放大,还保持着一年一轮的融资节奏在走。

 

新商业情报NBT:但行情不好,这些头部公司会不会受到今年整体大环境的影响?

 

潘光毅:有影响,它的融资速度会慢。以前来说,可能我们三个月就能做完,现在会变成4个月、5个月,甚至6个月,但投资机构还是有需求。相对来说,今年市场上最火的是消费跟教育,这两类公司的现金流远好过内容公司。

 

新商业情报NBT:对FA会有怎样的影响?

 

潘光毅:本质上来说,行情越差的时候,FA的价值会越大,因为大家去需要寻求平衡点的次数会增加,交易过程中的复杂性会更高,需要FA拿出更多的方案和对行业更深的理解。所以FA今年要做的事比往年要多。但我们的订单没有明显增多,因为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数量肯定比去年多,但今年我们会更加注重单笔金额。

 

新商业情报NBT:二次元行业今年有怎样大的变化?

 

潘光毅:今年最大变量,一个是游戏,一个是衍生品。游戏是在于游戏版号的事情。因为有好多IP今年全部都是推进了游戏化,但卡在游戏版号这件事情上,大家游戏的发行时间其实都被拖后了。这个事情影响还蛮大的。

 

从单纯CP公司向IP公司转变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是能否做商业化的开发。整个商业化开发路径,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有大量从漫画形态、小说形态转变成了动画。很多作品其实已经推到游戏这个层面来,但是因为版号的事,很多游戏还没出来。一旦游戏开始放出来,这个过程游戏能带来大量的营收,会让这批公司的价值、估值实现跳板式的提升。现在很多作品大家是没法去判断到底强与不强,因为如果单纯的从漫画付费这件事情来看,体量是拉不出差距的,只有通过游戏和衍生品才能实现。

 

新商业情报NBT:现在是文娱行业的寒冬时期吗?

 

潘光毅:其实没有那么寒冬。我个人觉得,主要是政策的不确定导致的一些问题。因为对于投资机构来讲,风险主要来自于不明确的事情。那么政策的不明确性带来的预期有偏差,会导致大家现在更谨慎。但行业其实还是认可说,市场还是好的,能做出好内容的人在这个市场里面还是很值钱的。而且,随着这两年优质内容更加多元化,能做内容的核心团队价值更大。

 

新商业情报NBT:整个文娱行业在估值体系和估值逻辑会慢慢的发生一些变化吗?VC投内容公司,相对会不会变得保守?

 

潘光毅:就估值、业务能力和行业背景的比值上,会更趋向于一个合理区间。以前内容公司相对合理的价格有一个标准是对照二级市场的估值。因为内容公司的核心点不在于你现在值多少钱,而在于你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爆款,爆款带来的收益是多少钱。

 

新商业情报NBT:但今年二级市场跌的很惨,一级市场的很多融资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这个标准可能是失灵的。

 

潘光毅:二级市场现在的内容公司是所谓第一波上市的。某些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一波公司定义为传统型企业。他们都是老牌的内容机构,不管是做剧的,还是做电影的。他们擅长的内容制作方式,其实跟今天所谓的年轻一代需要的内容是有出入的。但为什么前几年平台和电影市场起来的时候,他们还能够占据明显优势?因为有资金优势,不管是债权还是股权融资,便利性要远高过于创业公司。但今年二级市场不好,所以他们的优势就慢慢丧失了。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反而是说,今年是最适合投一级市场内容公司的,因为大家都是硬碰硬做内容了。那这一波所谓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公司核心能力还是非常明显的。

 

新商业情报NBT:氧气资本在杭州有区位优势吗?

 

潘光毅:氧气资本创立的初衷是,我们觉得杭州创业市场这么几年下来,其实已经比较成熟了,需要一个FA来服务市场。我们是在杭州做的比较早的专业FA机构,我们能看到现在有更多的机构关注到FA市场,大家更希望来杭州寻找项目,这一点我们的优势会相对来说比较明显。

 

新商业情报NBT:杭州现在有哪些新的投资机会?

 

潘光毅:消费项目。为什么是杭州会出来呢?因为现在新消费品牌一定会和之前电商基因联动,比如要多渠道或者以互联网的形态打造,这也是基于前面的电商基因往后去转化所形成的变化。相对来说南方会比北方好做,这点上是整个生意逻辑和对市场逻辑的判断不同。对杭州来说是一个好的机会,对南方整个市场来说都是。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Hoffman3056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