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宝“沦陷” 个人数据权的新势力何时崛起
金色财经 · 2019-09-21 12:35:51 · 热度:加载中...

“在整个区块链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人,人为参与的环节越多,系统就越薄弱”。

——去中心化的意义所在

李笑来曾言“比特币第一次从技术角度真正实现了个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而李彦宏那句“隐私换便利”背后所折射出的个人数据权被肆意凌辱的事实,也正是一众区块链项目方汲汲于通过区块链赋能“个人数据权”的野望源泉。

在矢志为大数据时代里的“石油”打造不可侵犯技术铠甲的项目中,一直“低调踏实做事的币圈清流”——公信宝,一直颇受瞩目。

起家于17年那波浪潮之初的公信宝,起家之路颇具传奇色彩,从私募到公募到上所,屡屡创下造富神话。

在最新巴比特的视频采访群像《创业、创伤和创造,一部区块链创业者的“燃点”》里,公信宝创始人也坦言:“我大概适应了三天时间,确实当时是有点惊讶,市场有点火热”。

只是,“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楼塌了”,一切都是那么猝不及防。

公信宝的被查封,背后极可能涉及用户个人数据的倒卖,至少触及了法律灰色地带。以“让数据所有权回归大众”为口号的国产明星项目,却难逃“屠龙的少年转身即变身恶龙”的因循,着实是个讽刺。

不过,这个结果对公信宝来说,似乎也不算突兀的结局。

伪“挖矿”之实的“区块链项目”

不是所有冠以“挖矿”的架构就都是区块链项目。当初“布洛克城”甫一推出,笔者就下载体验了,身份信息、人脸验证、手机通讯数据、淘宝京东交易数据甚至于学信网和人行征信等等,无一不是敏感数据的爬取,近乎完全把个人隐私数据拱手让出。

名曰“算力挖矿”,说白了,就是让用户赤裸裸拿着自己的个人隐私数据去换取Token奖励,还不对等少的可怜。所以某种程度上讲,至少公信宝通过“布洛克城”开展的业务模式,在一开始就是披挂“区块链”外衣的灰产生意。

当然,很多“布洛克城”的用户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周瑜黄盖,大家都只想着“薅羊毛”,却没空细想究竟谁才是“羊毛”。

“用户授权导入的数据,其实是把自己的数据授权到用自己私钥加密的侧链上,在没有用户私钥授权的情况下,包括公信宝在内机构和个人都没有能力查看和调取用户的数据”,官方的解释,到底显得苍白。

这张流出来的“定价表”,就是直接有力的倒卖用户数据质疑。虽然是以Token定价,归根结底,业务模式和区块链无关,就是交易用户隐私数据。

从一开始,它就是挂着“挖矿”和“区块链”的皮,而骨子里仍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传统“灰产”盈利模式。

那,真正的区块链赋能“个人数据权”的图景,真的无解或者不需要解么?

WEB3.0时代个人数据权赋能,大幕将启

5G和物联网的发展,数据在慢慢迎来史无前例的大爆发,尤其是个人、个物、物物的数据。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丰富的个人数据沉淀在那些大型公司和应用里,如果把个人数据看做未来大数据的“石油”,那诸如腾讯、淘宝就像是处于应用洼地的中心化超级大油田,笑纳各方油路免费汩汩流入。

从这个角度看,个人控制数据所有权并实现个人隐私的web3.0,是迫切的时代命题。

当下就是如此:太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个人数据隐私权”毫无保留地拱手他人,而它们却没有任何报酬支付和保障措施。其实某种程度上很多人算是被动的隐性接受被采集使用,选择类似自我催眠似地相信这些大公司或者说知名公司主观上不会去作恶,但公信宝这次就说明,应用洼地的沉淀所带来的经济、道德担忧不可忽视:

第一, 个人数据权被肆无忌惮侵犯掠夺,数据的使用收益(虽然也很难量化)被无形地占有,为他人获利做嫁衣;

第二, 越来越全面的个人数据被掌控在他人手里,世界将变得愈加趋向于单向伤害,绝大部分人在一小撮人眼里近乎透明赤裸;

所以,真正的DID体系,真正不接触用户元数据而仅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隐私数据加密的模式——个人掌控自己的加密数据,并且交易权在自己手里,不用担心泄露,这才是真正“个人数据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未来图景。

风波发酵之际,海外团队的声明也随之而至:

9 月 12 日晨,公信宝海外团队最新回应称:公信宝项目实质解散消息为虚假消息,该公司区块链业务正常运行;针对此次突发事件,公司会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并积极应对解决。

对持有GXC的投资者来说,团队的存续和币价的表现才是最关键的。而那些还在黑市中被肆意倒卖的我们的个人数据,仿佛无人关心。而我们每个人的“个人数据权”,到底何时才能自安,也在等待答案的出现。

公信宝 CEO 黄敏强常在公开场合提及强调的“让数据所有权回归大众,用户自己成为数据的主人”,这个远望,恐怕要由别人来替他实现了。

金色财经>区块链>公信宝“沦陷” 个人数据权的新势力何时崛起

快讯行情活动学院专栏

本文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