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营收增长两倍,壹心理的心理咨询“生意经” | 2020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
创业邦 · 2020-04-15 15:26:22 · 热度:加载中...
“用户2200多万,我们的用户转化率应该是行业内最高的企业。”

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作品,作者翟元元。

“用户2200多万,我们的用户转化率应该是行业内最高的企业。”壹心理联合创始人曹洪雯告诉创业邦。

壹心理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打造一个综合立体的心理服务体系。整个心理服务是一个建立在专业之上的立体体系,心理咨询作为其中一部分,类似于心理服务的地基,处于专业之中的专业。目前壹心理全网注册会员超过2200万,受众主要为18-40岁的成年人,百分之七十以上为女性用户。其中线上用户年龄范围在18-30岁,线下用户年龄为30-40岁。据其官网资料显示,平台拥有600+精选咨询师,1600+个趣味测试,140多个专业测评。

经过几年发展,壹心理旗下拥有壹心理网站、心理FM、壹心理、口袋心理测试等APP产品,主要为用户提供心理学知识科普、心理测评、心理课程、心理咨询等心理服务。2019年三大业务营收比例为3:3:3,曹洪雯告诉创业邦,2020年公司会把重心放在心理咨询业务上。

空降的“联合创始人”

曹洪雯是2019年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壹心理的,彼时壹心理已成立7年之久,曹洪雯属于“空降”的创始人。不过在此之前,她在大学里教过书,三次自主创业,后又与心理学大咖导师武志红成立品牌,属于清楚地知道自己目标,并十分能折腾的创业者。

2009年硕士毕业后,曹洪雯留在中财任教,自后不到一年,爱折腾的她几乎没用多长时间纠结就辞职,开始了自己第一次创业。她决定打造一个婴儿游泳馆品牌,当年市场还没有一个品牌跑出来,这意味着市场空间足够大。曹洪雯称,当时想象地也很美好,希望建立一个sop,以传统的加盟商模式为加盟商提供一些设备。然而这次创业没能撑过一年她便决定及时止损。

第二次创业,她决定做个和大学生相关的项目,因为她自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大学生,凭着一腔热血,她坚定选择为大学生提供提高职场竞争力服务。但是后来发现行不通,大学生在提高自己职场竞争力几乎没有动力,因为他们只有真正在职场摸爬滚打之后,才会意识到提高自我竞争力的必要性。所以这次创业生命周期也很短。

此后她又开办了总裁班,但资源整合模式并非“长久之计”,2015年,她选定心理学垂直赛道创业,联同心理学大咖武志红一起创立了心理咨询品牌“新乐土”。不过那次联合创业在两年后宣布结束。

之后壹心理最初创始人黄伟强找到了曹洪雯,希望与她一起合作。“我说这样,咱们拉开一段时间,因为如果立刻合作,可能就不知道到底是因为我的能力还是志红的流量”。2018年观察一年时间之后,2019年黄伟强再次找到曹洪雯,于是两家公司合并,曹洪雯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壹心理。

两位新乐土创始人加上两位壹心理创始人,四位一同主导着壹心理的未来。“伟强就类似于我们的大产品经理,另外一个合伙人李薇类似于运营。我是负责业务线,类似于对外关系这方面,然后另外一个合伙人负责人事,包括一些比如上市前的准备和财务相关的一些东西。”曹洪雯说。

从大学离职,到此后三次创业,再到最终加入壹心理,曹洪雯用行动为“折腾”两字多次注脚。在她看来,比起“做了后悔”,想做却未做更让人抱憾终身。

从ToB向ToC转变

据曹洪雯介绍,对于壹心理来说,2012年算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公司开始从ToB向ToC转变。

2012年,壹心理考虑单独出来做一个区别于ToB的EAP形式的项目。彼时心理学创业多为EAP公司,即由企业买单购买心理咨询服务。壹心理在考虑,有没有可能出一个直接面向大众的服务形式。

