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专访爱照护丁勇 | 养老的“智慧”从何而来?
亿欧网 · 2019-06-09 19:00:44 · 热度:加载中...

置身这家养老社区,仿佛一家“股票市场”。

走进爱照护落地上海的照护之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块满是数据的电子屏,上面24小时滚动着老人的监护信息。爱照护创始人丁勇介绍说,这里平日的照护工作都会通过数据进行决策。

正如流传在爱照护内部那句话:我们不相信人,只相信数据。精准的数据分析可以让老人获得更便捷和舒适的生活,也能让老人居家养老成为现实。

受传统养老习惯和优质养老资源稀缺的双重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占据我国养老市场的9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近2.49亿,可以说为社区家居养老赋能的智慧养老市场大有可为。

技术与服务相互掣肘,养老成最难业态

2012年初,全国老龄办首次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念,并鼓励支持开展智慧养老实践。如今已7年有余,智能养老的理念也逐渐深化为智慧养老,重心也由体现IT技术转变为以人为本。

这意味着,智慧养老在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帮其实现健康、便捷、有尊严的老年生活。但作为养老产业的细分赛道之一,智慧养老这种新兴业态的发展模式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探究。

从目前布局智慧养老的初创企业看,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由科技或通讯行业转型做养老服务;由服务行业拓展做养老服务技术。虽说上述两种企业发展模式各有利弊,但无疑均未实现信息技术和养老服务的深度结合,单薄的融合使得两者相互掣肘。

在丁勇看来,“IT技术是一种服务于养老的手段,用以实现养老服务体系的搭建。做养老服务必须要有一套适合自身的服务体系,但单纯做未与线下结合的服务体系技术研发,意义并不大。”

分析来讲,由于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企业发展规模较小,投入大量资金去做服务体系并不核算,但通过外部合作来搭建通用型服务体系也不能实现对数据的精确解读。尴尬之余细想,这未尝不是至今未有初具规模的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出现的原因。

在接受亿欧大健康采访时,丁勇直言,养老服务运营是其见过最难的业态。

养老服务作为一种长期照护,更注重提供生活自立能力的维持和改善,而不是简单的“代劳”。这种高水平的认知定位决定了养老服务运营的困难程度和精细化操作的需求。丁勇表示,“只有靠技术才能精准解决养老服务问题。”

通过技术手段对线下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老人生活习惯和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可以让失能失智老人享受到更像对待正常人的护理服务,还可让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更高效、更精准、更正确的服务,进而实现自身工作的均衡负载。

三大智慧诠释养老,攻坚照护“硬骨头”

技术赋能使得智慧养老更加“聪明”。丁勇表示,让失能失智老人更像正常人生活的数据分析应用、个性化养老服务计划,以及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技术是智慧养老“聪明”的三大表现。

具体说来,通过对老人生活习惯数据的精准分析,可以研发出改善老人生活的应用产品,如针对帕金森老人的弱辅助机械臂,还可以制定出便捷老人服务的个性计划,如大小便失禁老人排便需求的提前预知。此外,通过对护理人员与老人的距离、时间等数据的分析,也能判断出最适合老人的护理人员安排。

综上,其实不难看出智慧养老的关键在于养老而非智慧,目的是从服务端去方便老人。未来通过“智慧”技术把养老服务体系搭建和完善起来,才是养老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除此之外,护理人才也是扼住护理服务发展的“咽喉”。据了解,一家功能完备的社区养老机构,大约需要具备9个工种:护理员、护士、全科医生、康复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口腔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

丁勇介绍,目前除低频高质的口腔医生外,照护之家已全部具备。这即源于外部人才培训机构的合作输出,也得益于爱照护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ABC级的人才梯队,对满足照护之家各个护理层级需要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而且内部推崇的按件计薪的方式也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原来15张床位需要6名照护人员,现在只需要4人。”

在夯实好内部服务基础后,爱照护开始攻坚认知症照护。该症多指机体正常老化向阿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已超千万,居世界首位,并且每年仍以30万以上的新发病例快速增长。丁勇介绍,认知症照护是所有照护中最难的,所以它向下可以起到很好的兼容作用,对后期开展中风、帕金森等疾病照护打下基础。

利用认知障碍老人看待世界角度不同的想法,照护之家为其打造了无人超市。在无人超市中,技术弥补了认知障碍老人的计算能力下降问题,这在减少周围人对其投来“有色眼镜”的同时,也为其自认“正常人”营造了友善环境。

无论是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医养结合的养老配备、还是特殊友善的环境设计,都使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变得越来越智慧。

三种文化定位服务,投入需“长线”思维

近年来,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智慧养老理念已随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普遍。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宁表示,2017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2.2万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5万亿元。

充满想象力的市场空间,让智慧养老这条赛道充满“火药味”。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需具备经得起考验的服务体系、质控标准,以及用于自身服务体系的IT能力外,企业文化也至关重要。

技术文化、伙伴文化和大雁文化是照护之家的三大内部文化。丁勇介绍,伙伴文化是指在老人入住前会对其家属进行面试,彼此了解后能像伙伴一样共同参与老人照护;大雁文化是指在照护过程中,大家互相协同、互相帮助、不离不弃的精神;技术文化是指开篇提及对数据的相信。

在历经12年发展后,公司官网显示,爱照护已逐步在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杭州、宁波、武汉、北京、济南、重庆、兰州、南昌、烟台和呼和浩特等城市落地500多个养老社区。从这些城市分布看,多为经济较为发达、教育程度良好、老龄化程度较重的省会。

“一家照护之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落地大约需要500-600百万元的硬件设施投入。”丁勇表示,这种“必要性”投入属于中等水平,早期高端设备的净投入会在两到三年内实现回本。目前,单讲服务的话爱照护已实现盈利,但由于研发投入较重,还尚未实现整体盈利。

尽管公司在照护之家的落地上投入了不少资金,但丁勇仍强调说,家属才是老人最好的护理员,社区养老始终是家庭养老的补充。“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培训家属成为护理员,把养老院开到老人家里去。”

不鼓励长期入住、提供上门服务等措施的实施不仅让老人居家养老更便捷,也让养老机构的医疗资源紧缺现状也得以缓解。“目前爱照护的A轮实现了0到1的验证,后面还有B轮的扩张,C轮的扩张后盈利。因为是基于后端扩张,今后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多。”丁勇说。

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度演进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普及,智慧养老将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具有巨大潜力的老龄产业业态,为将来应对老龄社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智慧养老】系列专访与选题报道

在银发经济新时代下,我国智慧养老正驶入发展快车道。亿欧大健康频道策划了【智慧养老100+】系列专访和选题报道,聚焦智慧养老服务新变革,探索智慧化养老新格局。

如果您有合适的企业推荐,请联系亿欧大健康频道负责人郭铭梓(微信:Lelion8742390)。

2019年7月25日-27日,亿欧大健康将主办“GIIS 2019第四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峰会以“雁栖健谈——从【规模】到【价值】的医疗变革”为主题,围绕医疗大数据、医药创新、非公医疗和科技医疗四大细分领域的市场环境、投资热点和产业变革等话题展开探讨。

活动报名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85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本文来源: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