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与巴别鱼
21经济网 · 2020-06-06 07:00:00 · 热度:加载中...
书的内容丰富而不枯燥,从翻译策略到机器翻译,囊括了翻译的各个方面,可算是翻译专业的一本“非正统教科书”。

笔者虽非专业翻译科班出身,但是从事翻译已近20年,完成出版的英、法、日、德、俄文译作数百万字,也算译著等身了。译事固然艰辛,但是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对于非专业译者,了解一些翻译技巧和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你耳朵里有鱼吗?翻译及万物的意义》这本书书名非常吸引,作者是著名翻译家,研究比较语言学,而译者也是资深翻译。书的内容丰富而不枯燥,从翻译策略到机器翻译,囊括了翻译的各个方面,可算是翻译专业的一本“非正统教科书”。

翻译离不开听和说,或者读和写。其实,听和读,讲的都是对外语的理解,而说和写,指的是基于理解做出的交流与反馈。语言方面有个传说——最初天下人公用一种语言,他们商量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通天塔。耶和华知道后,为了防止人类过于强大,于是破坏了人们的语言,使众人难以沟通合作。这座塔就叫巴别塔。自从人类出现了各种语言(有近7000种)之后,翻译就变得必不可少了。但是翻译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于是人们在想,如果能有一种可以理解各种语言的工具就好了。道格拉斯·亚当斯在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里提到一种叫巴别鱼的神奇生物,体型很小,靠接受脑电波维生。人们可以携带它,它从脑电波能量中吸收精神频率,转化成营养,再向携带者的思想中发射一种心灵感应信号。如果每个人耳朵里都有一条巴别鱼,就能够让你听懂任何异国语言。现在这种边听边翻译的智能工具已经出现了。

如果人工智能翻译能够担任译者的角色,是不是翻译就真得不需要了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从更广义的文化角度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翻译本身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其中有一种天然和传统的做法叫作“音译”。在译入语和译出语之间,有时候无法找到比较接近的说法,此时采用按照译入语的习惯发音方法拼写出来,就是我们常说的“借词”方法,而这些“外来语词”不仅带入了异邦文化,而且丰富了译入语的词汇。所有历史上创造巅峰文明的国家,都有通过翻译吸收外部文化的过程,比如英语,古英语从公元5世纪中叶就存在,一直到了700年后,仍然和我们现在使用的英语相差甚远(可以说完全不像)。直到15世纪,经过了引入法语和其他拉丁语系的语言,英语仍未成形。现代英语要到1750年左右才真正面世,它已经博采众长,成为包含外来语最多的一种语言(所有大型英语词典中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词条都源于其他语言),直到今天完成了英语全球化。英语不仅吸收了印欧语系大量词汇,而且也借用了一些阿拉伯语、中文的词汇。我大致统计过,西班牙语的8000个常用词中,40%左右的单词能够找到词型和词义对应或十分接近的英语单词。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融合的过程,难以通过冷冰冰的机器完成。

翻译也曾为国家目标服务,一门词汇相对贫乏的语言是可以通过翻译和借用外来语来改善的。例如19世纪的德国试图独立,构建统一国家。德语译者有意识从希腊语、法语和英语中引入了一些词汇,他们致力于让德语使用者阅读到欧洲经典作品,进一步改善这种语言。翻译是人类文明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就以“文明”这个词为例吧,很多人知道这个词来自近代的日语,而认为日语中的“文明”是对英语civilization的意译。其实,先秦古书里就有“文明”二字,文指文采,明指光明。日文的文明更可能首先来自汉籍,在翻译时,认为更能表达civilization的内涵。顺便一提,这个词在很多语言里有类似的拼写和读音,比如civilização(葡语),civi⁃lización(西语),civilisation(法语),Zivilisation(德语),цивилизация(俄语):civilizzazione(意大利语),在其他几种小语种,比如挪威语、波兰语、瑞典语、罗马尼亚语、芬兰语、丹麦语也是如此。中国古代有“人文”一词,指的是人类发明,现在则把“文史哲”统称“人文”,这种说法也不是孤例。冥冥中,其实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有内在联系,而翻译则在其中居功至伟。

返回21经济首页>>

本文来源:21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