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只私募配置基金出世 侧袋法解决申赎流动性难题
新浪财经 · 2019-08-16 18:08:33 · 热度:加载中...
第一只私募配置基金出世,“侧袋估值法”解决申购赎回流动性难题 海峰科技 金融监管大讲堂2019年7月14日 ★ 前言★ 山南云栖私募资产配置基金于2019年7月8日宣告成立且在7月10...

第一只私募配置基金出世,“侧袋估值法”解决申购赎回流动性难题

海峰科技 金融监管大讲堂 2019年7月14日

★ 前言 ★

山南云栖私募资产配置基金于2019年7月8日宣告成立且在7月10日通过基金业协会备案,标志着国内首只私募资产配置基金正式落地,招商证券成为了首家为资产配置类基金提供托管及外包服务的公司,再一次创造了业内“首例”。

本只基金不仅是首只通过备案的私募资产配置基金,根据招商证券的披露,这还是首个采用侧袋估值的私募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内容与格式指引》(自2019年5月1日起实施),第六十一条指出:“按照会计准则订明估值方法,使用侧袋估值等特殊估值方法的,应进行明确约定,并在风险揭示书中进行特别揭示”,这是国内官方文件首度提到侧袋估值概念。侧袋估值的实现需要通过估值核算系统、TA系统(份额登记系统)结合来实现。

什么是侧袋估值呢,接下来小峰就为您们详细讲解一下侧袋估值。

什么是侧袋估值、侧袋账户?

1. 所谓侧袋估值,是指当基金组合中某一项或几项资产流动性缺失时,因无法有效的对这些资产估值,将这部分资产另袋存放(称为侧袋),剩余正常资产成为主袋。投资者赎回基金资产时,使用侧袋账户技术进行结算,先得到主袋资产对应的现金,等到侧袋资产交易活跃并变现后投资者再收到侧袋部分对应的资金。

2. 侧袋账户是指当基金组合中某一项或几项资产流动性缺失时,因无法有效对这些资产进行估值,可以将这部分资产另袋存放,称之为侧袋,其余正常资产称为主袋。投资者赎回基金资产时,先得到主袋资产对应的现金,待侧袋资产交易活跃后再向当时持有的客户兑现那部分现金。

侧袋估值的影响

1. 使用侧袋估值法后,投资者赎回的资金会分批到账。

由于侧袋估值的使用,投资者在这只基金中的资产分为两部分即主袋资产+侧袋资产。投资者发起赎回的时候,只能赎回主袋资产的部分,侧袋部分的资产要等恢复正常估值或者变现后才能到账。

2. 使用侧袋估值能保证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更公平。

侧袋估值解决了不同时段赎回的投资者是否公平承担基金整体资产风险的问题。

假设某私募基金有两个投资者:李四和张三。2月2日的时候,该基金资产净值为240万,基金单位净值为1.2,李四和张三各持有份额100万份。该基金重仓的某债券发布公告说有违约风险,该债券目前的市值是80万元。2月14日,原本80万市值的债券确定只能偿付20万。李四2月2日申请赎回全部份额,张三2月15日申请赎回全部份额。

在不使用侧袋估值的情况下:

李四赎回资产为1.2*100万=120万,基金资产剩下120万,全是张三持有。2月14日张三因债券违约一天内损失了80-20=60万元。张三最终的赎回资产仅为60万元。李四在债券违约前赎回,使得原本共同承担的损失由张三一人承担。

在使用侧袋估值的情况下:

2月2日,基金开始使用侧袋估值方法,基金资产分为160万的主袋+80万的侧袋。李四赎回的时候,会拿到两笔钱,第一笔钱是160*100/(100+100)=80万。第二笔钱是2月14日拿到的,20*100/(100+100)=10万。一共是90万,与不使用侧袋估值方法差额30万,与不使用侧袋估值情况下张三多承担的30万正好相符。

基金是投资者共同的资产,侧袋估值能够保证每个投资者的利益是均等的。

侧袋估值法的优势

1. 对基金管理人

- 可更专注管理开放式的“主袋”账户中的资产、受理投资者正常的赎回需求;

- 暂时避免了封闭式的“侧袋”账户所带来的影响;

2. 对投资者

- 较大程度降低长期投资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 公平地对待不同时期参与基金产品申购的投资者;

侧袋估值法的广泛应用

1. 应对投资巨额赎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为了应对投资者洪水般的赎回需求,很多对冲基金的管理人将基金非流动性资产放至基金“侧袋”中直到市场流动性改善。在流动性改善前,投资者只可以赎回基金主袋中的资产。

2. 融资的杠杆运用

对冲基金管理人通过将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剥离至“侧袋”可间接提升基金规模(在“侧袋”中的产品通常以买入成本价估值),从而以更大的基金资产申请到更多的融资(现金)。

★ 结语 ★

以上就是小峰整理的本次基金业双第一基金山南云栖私募资产配置基金采用的侧袋估值法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处欢迎在留言里拍砖讨论。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常福强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