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公司|Fano Labs另辟蹊径:专注小语种智能语音识别,打下东南亚市场
IPO早知道 · 2020-06-19 08:57:06 · 热度:加载中...
东南亚有7亿人口,语言相关服务的市场很大。

“东南亚有7亿人口,语言相关服务的市场很大。”

作者:华夫饼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人工智能正在开启一个新声代,而语音交互正在成为新的互联网人机交互方式。国内外各种语音识别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Fano Labs另辟蹊径,专注于东南亚混合小语种语音识别。

《IPO早知道》、《财经涂鸦》近期对Fano Labs创始人温豪夫进行了访谈。

Fano Labs有光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开发小语种语音识别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一间衍生于香港大学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公司拥有一支由教授、博士和博士后组成的人工智能精英团队,专注于语音识别(ASR)及自然语言处理(NLP)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公司已为多地政府部门以及金融、通讯等行业客户提供人工智能客服系统、语音质检系统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技术,可以读取语音数据,通过ASR语音识别技术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目前支持混杂英文的普通话、英语、粤语、四川话、泰语等小语种。

Fano Labs创始人之一的温豪夫毕业于香港大学,并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富布莱特学者以及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荣誉助理教授。

采访中,温豪夫表示,目前知名的语音识别公司往往专注识别一种语言和标准的普通话,而对于夹杂着方言、粤语、英语、泰语和马来西亚语的东南亚一带的语言,Fano Labs则是做得做好的一家。

以下为访谈正文:

Q:《IPO早知道》、《财经涂鸦》

A:温豪夫 Fano Labs有光科技创始人兼CEO

Q:目前在语音识别产品中,有很多的竞品,那么Fano Labs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A:其实语音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准确的预选,视觉技术图像识别对整个地域敏感度没有那么高,而语音识别的特点则对地域敏感度非常之高,即语音的地域性非常强, 全世界的小语种加在一起能达到上千个,主流的就有几百个,其中的一大难点则是如何去规范小语种的书写。而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专业做小语种语音识别并研发混合语言的技术,即几种语言混到一起讲的夹杂语言的识别。目前提供或正在研发的语种包括了广东话粤语、四川话、闽南语、泰语、印尼语、马来语以及阿拉伯语等更偏门的小语种。

Q:开发一门新的小语种大约需要多长的时间?

A:看一个新的小语种前,我们会首先去看有没有相关的数据,如果是比较偏门的语种能够获得的数据较少,在语音以及文化的调研过程中会比较有挑战,技术上可以想办法实现,但花费的时间很长,收费也较高,而一般的话,使用人数比较多数据基数较大的小语种在3-4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

Q:Fano Labs目前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对未来市场的占有量是否有一定的预期?

A:目前在东南亚地区,Fano Labs在混合小语种的语音识别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已经与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大型企业达成合作,微软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合作伙伴。另外,Fano Labs还有一些地域性的合作伙伴,例如泰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以及香港十余个政府部门也有各种不同的合作。中资企业方面,如今与中国移动香港也有紧密的合作。而到目前为主,小语种市场,尤其是东南亚的出海小语种市场,本身技术是有门槛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混合语言怎么做,而整个东南亚约有7亿人口,所以市场需求很大,空间很多。

Q:当前市场中,语音识别技术迭代的速度如何?Fano Labs会怎样去应对新技术的出现?

A:其实技术迭代是非常快的,这个行业基本上每隔一个月都会有一些新的好的技术或思路被提出来,真的能实践的一年也会有一两个。我们公司自身在香港大学也有实验室,也有科学家团队去不断地推进我们自己的技术。再者我们是用纯深度学习来做混合语音识别,而深度学习对解决混合语言的问题带来了很大的突破,

Q:整体行业而言,如何看待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市场潜力和未来?

A:我觉得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目前的例如国外Nuance公司、国内科大讯飞都是市值几十亿或上百亿美金的公司都是专注于自己内部的市场,Nuance公司专注于美国和欧洲市场,科大讯飞主要的市场在中国大陆。而小语种就人口基数来讲,其实并不比这些市场小,但是这个市场现在是一片空白,而这些国家的经济正在上行,未来他们对这个行业的需求的增长是非常可观的。

用技术为社会带来价值,打破语言门槛走向东南亚国家

Q:您创立Fano Labs的初衷是什么?

A:我创立Fano Labs的初衷是希望能用技术给社会带来一点价值。我更喜欢做一个技术能很快给社会带来价值。后来我发现其实创业的话是一个最合适的方式,因此我从学术界离开去创业了。最开始我们看到在国内有智能家居、手机语音输入法、声控、智能导航等技术,但是当去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并没有很好的语音识别技术,所以当时我们意识到的问题这些技术会是很好的应用,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为企业带来便利。于是我们便想要把这些技术做出来,复制应用场景,并打破语言的门槛带向其他的国家,我对Fano Labs的目标就是把它做到东南亚小语种语音识别的世界第一。

Q:您创业时遇见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挑战其实面对的很多。很多创业者遇到的挑战无外乎是:没有钱怎么办?没有人怎么办?没找到市场怎么办?应用场景找错了怎么办?然而每一个阶段都会面对不一样的挑战,比如最早期的时候最大挑战是我们技术有了,该怎么用应用场景是什么?然而此后想要再向前推进的时候,因为高新技术一开始就实现盈利的难度比较大,就需要融资,这时就要学习怎么去融资。除此之外,还面临着是组建团队的挑战,管理方式的挑战等,这些都需要一边走一边学习。

Q:看到你的自我介绍,也是很会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有很多爱好,包括旅行、摄影、音乐、阅读等,那您平时是如何在比较紧张的创业工作中与生活中达到一个平衡的呢?

