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Ring张冲:花7个月 造出智能戒指
新浪科技 · 2013-12-06 00:00:00 · 热度:加载中...

智能戒指

2013年,智能手表兴起,大约半年时间,风暴从手腕蔓延至手指,智能戒指出现。GalaRing创始人张冲是该领域的创业者,风暴来袭,疾如闪电,产品从研发到上市,他花了仅半年时间:今年3月成立团队,5月确定产品方向,8月工程版出炉,10月正式开卖……

做智能戒指 想法天堂般美好

张冲是信息安全企业安天实验室一创业团队负责人,今年3月份考虑创业,那时候穿戴设备已经遍地开花了:有智能手表,提醒来电、消息、邮件的;有运动手环,许多人用来减肥的。至于智能戒指,它还在暗处,许多团队正在开发,但市场上看不见。

选一个什么方向呢?张冲团队进行了大量“头脑风暴”。“手表、手环类产品不便携、容易丢,还有些放兜里、上厕所会频繁报警,用户会很烦躁,因此这个方向放弃了。”张冲发现,东西要便携,戒指是最佳位置,市场上又没人做,于是他就上了。

在戒指上做些什么功能呢?跟智能手表一样,弄些消息提醒功能?“这类有屏幕的产品,待机时间不长,很多是两天一充或是一天一充,体验太差。”

做成运动类手环,利用传感器,搜集用户体能信息?“传感器本身并不复杂,但戒指这个位置,若要把传感器弄进去,它会变成一个巨无霸戒指。”

张冲发现,一些高端手机已经有NFC功能(近距离无线通讯),但没什么实用价值,他决定就此切入。但难题又来了,做成NFC支付吗?“这很麻烦,需要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

想来想去,张冲团队最终决定,把智能戒指做成一个信息“钥匙”,取名曰GalaRing G1,里面装两块NFC芯片,一块能将验证信息传给手机,比如用户对APP加密,拿戒指与手机一接触,就能给APP解锁;另一块能存储个人信息,戒指与手机一碰,就完成了名片交换(目前仅限有NFC功能的安卓手机)。

下工厂碰壁 实际地狱般滋味

讨论产品方向,花了张冲团队大概一个半月时间。“说实话,那一阶段过得还是蛮爽的,产品没出来,每个人都能碰撞火花。”张冲回忆时,把这段日子比喻成“天堂”。

今年5月份,产品进入硬件生产阶段,张冲开始与广大工厂老板、工人打交道,工厂带来成本、时间、质量压力,让张冲压力倍增。“软的层面,有种创造未来的感觉,一到硬的地方,明显感觉掉入‘地狱’。”

深入硬件领域,张冲经历不断设计、妥协、重新设计的过程。“现在戒指的宽度是14mm,最初我们设计要比它窄三分之一;最初设想厚度是1.5mm-1.7mm,现在是2mm。”张冲坦言,按照最初厚度生产,工厂做是可以做,但不良率太高,“产100个戒指,大概有40-50个报废,成本扛不住。”

张冲团队是互联网背景出身,与工厂思维相去甚远。“互联网思维嗅觉很快,想到一件事,布置给下一个环节,基本不用去管了,但是在工厂这一块,你还得担心会不会按照你的要求做,是不是做得好。”

在生产戒指钢圈时,工厂可把张冲累“折寿”了。他找到的工厂靠近东莞沙井,而自己又在深圳蛇口办公,“开车过去得两个小时,为了确保质量,每天要跑个2-3趟,回到家多是凌晨1-2点了。”张冲向记者形容当时“地狱”般滋味。

在筛选皮料(GalaRing外表用牛皮覆盖)时,张冲也伤了不少脑筋。“我们原来委托一家皮厂采购皮料,但最后的质量总是让人不满意。”最终把张冲逼得自己跑到深圳华南城,筛选合适的皮料,加工、切割再交给工厂组装。

新一代产品 软件硬件尚存挑战

张冲向记者透露,新一轮的“地狱生活”又将来临,GalaRing第一批不到1000个已经卖完,接下来准备再做1500-2000个,没办法,他得把所有工厂都跑一遍。

反思之前一段段日子,张冲觉得互联网做硬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我们原来没有接触过消费电子产品的工厂,对硬件几乎没有概念,磨具、生产工艺、组装都是现学现卖而成的,原来搞互联网,现在做硬件,这是必须要迈过的一个坎。”

但这并不是说,智能戒指硬件本身有多复杂。“现在的穿戴设备,硬件远没有智能手机复杂,它包含CPU、内存、屏幕等,但手机产业链已经很成熟。”

而智能戒指还是一片空白,需要自己去采购配件、原料,自己去找工厂组装、加工。更关键的是,手机批量生产规模很大,一产就是10万台、100万台,而智能戒指的批量规模太小,大的工厂(如富士康)觉得是“小菜”,不愿意配合,张冲只能去找产能小的二线工厂合作。“这也是国内所有穿戴设备面临的问题。”

在软件开发上,张冲也明显感受精力有限。几个月前,张冲曾打算在戒指中增加手势控制的游戏功能,但团队开发能力,还跟不上规划需求。“我们正在与小米合作,希望把戒指的源代码公布,让功能部分交给有兴趣的开发者。”意思是,GalaRing将从一个纯粹的产品,变成一个平台,所有人都能在上面开发APP。晨报记者 王方

本文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