从ToB向ToC转变是基于大环境变化的战略考量,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类接收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人手一个智能手机,信息接收途径超出了上班场景,任何一个环境都可以接收到信息,每个人都有提升自己或者寻求内心自由的诉求,而这种诉求又是即时的。各式各样的诉求催生了不同产品的落地。

ToC更利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所以在成立之初的几年里,壹心理一直在做心理学知识科普,教育用户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用户教育到一定程度,市场开始需要一些专业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于是2015年,壹心理开始遴选咨询师,为用户筛选出值得信赖的咨询师,提高咨询师准入门槛。

2017年,壹心理决定做付费项目。如今已连续三年营收实现两倍的增长。

曹洪雯表示,心理学创业发展现状是“大需求,小市场”。各行各业似乎都与心理学相关,都有心理学需求,这个赛道是一个有望达到千亿级以上的市场,不过目前市场规模不到百亿级。

心理服务领域存在两大痛点:一是没有行业标准,用户只能认品牌;二是心理咨询师水分太大。

心理服务行业没有行业标准,咨询师从业良莠不齐,谁可以成为咨询师、有什么资格可以做咨询,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因此用户只能认平台品牌,从品牌中选择。

美国心理咨询师比例大约为1:3000个,即3000个人里可能有一个咨询师,而中国的数字是1:300000,咨询师缺口非常大。

供给侧严重失衡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是日益凸显的心理服务需求亟待满足,一方面是心理咨询师人才严重稀缺。

“目前整个中国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业者数量太少了,精神科医生在全国大概有3万多人,”曹洪雯认为,“可以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不超过8000人,但是官方登记在册还在从事的可能是10万人,这里面的水分很大。”

此外各家机构之间处于封闭状态,在A家机构被投诉的咨询师可能依然可以在B家机构“畅通无阻”,这种信息不流通导致,这也是为什么要做平台的原因所在,平台上信息是可以最大程度透明化,被核实过的信息可以全网流通。

集咨询、测评、课程多业务于一体

“壹心理致力于打造一个综合性平台。”曹洪雯认为,这种集咨询、测评、课程多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就是壹心理的护城河所在。无论是对机构还是咨询师个人来说,壹心理不是敌人,而是共同生存发展的互生关系。

壹心理选择咨询师的标准有两方面考量:硬性条件、软条件。

硬性条件包括:咨询师咨询时数达800小时以上,受督导时数在150小时以上。接受过完整系统培训,如果是精分流派的话对个人体验时数有要求。

最难做的是软条件,因为人格完整度是很难界定的。平台上的专家委员需要去审核咨询师,看对方是否是“完整的容器”。

曹洪雯告诉创业邦,前20年发展过程中,很多自己有心理咨询需求的人,没有地方求助,于是不得不自学专业知识来自救,所以它就导致一部分从业者自己本身比较破碎。如果咨询师自己本人是一个破碎的瓦罐,那么ta在接待来访者工作时是无法包容对方的。平台的价值与任务就是要把这一部分剥离出去,把完整容器的咨询师纳入进来。

在用户端,壹心理给用户种下的认知是,和心理相关的都可以找壹心理。

在咨询师或机构等B端,壹心理为咨询师导流,基于地理位置分发,个人兴趣分发。平台型企业营收来源于佣金分成,壹心理佣金在咨询师端是最低的。咨询师服务越多,最后可能可以达到1:9分成。

此外,壹心理尝试寻求第二曲线增长,培训专业咨询师。咨询师有工具需求、成长需求,壹心理就单独拎出来做一个项目。市场上课程是单向的,壹心理更希望做一个互动的双向的项目,跟咨询师对接,从专业和工具需求上粘住咨询师。然后在c端强化用户品牌认知,为咨询师导流。她认为,这是一个互为源头的事情。

曹洪雯称,竞品不可怕,可怕的是行业外的“野蛮人”,因为他们防不胜防,不按套路出牌。

“心理服务行业不是一个烧钱就能烧起来的行业,壹心理成立至今8年,够慢了。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最值得做得事情都是缓慢的。”曹洪雯说。

关于更多2020值得关注的商业女性领导者请见《创业邦》杂志四月刊,戳下图直接购买!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本文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