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亿美金卖掉公司,熬过18个月锁定期后,选择继续
今日头条 · 2016-08-07 10:58:00 · 热度:加载中...

同心互助

创始人:杨永智

背景:海豚浏览器创始人

门派:区块链+网络互助

融资规模:数千万人民币

投资方:知名机构+巨头高管

杨永智接招

1、从上一次创业收获了哪些经验教训?

2、为什么用区块链技术切入网络互助?

3、被大公司收购后,错过了哪些风口?

「天生贱命。」再次创业,杨永智这样形容自己。

杨是今年年初正式离开海豚浏览器的,此时距离海豚浏览器并入畅游,整整过去了一年半。

一年半,18个月,540天,中国互联网早已天翻地覆:滴滴和美团已经成为百亿美金巨头,今日头条逼近百亿美金,而和海豚浏览器做同样业务、但更晚进军海外市场的猎豹,业已上市。

O2O、共享经济、智能硬件……杨永智看似错过了很多机会。当然,让他最为耿耿于怀的,应该还是海豚浏览器。

杨永智是在2010年初创办的海豚浏览器。在2011年7月份拿到红杉资本和经纬创投的千万美元A轮投资之前,主打北美市场的海豚浏览器早已盈利。「第一年就赚到了钱,团队每个人买房的首付,都是来自于公司的奖金。」杨永智说。

2012年,海豚浏览器拿到了高通领投的数千万美元B轮投资。而这个时候,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刚刚起来,在美国市场所向披靡的海豚浏览器也把战场烧到了国内,杨永智手中有一把好牌,产品过硬,海外光环,又有知名VC的背书。

但中美两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在2010年到2012年间有着天壤之别,这让海豚浏览器遭遇了回国后的水土不服。「那两年美国基本普及了3G网络,而中国还处于从2.5G到3G的过渡阶段,」杨永智说,「所以,在3G网络里跑的很顺畅的海豚浏览器,并不非常适应国内的网络环境。」

生不逢时,更别说这个领域还有一个强大的从SP时代走过来的「老炮儿」:UC。

一边在海外市场进击,一边在国内市场厮杀,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这就是一场消耗战。直至畅游的出现:先是投资,进而全资收购,前后作价加在一起达2亿美金。

从生意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但从创业的角度看,这让团队失去了自由。

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两年间,正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在海外市场封疆拓土的时期,不仅造就了猎豹这样的互联网新贵,还催生了不少于3家独角兽级别的创业公司。

这时候,杨永智想要专注于国外市场,却因为资本层面的原因而受到掣肘。是时候重新开始一次创业了,他又重燃了创业的念头。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摸索,18个月之后,杨永智终于走到了二次创业的起点,方向是当下如火如荼的区块链应用。「找了好多方向,这个是我最看好的。」杨说。

他还说,创业就是一个自虐的过程,但自由,「我喜欢较劲的感觉」。

Q:作为第一代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你的结局还是相当不错的。

杨:那个时代真的是跑马圈地,是个坑你只要占住别走,基本上最后都会有个好结果。今天这个阶段已经太难找机会了,区块链是仅有的能让人看到的产生颠覆性价值的创业方向。

Q:风口时间比较长。

杨:移动互联网真正的投资从2011年开始热起来,2012、2013年投了三年。一个能连续投三年的机会其实很少很少。

移动互联网是最大的新大陆,下一个机会的风口我想就是区块链了,这股风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不过区块链的创业具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团队有很强的技术基因,这个跟移动互联网创业有所差异。

Q:你要创业肯定资本都追着你。

杨:当初他们帮我把各个行业都分析了一下,还真的没有特别适合的。

后来「区块链」进入了我的视野,我觉得这个技术太牛逼了,于是就开始恶补「区块链」的知识。发现「区块链」跟另一个技术趋势人工智能有很多结合的地方。「区块链」1.0是电子货币,2.0是智能合约,3.0是可编程社会。4.0是人工智能。

我后来把「区块链」里国内所有的创业公司基本上都见了一次,除了炒币的公司之外,大概有二三十家公司。把「区块链」在金融、物联网、版权等各个行业的应用都分析了一遍。

我想建立的是一个区块链的云平台,但是光有平台不行,我必须找到一个应用方向,去做一个案例,让人们知道区块链的实际价值,最终打造一个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区块链最重要的一个价值是通过算法解决信任的问题,于是我选择做的第一个应用是网络互助平台,名字叫做同心互助。区块链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通过这项技术,人们可以放心的把保障金放在平台上,并可以监督资金的流向,过去网络互助的缺陷荡然无存了。

Q:你买过比特币吗?

杨:没有。我真正关注「区块链」是从春节开始。

Q:你觉得将来区块链最广泛的应用场景是什么?

杨:金融,无论是证券、票据、保险等方面的应用是非常多的。但是「区块链」要走到主流的应用,比如替换证交所,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至少可能三到五年时间才能进入到这些金融机构的眼里。

美国已经开始在做很多创新型的产品,和交易所在纳斯达克已经推了一个叫做BlockChain 的服务,帮助交易所把交易构建在「区块链」上面。

从创业的角度,我们肯定想找一个市场化、大众化的领域,比如去中心化打车,现在美国已经有了此类项目,并且拿到了大额投资,Uber、滴滴还在讲共享经济如何创新的时候,已经有更新的区块链技术去挑战他们了。

Q:去中心化打车跟现在滴滴模式有什么不一样?

