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2017-2018中资海外并购最佳买手候选企业系列文章之三。
对于急需迈向高端、谋求布局海外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而言,通过收购优质企业,是实现技术突围,提高创新能力的捷径。
2018年1月23日,威高股份宣布以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完成了对美国老牌医疗器械公司Argon Medical Devices Holdings, Inc的收购。收购完成后Argon将成为威高的附属公司,并将作为其进行海外扩展的核心平台之一。
此次交易是近些年来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之一。
一段时间以来,医疗行业政策东风频吹,医疗器械行业借政策红利东风,或将迎井喷式发展。
国内医疗耗材的龙头企业
威高集团始建于1988年,是国内医疗耗材的龙头企业。公司财报显示,2017年,威高集团营收为62.93亿元,同比增12.0%。净利润约为13.39亿元,同比上升约2.3%。
威高集团的产品主要包括一次性使用医疗耗材及原料、骨科材料及工具、血液净化系列耗材及设备等3个系列。
资料显示,威高集团不少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药物涂层支架系统、预充式注射器、骨科植入材料等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
2016年,威高“妙手S”微创手术机器人获得了国家优秀工业设计金奖。
2016年10月17日,威高集团成立威海威高股权投资基金,基金规模约4亿元,开始进军并购市场。
同年,威高集团控股的产业并购基金以1.9亿人民币收购了美国RS公司。美国RS公司主要从事血液辐照领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企业是该行业的龙头企业。
收购Argon(爱琅)上演“蛇吞象”
2017年9月,威高集团发布公告称,就协议收购美国医疗器械公司Argon MedicalDevices Holdings, Inc.(简称“Argon”)成立合营公司WW Medical andHealthcare Company Limited(威高占股90%)。
收购Argon的总代价为8.5亿美元。
威高2017年全年收入为62.93亿元,此次以56亿元收购Argon,颇有“蛇吞象”的意味。
Argon是1972年成立的美国医疗器械公司,在全球拥有约800名员工。Argon和威高有着高度互补的产品线,其拳头产品包括穿刺活检产品、血管介入类产品和引流导管,主要服务于肿瘤科和心血管科的介入治疗,核心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都位居前三,在全球各大主要市场也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威高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 Argon 2015年收入为2.18亿美元,2016年收入为2.25亿美元,EBITDA6800万美元。目前其收入主要分布在欧美市场。
翻看Argon的历史,Argon在并购市场也极为活跃。这些年Argon的一些主要并购事件有:
2003年11月,被Roundtable HealthcarePartners III, L.P.收购;
2010年9月,收购美国BD公司CCS(重症监护),ED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和OS(眼科手术器械)系列产品;
2013年4月,收购美国爱德华生命科学的介入产品业务(一次性及重复使用的活检产品、引流管及血管介入产品),以巩固其现有介入血管产品业务的市场地位,丰富其活检类产品;
2014年9月,收购Promex Technologies,该公司主要产品为软组织活检产品;
2016年1月,从Rex Medical收购3个血管产品:OptionELITE™可检测的腔静脉过滤器、CLEANER™旋转式血栓切除系统和UltraStream™血液透析导管;
2017年2月,将其重症监护业务出售给麦瑞通(Merit Medical Systems,Inc.)。
完成收购Argon公司后,将丰富现有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骨科产品及血液净化产品组合,从而巩固威高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领导性地位。
收购案完成后,Argon将成为威高扩展海外市场的核心平台之一。威高可以利用其在欧美市场的强大销售网络以及对美国医疗产品审批流程的深刻理解协助威高产品在海外推广及扩张,还能借助Argon管理层团队的丰富经验规划全球拓展布局,为业务发展带来协同效应。
与此同时,Argon产品也将借助威高现有的销售及市场推广网络,尤其是威高广泛的医院及分销商覆盖范围,把Argon业务扩展至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更好地搭建国际化业务销售平台。
借政策红利东风,医疗器械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根据国家卫计委统计的数据,到2017年,我国已拥有2.9万个医院,3.5万个社区卫生站,3.7万个乡镇卫生院,并且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上涨幅度明显。
医疗卫生机构逐年上升,医疗器械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的研究数据统计,2010年至2017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0年的1260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4484亿元。到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年销售总额预计将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速度将继续保持在年均10%以上的增幅。
此外,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公共财政占比逐年提升,医疗健康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拉动,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成长空间仍然较大。
此外,在政策层面,医疗器械行业更是利好频现。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重点突破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
2017年6月14日发布的《“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为方向。
2017年10月出台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中,最重要的是提出加快创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以及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的出台,医疗器械行业将来一波发展的红利期。
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海外并购十大案例
数据来源:麦科田医疗 单位:亿元
如您有意与中国超级大买家们共商、共建、共享2018投资新动能,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吧!
点击 阅读原文,马上报名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