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结束的“2016华丽盛典”-华丽志全球时尚投资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产业资本、大型服饰企业、新锐创业公司、线上线下零售企业和独立设计师的代表分享了一系列业内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包括:创投机构、私募基金和产业资本如何把握时尚领域的投资机遇,女性力量如何推动消费升级, 科技和体育与时尚产业之间的跨界互动,以及中国设计师品牌发展路径等。《华丽志》将会逐一呈现嘉宾们的精彩观点。
圆桌论坛“时尚和生活方式领域的跨境投资与并购”,分享嘉宾之一:陈凛,逸飞投资 总裁
近年来,陈凛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资了诸多海外互联网时尚消费项目,包括:英国时尚图片搜索应用 ASAP54、全球时尚买手店集成网站 Farfetch、音乐科技公司 ROLI、移动电商 Boxed、在线拍卖公司 Auctionata、度假屋搜索网站 Tripping、互联网货运服务公司 Flexport、互联网美容美发服务公司 Glamsquad 和全球留学生住宿预订平台 Uniplaces 等。
在陈凛看来,早期项目风险是非常大的,一般看公司的时候,看它能不能最起码成为十亿美元的公司,就是所谓独角兽公司,它有没有独角兽的DNA,是不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它的创业DNA是不一样的。中国人适合做的东西,不见得美国人适合做,当我们判断的时候,我们选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适合做的东西。
在未来的三到五年的时间里,消费者偏好碎片化会持续,人们在生活方式领域的消费选择也会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市场上出现很多小品牌,营业额都不超过一亿美金。这些小品牌类项目的出路并不是很清晰。从投资的角度,陈凛还是聚焦在平台型的项目,比如他投资的互联网物流公司 Flexport,连接全球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按照顾客的产品量定制相匹配的物流服务系统,它的客户包括 Warby Parker, The Honest 等一大批美国当红的互联网时尚品牌,投了它,就相当于参与了可所有这些高成长的互联网品牌。
陈凛在投资之外,也会帮助品牌扩展他们的全球市场,比如帮美国公司进入欧洲和中国。通常情况下不控股,投后不涉足管理层,企业家自主运营公司,如果需要帮忙,会在资源上提供对接。然而,中国现在的管理机制不够成熟,很多职业经理人拿着高薪、期权,但却不能用专业精神做好管理和运营工作,这和国外很不一样。在德国,一家公司的管理层加在一起的占股往往还不到十个点,但依然兢兢业业,国外的投资基金只要管理层好好干,就不会发声,如果管理层出错,基金可以在董事会上否掉他们。
陈凛表示目前依然重点考察国外的项目,希望投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公司,所以对企业家的要求非常高,第一,他有没有野心扩张到全球去,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野心的。第二,如果要扩张,企业家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否足够强,他要学习全世界不同国家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也不是这么容易。第三,学习了这么多东西,每个国家的奖励机制,竞争环境都不一样,企业家怎么去组织一个团队去做。这对企业家要求非常高,如果做不到,马上会让一家公司格局变小了,变成一个地域性的公司,只在美国做,只在欧洲做,不能做全球,就很难跨到几十亿美金。
另外陈凛分享了他观察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做移动电商最的好的团队都是做游戏出身的人。虽然他们之前并没有电商背景,也没有做过品牌,但他们懂得如何在移动端和在网上去获取客户,用最便宜的价格获取客户。
(责任编辑:Cl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