A:这些都是我在学校的时候的爱好,现在很多都已经没有时间做了,比如说旅行没有了,现在只有一个词叫出差。我觉得现在我更掌握平衡点,把这些以前所谓的娱乐变成一个促进自己在创业中学习的一个过程,例如我仍然坚持着阅读的爱好,会去看更多专业的投资、科研以及管理学书籍,也就是把这些爱好变成一种去帮助工作的一种渠道、一种方式,这样的话就可以把两边都兼顾了。

首家获得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的香港技术型驱动企业

2016年11月,Fano Labs获得60万美金的天使轮融资。短短一年后的2017年11月,Fano Labs获得由李嘉诚先生旗下维港投资的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数百万美金,而彼时,Fano Labs刚从AI加速项目Zeroth孵化出来。这笔交易也标志着维港投资在香港的首次科技投资。此前,维港投资曾投资了Facebook、Razer、Slack、Spotify等知名企业。

Q:2017年,Fano Labs获得了来自维港投资的Pre-A轮融资,也是首家获得李嘉诚基金的香港技术型驱动公司,你觉得当时维港投资看中FANO Labs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A:当时我们接触到维港的投资人,是通过一个做加速器的朋友介绍认识的,

维港投资是一家非常喜欢投资深度科技的公司,喜欢投资较为前沿的科技,也非常喜欢这种团队和创始人有很非常强的技术背景,并且维港此前在人工智能语音行业的布局也比较多,投资过被苹果收购的Siri、被三星收购的Vi、以及被谷歌收购的DeepMind等。而刚好我们也是做这个领域的,小语种这一块也是他们此前投资的企业没有涉及过的范围,因为维港认为我们与他们此前投资的企业方向一致,内容和覆盖面也形成互补。

我记得当时沟通时维港的投资人也提到,Fano Labs整体虽然是技术型驱动公司,但是也很务实,我们不是单纯的讲技术,而是有很多落地的场景也真实拥有客户。虽然维港已经成立非常久了,但是整体的团队普遍非常年轻充满活力,看待问题也十分有见地,对技术的理解非常深入,因此与我们的契合程度也非常好,沟通很顺畅。而当时整个进程也是非常快的,从与维港第一次见面到确定说要融资以及最后融资到账加起来仅仅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

Q:当你接触投资人时,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A:我认为除了一些宏观的情况,例如经济、政治背景等,在看早期的初创项目时,投资人非常关心的是创始人本身。大家的理念和关注的东西是否一致?创始人是不是诚实的?人品如何?我觉得投资人跟创始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深度的关系绑定,双方的信任程度非常重要。同时,投资人很在意创始人提供的相关讯息,是否在遇见困难的时候能立刻与投资人沟通讲实话?是否能在遇见瓶颈深陷困境的时候不断的探索想到新的出路?这样才是一个好的企业家和创始人。

因为投资毕竟也会有项目失败,其实很少是项目真正的失败,很多时候失败都是因为创始人出了问题。有时创始人明明已经看到项目不行了,但还是不改,也不和别人透露,坚持一条路走下去。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有的时候遇到困难,创始人说我不干了,就自己放弃了,这几种情形往往是投资人最害怕的。

Q:您会经常和行业中的投资者沟通吗?他们的意见会影响到公司的决策吗?

A:这个一定会的。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每天去解决一个科学的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坐在那里自己想,而是永远在跟很多人讨论沟通,这种沟通其实也是别人给你意见的一个过程。我很喜欢听别人的意见,包括投资者的意见,因为每个人看世界都是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通过跟别人讨论,知道如果换了一个角度这个问题怎么看,有时会获得一些新的启发,包括我们的投资人对于市场和技术都有很强的敏锐度,合作沟通起来也十分有帮助。

Q:您对于公司后续的融资安排会有什么计划吗?

A:其实我们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是在准备融资的,当初也有几家新加坡的机构十分感兴趣,原计划是一季度在新加坡设立一个办事处,但后来因为疫情的影响就暂时搁浅了,会在疫情后继续下一步的安排。现在来看,因为疫情的问题市场还是有很多的未知数,我们在东南亚的脚步其实也在放慢,主要还是继续服务现有的客户。而疫情影响来看,只是影响了Fano Labs在海外的扩张,因为无法见面进行细致的沟通所以有些项目暂停了,但除此之外其他的影响基本没有了。

本文由公众号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涂鸦君。

加入【公司情报社群】

参与资本市场讨论

获取一手情报

本文来源:IPO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