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势投资周金旺读《论语》:孔子在卫国艰难的求职之路
中金在线 · 2019-06-14 18:22:00 · 热度:加载中...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第九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宪问第十四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宪问第十四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第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第三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卫灵公第十五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第十三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述而第七

  

  孔子带着子路、颜回等少数几个弟子,从公元前497年离开鲁国,到公元前484年再回到鲁国,期间长达十四年时间,首先到达卫国,后来又经宋国到达陈、蔡,又到到楚国,回程停留于陈国,返鲁之前又在卫国居住了数年。

  

  在这十多年里,孔子在这些国家做了什么?靠什么获得收入?又为什么离开?

  

  

  

  孔子及其弟子

  

  卫国是孔子在各国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国家。公元前497年,孔子到达卫国之后,已经在鲁国担任过高官,而且已经55岁的他,为了养活自己和团队,他也如同一位创始人一样,需要找工作,等待、观察着是否有合适他的职位出现。

  

  子贡问他:“如果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装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到合适的买家高价卖出呢?”孔子说:“当然卖!当然卖!我只在这里等待出价的人。”

  

  孔子对自己待价而沽的意图并不掩饰。以至于在卫国期间,有一天击磬的时候,一位担着草器的人在门外经过,立即听出了孔子的心声。他说:“有心呀!这磬声!”听了一会,又说:“可鄙啊!这样如石器一样坚确的磬声!却又这么不懂得变通!好像在说,没人知道我啊!没人知道你,你就不能自得其乐、独善其身吗?‘水深,就摸着石头过河;水浅,就提着衣服过河。’凡事,都需要根据情况变化而变化啊!”孔子听了说:“听起来这么有道理,我感觉都无话可以辩驳他啊!”

  

  蘧伯玉是孔子在卫国居住期间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朋友。蘧伯玉生于约公元前585年左右,卒于公元前484年以后,是位春秋时期年逾百岁的寿星。蘧伯玉生于仕宦之家,其父无咎,谥庄子,也是卫国名大夫。

  

  

  蘧伯玉画像

  

  当时,蘧姓在卫国已是名门望族,可谓俊贤荟萃,其中杰出的女性就有子贡的母亲。蘧伯玉于卫献公初即已入仕,在献公中期已为卫国举世皆知的贤大夫。蘧伯玉一生,侍奉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他主张以德治国,体恤民生,实施弗治之治。

  

  所以,卫国几经战乱、内讧,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但由于蘧伯玉等几个大臣的努力,卫国仍能稳立中原,民众安居乐业,致使孔子周游列国进入卫国时,竟然发出“庶已乎”的惊叹。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中,有10年左右在卫国,得到了蘧伯玉的重要资助与支持。尤其是孔子第二次从外地回到卫国,蘧伯玉已年高隐退,但依然支持孔子设帐授徒。蘧伯玉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对孔子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一次,蘧伯玉派人来到孔子处,孔子因为非常尊敬他,而亲自与来人坐下交谈,并向来人打听:“蘧伯玉先生近来忙什么?”来人回答:“我们先生非常想使自己行为中减少一些过失,但总感觉还做不到呀!”来人告辞以后,孔子非常惊叹:“说的好极了啊!那使者呀,那使者呀!”

  

  身为蘧伯玉的宾客,孔子在卫国的声望因此提升不少。但是,孔子来到卫国时,蘧伯玉已经年过九旬,即便他热情支持了孔子师徒,但是也很难在更大程度上与孔子师徒进行更加深入地合作与联合,以谋求在事业上共同发展。这种年龄的差距,不妨碍他们成为忘年交,但成为了他们在事业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孔子画像

  

  孔子刚到卫国不久,感到在卫国缺少机会,于是决定前往晋国。在孔子抵达晋国边境之前,晋国赵氏家宰佛肸计划以中牟为根据地发兵谋反,他派人前来请求孔子加入其阵营。孔子一度考虑加入,但后来又决定返回卫国。

  

  回到卫国之后,孔子前去拜见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而南子素有淫乱之名。在《论语》中,当子路知道孔子前去拜见了南子的时候,非常不高兴。然而,孔子指天发誓:“我所做的事情如果不合乎礼、不遵循道,天会厌弃我!天会厌弃我!”