杨:滴滴把的士公司干掉了,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打车公司。滴滴可以调整算法,比如让短距离的乘客打不到车,让的士司机优先满足高客单价乘客的需求。滴滴的算法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

法国是禁止UBER打车这样的软件在法国运行。因为UBER不是真正的P2P平台,而是去掉中介之后的最大的中介。据说UBER在美国收购了一家50多个人做「区块链」的公司,这家公司想开发一个去中心化的打车软件。

Q:将来去中心化打车是什么样子呢?

杨:这个算法可能是一个有共识的算法,不是少数人决定的,不是滴滴,也不是UBER决定的,而是司机、乘客可能都参与到这个算法的制订过程中来。

网络互助是我们研究的另外一个领域,做一个事情,肯定希望行业足够大,有增长空间,有未被满足的痛点。网络互助很符合这个特点,作为保险的补充,这个市场还有太多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Q:为什么想要做网络互助?

杨: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十大任务里面,第一大任务就是精准扶贫,保监会对互助式保险的定义就是:垂直、细分、地域性,给弱势群体和传统商业保险照顾不到的人群提供保障。

互助式保险在国内刚开始,但是在国外前十的保险公司里面,有五家是互助式保险公司,全世界42%的险资也是在互助式保险公司里面。

我觉得做互助式保险公司,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线下的运作模式,成本结构和商业保险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网络互助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成本更低。

互助式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模式不太一样的就是,互助式保险的保单人就像私募股权基金的LP,保险公司其实是GP,保险公司只是帮保单人管钱,收管理费和投资的超额收益提成。

网络互助和互助保险本质很像,都是替用户管钱的,我们不会动用用户的钱,甚至用户可以在未来随时拿回他们的钱。商业保险是报单人跟公司签个合同,钱归公司,公司爱怎么处置都行。

Q:怎么能判断你不是非法集资呢?

杨:大家都是弄个托管帐号,或者找一家公益基金合作。相当于找银行或者公益基金来背书。

如果加上区块链,第一步是把帐本做了,保证所有的东西都是公开、透明的。第二步可能把保单的合约做到区块链上面,今后托管银行进一笔钱和出一笔钱的时候,不是按照我们指令操作,而是按照区块链上的指令操作,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在其中,一切都是依托于设定好的算法。

Q: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大批网络互助创业项目怎么看?

杨:首先,做网络互助这个事情一定要人群细分,垂直细分才有可能长期地做下去。保险的本质就是控制风险,只有人以群分才能控制风险,相同属性的人的出单率是可控的。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如果把运动员和煤炭工人放在同一个保障计划中,对前者肯定是不公平的。

其次,我觉得网络互助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金融产品,不能用太娱乐化的方式去消遣它,还是要把它作为一个投资行为去理解。

第三,网络互助需要时间来证明,不是拉了一千万用户进来,就成功了。真的要做到垂直细分,风险定价,是要靠技术手段的,不是营销能搞得定的。

要么客单价足够高,保障力足够强。要么门槛拉得足够低,规模足够大,不断有人补充进去。不管是投资人的钱,还是用户的钱,能够补充进去,才能把这个游戏玩下去。

Q:这一次创业跟上次创业有什么不同?

杨:上一次创业我就想先活下来,真的是那样子。这一次我是看准了方向,更有经验,弹药充足,技术产品完全领先的情况下去打一场仗。

Q:当时你是怎么想到要把海豚卖掉呢?

杨:我们当时最大的经验和教训就是不应该同时做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我们就应该聚焦在国外,把国外的工具矩阵做起来,其实那块市场已经足够大了。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国内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我们做的海外浏览器和中国浏览器的用户需求完全不一样。

国外就是个工具,用户进去之后知道该干什么,你最好别干扰我。中国是待在马路上我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告诉我可以干嘛。是可以看小说,还是可以玩游戏、看新闻?

Q:海豚浏览器卖给畅游这两年,中国互联网的变化很快,在你们锁定期里面的这两年,你有的时候着急吗?

杨:憋屈,有很多想法又不能做。在2013年之前做移动互联网都不算晚,过了2013年就太迟了。

2010、2011那两年主要的布局就是基础设施,是工具。浏览器、应用分发等等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当然是智能手机上特有的,抢占入口的东西。

但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爆发是在2012年。滴滴、今日头条都是在2012年诞生的。因为那个时候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到一定程度了,已经有一个大的市场存在了。今日头条是PC上不存在的模式,滴滴也是PC上不存在的模式。

土生土长的移动应用,就在2012年爆发。就像我们今天看VR,道理是一样的。现在VR还远远没到创业者要跳下去干的阶段,因为做硬件根本就不是创业者的事情。那是修路、修桥的事儿,是大公司干的。创业者至少得VR有了几千万的普及量,看到人们经常在用,你才能够说VR的创业机会真正来临了。

Q:成功创业者再次创业,找方向其实是个大问题。

杨:真是花了很长时间、精力,才觉得从网络互助切入去做区块链平台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同心互助是一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带来的是运营、销售创新,所有的东西都跟着变化。这样的创新很有可能会带来一个大的机会。

但是你如果看看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里面,哪个领域跟IT结合得最紧?微软、IBM最大的客户一定金融。严格意义上,比特币定义的那个终极世界里面不需要银行,不需要取款机。所有的金融都是数字化的。

我自己觉得所有的互联网+里面,可能金融这个领域是最近的另外一个市场最大、最有机会被改变的领域。恰好它又是最被管制的。

反正目前我是觉得创业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越来越艰难。我看准的这个方向,也是充满了许多未知,不管怎么样我至少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接招微信号:itakethat】

本文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