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科技CEO周军:AI识别技术将持续增长 | 亿欧专访
亿欧网 · 2020-04-11 17:39:26 · 热度:加载中...
未来黑科技和智能生活的关键入口,正是AI生物识别技术。

未来黑科技和智能生活的关键入口,正是AI生物识别技术。

全文3229字,阅读约需6分钟

文丨珍珍

编辑丨杨阳 杨旭然

口罩不离脸、手套成标配,已经成为疫情出现后公共场合下的常态。

但在一些需要对人脸、指纹进行身份认证的场所里,要让人们摘下这些护具,又容易面临感染风险。当护具成为屏障,认证效果大打折扣,以往的便利也变得不便利。

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单一生物识别技术受到了疫情的挑战。无接触式、不受口罩影响的虹膜识别则有了新的想象,即便不脱口罩和护目镜,“一个眼神”也能搞定身份认证。

与此同时,相较单一的识别技术,多模态识别技术融合也越来越受到业内关注。这当中,深耕AI识别20多年的周军,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多模态识别技术的落地探索。

计划科创板IPO,借力资本抓住行业机会

1997年,周军创立天诚盛业,第二年开始指纹识别技术的研发。

2003年,周军和团队指纹识别研发成功,并且成功应用于银行风险内控。这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次导入生物识别技术,并取得了大规模应用。

由于金融的安全性要求高、体验要求便捷友好,让各家银行买单并不容易,尤其是第一单。周军告诉亿欧,从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再到找客户完成项目落地,这期间是长达5年多的漫长探索。

周军拜访过几十家银行,而愿意试用这项新技术的银行只有一家。而为了这家银行,周军又连续约访了12次。但这个愿意吃第一口螃蟹的大客户,也让指纹识别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撕开一道口子。对眼神科技、对行业都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

2005年,随着眼神科技产品的大规模市场落地,更是带动了很多同赛道公司逐渐向银行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转折点。

截至目前,眼神科技拥有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等多种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算法及多模态融合算法,主要解决在人工智能场景中的人机交互和强身份认证问题。

而在产品与技术应用领域,眼神科技也从核心金融业务拓展至安防反恐、智慧校园和智慧社区等方面。

此外,眼神科技已拥有400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周军提到,眼神科技是AI行业里面唯一一家获得此奖的企业。

周军表示:“眼神科技成立20多年,是国内为数不多赚钱的AI公司。2017年眼神科技进行A轮战略融资,主要是看到AI行业进入到‘叫好即将走过’,并且‘正在要叫座’的重要机会,于是通过大的战略调整,借助公司多年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积累,和资本市场握手,创造客户价值、创造产品价值,并进行核心技术的转化”。

其中,眼神科技和资本市场握手,更多的是站在战略层面与业务层面,来弥补自身短板,让产品价值与公司战略更容易落地一些。

周军认为,“不差钱”并不代表机会来了就能抓住,有些事情是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推动,拥抱行业大趋势。

周军透露,眼神科技现在很关注科创板,近期也制定了一个小目标,计划在2020年完成最新一轮战略融资后,在科创板进行IPO。

多模态应用将覆盖更多场景

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静脉识别,每一个技术、每一个算法用一个传感器解决一个问题叫的形式,被称为单模态。

在亿欧WIM2019大会上,周军演讲时提到:随着AI的发展、信息增加,AI被赋能被期待的模态越来越多,比如文本识别,图片识别、文本和图片组合识别、图片和视频组合识别等,各种信息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传感器到来,单一识别技术已经很难满足这样的发展。

如何解决误识别误导和传感器感知局限问题,如何让机器像人一样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周军认为是多模态才可以解决的问题。

专访中周军告诉亿欧,2003年他们就已经布局多模态的研究,把人脸与指纹识别两者结合下进行应用落地,以此解决一些指纹识别技术存在的缺陷问题。

由于每个人的指纹纹理显示程度不同,所以指纹识别在处理部分身份认证时,就会出现识别率相对较低的现象。而单一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所有用户身份认证的问题,特别是强身份认证,在准确性、效率性、体验性等方面都有很大不足。

