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11
对话丰厚资本吴智勇:怕“慌”爱“忙”、享受“苦旅”的认真主义者
采访吴智勇那天,刚过霜降。头天晚上下了雨,清晨又刮大风,北京一秒入冬。
拍摄地点定在丰厚资本的新址。宽敞的办公区格外安静,窗外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显得气温更低了些。
吴智勇走进来跟我们打招呼。我看着他身上的深色西服,想起前一天我的建议:“深色衣服上镜效果更好”。
但在录制的过程中,我时不时看到他的嘴唇在微微发抖。转眼看见导演身上的薄棉衣,我心里泛起一阵内疚。
吴智勇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这种认真不只是遵守约定穿深色衣服,“不敷衍”,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我要求——对人对事“用心”。
采访前一天,他怕我们到早了干等,发给我联络人的信息;采访开始前,他跟我确认大约所需时间、并告知中午约好的朋友;采访期间,每一个问题他都尽可能多说一些,以便我们后期做剪辑。
甚至宁愿委屈自己也不吭声。
录制过程中,好几次注意到吴智勇讲到嘴巴泛干、声音发紧,我示意导演“停下来喝口水吧”,他才点头说“不好意思有点口干”,起身去拿杯子。
我试着去探究这种认真背后的根源,吴智勇很爽快地跟我聊起了他年少时外出求学的经历。
尽管他只字未提人情冷暖,但我隐约感觉到,对于那个借住在亲戚家阁楼里、挑灯夜战刻苦学习的少年来说,寄人篱下的日子让他过早地学会了“不添麻烦”和“体谅他人”。而“知识改变命运”的结果,更是让他时刻对生活充满感激。
“家里到镇上20多里地,镇上到县城80多里地。”吴智勇笑着说,“就是现在,从家开车到省城也得四个多小时。”
或许是因为亲自用双脚丈量过这弯弯绕的距离,吴智勇太明白“走出大山”的意义。这些年,他和几位老乡一同成立了奖学金、助学金,用于奖励和资助家乡的贫困学子。
“确实你说的没错,我自己的命运绝对是靠努力学习、靠教育改变的。”吴智勇说到这里,有些动情。
若不是吴智勇在聊天中“主动坦白”,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外表儒雅淡定的他,居然被“慌”的感觉追赶了很多年。
他是一个很怕“闲”的人。对他而言,最不能忍受的,莫过于躺在床上放空。
“就好比说过去,如果周末没有事情做,我会非常慌。”
对于“慌”的恐惧大概可以追溯到初中。那时的他在课堂上学到了一篇华罗庚谈“时间统筹”的课文。从那以后,“统筹”两个字便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上学时,吴智勇会把每天晚上的学习时间分段规划,语-数-外,物-化-生,一丝不苟地排列好,分毫不差地执行完。毕业之后,他花了将近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MP3,在路上走着的时候就听英文、练口语。即使是现在,他依然会“见缝插针”,包里总是放本书,等飞机、等高铁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让这段时间可以被更好地“统筹”。
“这篇文章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吴智勇有些感慨。
除了怕“闲”,吴智勇还嗜“苦”。
外出旅游,他偏爱的不是阳光海滩、假日酒店,而是丛林探险、沙漠徒步这种“苦哈哈”的方式。
我笑着调侃他,就那么喜欢苦吗?就连刚刚喝的咖啡都是不加糖不加奶的美式?
吴智勇有点意外,接着认真地点点头说,好像还真是这样的。
他所享受的,总是那些野外露营突逢大雨的日子,在泥泞湿滑中克服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困难,“濒临绝境”又“豁然开朗”的成就感。
他所热爱的,是每到一个全新的国家,穿梭流连于市井小巷、农贸市场、学校街区,而对名声在外的旅游景点兴趣不大。
看着他笑盈盈的神情,我不禁暗想:大约当一个人真的把“将心比心”融入了生命,比起度假,“生活在别处”的感觉才更真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