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61秒的地震预警,是利还是弊
DoNews · 2019-06-19 17:56:12 · 热度:加载中...
在本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中,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ICL地震预警系统提前7-61秒成功给包括成都在内的13个区县实施预警。成都市的101个社区、180个学校提前57-68秒响起了预警的声音。该预警系统在此之前已经成功的预警过九寨等多次地震。

在本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中,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ICL地震预警系统提前7-61秒成功给包括成都在内的13个区县实施预警。成都市的101个社区、180个学校提前57-68秒响起了预警的声音。该预警系统在此之前已经成功的预警过九寨等多次地震。

一些公开的研究表明,如果地震能提前提前10秒钟预警,则可以减少39%以上的伤亡,如果超过一分钟的话的伤亡可以减少4/5的比例。换句更形象的话语来说,如果将这套预警系统应用到08年汶川地震上,能提前30秒预警的话,当年的死亡人数至少可以减少2万人以上。这一技术的进步为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是造福于民的科技进步。但这次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的地震预警,舆论给出了不一样的声音。赞同者和反对者都有。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是在08年地震后由一位海归博士建立的民营单位。经过接近10年的发展,目前该单位研发的ICT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处于该领域靠前的水平。其实此次的地震预警不同步我们认识当中的地震预测,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对地震波可能触及到的地方,利用电讯信号与地震波传输的时间差提前做到预报,使人们做到防护工作。地震预测是指在地震未发生之前做到预测,类似于天气预报,但目前没有国家可以成功的实现预测。

认同者对此次的预警自然是支持的,但反对者的声音似乎就有些不同了。此次地震传播到成都时已经震感已经减小很多,裂度只有2,不足以造成破坏力,所以说在深夜里大范围的通过大喇叭、电视弹窗、短信通知的方式群众,会不会造成恐慌了呢?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猜想,如果说地震只有有震感,并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在通知之后却造成了人员的恐慌和拥挤发生踩踏或者跳窗逃生事件发生时。这样的通知真的减少伤亡了吗?或者说比没有通知的情况下真的更有意义吗?

所以这里衍生出一个地震预警通知的监管性问题,目前对于地震预警通知并没有区域的限制和地震强度做出相关的规定限制。对于这一空白的监管必定会地震预警通知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就像这次成都大范围的预警,一些群众就认为有扰民之嫌。

还有一个就是万一预警失误,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地震预警出现发布失误所牵涉的核心问题是,发布信息的合法化问题,本次地震预警是由一家企业发出,具备多少的权威性的,如果企业发布的信息失误造成影响,那企业该承担什么责任呢?

这些问题目前虽然没有发生,但发生之后却不能解决。

其实这都不是地震预警的核心问题,目前这样的地震预警方式存在30公里内的预警盲区,而这个盲区恰恰是死亡人数最高的区域。可以说解决了这30公里的问题,才能算的上达到了预警的真正的作用。

这次成功的预警其实不能单从利弊的角度上去分析,从一个没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发展到一个地震预警强国,这就是一种进步,有许多人的生命轨迹可能会因此得到改变。如果一定要说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只能说是法律法规的监管空白让行业没有在合法合规的路径上前进。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

本文来源:D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