2005年到2013年,周军带领团队利用成熟的指纹识别技术,打开了全国50%的银行市场。并同步研发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到了2009年已经达到了全球顶级程度。

在风险上,单一生物识别风险较大。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静脉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方式都有应用瓶颈。而采取多模态融合的识别方式,能有效降低风险。

例如:人脸和虹膜结合的面部一体化识别,人脸识别便捷友好、可追溯,但受环境影响较大,而虹膜识别精准安全,因此就可以把人脸决策权重和虹膜决策权重相结合,这样既能大幅度增加数据伪造难度,又能提升识别安全性。

“从单模态到多模态技术研发角度来看,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通常技术储备大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甚至长达数年,因为仅一种单模态技术研究就需要5年时间。”周军说道。

在众多应用领域中,金融行业对多模态识别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有助于降低金融诈欺所造成的损失,确保用户信息或数据安全,优于单一生物识别,或将成为金融科技未来趋势。

如今,眼神科技打造的ABIS多模态生物识别统一平台,已经在工商、交通、邮储、民生等众多银行中应用。

周军认为,多模态的应用,不止可以在银行使用,未来在很多场景都会需要这样的服务,它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腾讯AI Lab俞栋博士曾表示,“多模态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

周军的看法是,通用人工智能是弱人工智能时代需要走向的一个方向。弱人工智能是“见多识广”,解决的是感知的问题,通用人工智能具有几个属性:自学习、增量学习、增强学习,这些内容结合在一块,才是强人工智能。

但目前来看,弱AI发展还比较不错,但强AI一直未被突破。它的突破还需要借助多模态。

“2020年我们会继续沿着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融合的发展方向,在研发层面做出更多的专利壁垒,做出更多的这种原创性研发成果。”周军表示。

周军相信,眼神科技自身的核心技术已经形成壁垒,并逐渐成为一家以核心技术驱动布局为主,面向市场与客户服务的公司。

面对市场,眼神科技不会打造全部的产品,而是打造产品里面关键核心部件,产品会寻求其合作伙伴一同打造,并通过渠道与代理来分享模式,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而从定位角度来看,未来,眼神科技将把强身份认证作为一套差异化产品,来构建自身面向客户的成熟化服务体系。

生物识别占整个国内AI发展25-30%市场份额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在工业界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同时,它也是未来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的“2019十大科技趋势”中也提到,比AI更快进入成熟阶段的是生物识别技术。

达摩院认为,过去几年,很多人开始习惯出门不带钱包,不带现金,而未来,不带身份证走遍天下的时代也将不会太遥远。随着3D传感器的快速普及、多种生物特征的融合,每个设备都能更聪明地“看”和“听”。生物识别和活体技术将重塑身份识别和认证,数字身份将成为人的第二张身份证。

未来黑科技和智能生活的关键入口,也正是AI生物识别技术。

1950-1990年,AI与生物识别技术开始融合发展。后来,就出现了文字识别、图像识别、语言识别等,并由原来的单层神经网络技术,逐渐演变成两层、三层等多层技术。再后来,就产生了DNA、RAN,形成现在的整个人工智能框架体系。

周军认为,生物识别与AI的概念是由小及大,同时生物识别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占据整个国内AI发展25-30%市场份额。

周军称,AI的发展,在2015-2018年很火,但从2019年开始发展形势不乐观,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很多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壁垒不够”。

算法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其技术能否在市场上得到验证,能否传递价值。周军表示:“竞争力不够,想通过渠道往外走,没有人为你做些事情”。内部是算法,最终产品;外部是渠道,最终用户。企业算法竞争力必须强,且必须是原创,然后通过专利形成质的壁垒。

2019年,眼神科技市场业务快速增长。尽管2020年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业务营收出现一些滞后,但周军认为,市场对技术赋能的诉求不会变,还是会持续增长。而自己和整个公司也都继续看好2020年。

就像周军所说的,眼神科技经过20多年的技术积累,技术与产品都已储备妥当,已经具备了“土壤”与“种子”,眼前要做的就是“播种”。

本文属亿欧原创。申请文章授权请后台回复“转载”,联系相关运营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