  

  但是,这个细节还是透露出了作为师者的不寻常之处:孔子在子路不高兴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如此紧张、甚至焦急?为什么不做具体的客观辩解?为什么要立下这么严正的誓词来安抚自己的弟子?钱穆先生曾经提出一个解释,孔子当时人在卫国,急于在卫灵公底下谋得官职,所以他去见南子时,大家认为孔子想利用卫灵公夫人的私人关系求仕。

  

  另一位卫国大夫王孙贾对于孔子就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俗话说,与其在房子阴暗、秘闭的奥处求媚,不如在光亮、敞开的灶处求媚。这是什么意思呀?”他暗示孔子,如果要在卫国获得官职,去找南子还不如找他来得有效。

  

  孔子认为自己所行并不是求媚于人,而是谋求实施仁政、发展仁道,他否定了王孙贾的质疑,回答说:“不管求媚于何处,都有违于礼,都不可行。如果获罪于上天,在任何地方祷告都没有用了。”

  

  在长时间的等待之下,孔子还是获得了与卫灵公见面的机会。卫灵公在见面之后,对孔子的仁道与礼仪治国并不感兴趣,而是向孔子询问如何行军打仗。孔子回答说:“礼乐俎豆之事,我是学过的。军旅之事,我却没有学。”孔子感到自己找错了对象,灵公只对打赢战争感兴趣,而孔子能教他的是高雅的礼仪与作为君王的仁爱之道。于是,孔子就决定离开卫国。

  

  此时,卫国政局并不稳定。公元前496年,南子与宋国的公子朝私通,卫灵公没有出面阻止,反而召公子朝来卫,以取悦南子。不久,卫太子蒯聩知道后,深感受辱,于是谋划杀害南子。不料计划失败,蒯聩逃亡宋国。卫灵公无法割舍南子,于是追捕蒯聩。

  

  即便如此,孔子还是在卫国居住了很长的时间,继续等待合适的时机。公元前493年,卫灵公去世,他的孙子卫出公继位。孔子没有见过出公,也不赞成由他继位,因为出公的父亲蒯聩才是合法继承地位的嫡长子,当时流亡国外。

  

  冉求也打听说:“我们先生是否会愿意帮助卫出公呢?”子贡说:“好,我去试问一下。”子贡入到孔子处,问道:“伯夷、叔齐可以算为何等人?”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呀!”子贡说:“他们心下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的追求不是具体的职位,而是仁,求仁而得仁,有什么怨恨呢?”子贡走出,告诉说:“先生不会支持卫出公。”

  

  在此背景下,孔子担心继续在卫国有风险,于公元前492年离开了卫国。离开卫国后,孔子游历数国,又在四年后回到卫国,又在卫国居留了四年。此时,也许孔子感觉卫出公对他和弟子们并不恶意。

  

  

  

  再次居留卫国期间,孔子和弟子们还探讨过关于卫出公如何能够治理好卫国,以及孔子是否在卫国任职的事情。

  

  有一次,子路问:“如果卫君有意等待您来主政,您对卫国的政事将从何下手呀?”孔子说:“首先该正名吧。”子路说:“先生迂腐到这样吗!这名又何必正呀!”

  

  孔子说:“真的太粗野了,子路呀!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应该不去谈论。如果名不正,则道理不顺。道理不顺,做事就难以成功。做不成事,便不能兴礼乐。礼乐不兴,单用刑罚,社会很难中正和谐。刑罚滥用,民众将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呀!因此,君子要以正义之名来做价值判断,同时根据价值判断来把事情做成功。君子对自己所说的任何一句话,必须要做到一丝不苟。”

  

  不过,随着孔子年岁的增长,他和弟子们在卫国也没有获得理想的机会。于是,在公元前484年回到了鲁国。此时,孔子已经68岁高龄了。

  

  公元前480年,孔子已经回到鲁国,他预计的卫国政变终于发生了。当年,蒯聩回国与卫国大夫孔悝发动了政变,夺取了政权。在政变乱局之中,在卫国大夫孔悝旗下任职的子路为了阻止主人的叛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本文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