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编辑写文拍片讲述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成徐小平首个翻牌网红 获投300万

 •  原文链接
◆ 老编辑原名张豫宏,之前曾在36氪做过两年的管理编辑,因其媒体经历相对丰富,故被同事们唤做老编辑。
文| 铅笔道 记者 王梦瑶
导语

当徐小平回到会议室时,老编辑(原名张豫宏)准备给他重讲一遍,徐摆了摆手,“你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PPT末页上写着老编辑对“天天不上班”的最终规划:拍一部讲互联网故事的院线电影。“原来你们想拍互联网的电影啊。”

今年2月底,老编辑就是这样拿到了真格基金300万的天使轮投资。

随后,他开始在公众号上为互联网人群提供信息服务。他用老道消息讲互联网故事,用不上班展示创意视频。

某天,他浏览网上的奇葩黑帮新闻,忍不住发出感叹:“黑社会也是一届不如一届啊。”之后由此成文,并迅速刷爆朋友圈。

如今,老道消息的粉丝尚不足十万,已有多篇文章阅读量突破10万+,多角度诠释其Slogan“互联网冷知识、故事会、黑话大全”。而视频“王健林先挣一个亿”歌曲串烧节目的流量更是达到1300万。

: 张豫宏已与铅笔道签订承诺函,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书写互联网历史

老编辑学了七年地球物理。在面临第五年无休无止的实验生涯时,他突然有些厌倦。带着对数码产品等的热爱,他陆续在凤凰、新浪等科技专栏实习,并于三年后留在了这个行业。

两年很快过去,老编辑对手头的采写业务驾轻就熟,且渐生不甘。之前的媒体经历使他偏好传帮带,他认为一个拉长人才培养跑道的媒体才是好媒体,这样才能保证内容质量。“先做编辑、翻译,再慢慢接触资讯性的稿件,再接触行业性,最后去写特稿。”当时单位的跑道尚短,他就已经跑太远,遭遇瓶颈。

去年年底,老编辑决心创业。甫一离开老东家,还没想好做什么,他就拿到了几十万的种子轮投资。

那时,他只觉得,不如继续呆在这圈子里,为互联网人群服务,但对该从何处着手却毫无头绪。去年12月31日,他注册了微信公众号“老道消息”,并于当日发文广而告之,当作个人的写作园地,之后也有陆续更新。

写作之余,他顺便梳理互联网的历史,并意外寻得创业方向。从1994年至今,互联网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互联网领域发生无数故事,巨头崛起或没落恍若一瞬。“历史可以支撑足够的话题。”同时,历史话题具备长期延续的价值。

这也恰好契合受众需要。老编辑设定的受众为互联网人群,在他眼中,这些人与六七年前已截然不同,“当年所有互联网人都可熟练地使用科技博客,做搜索引擎”。但现在的培训机构让人三个月学会前端,高薪就业。他认为这些速成的互联网人不了解、并想要了解互联网的历史。

今年年初,他创立“天天不上班”,来讲述互联网故事,并寻得合伙人Jack周。2月底,他见到徐小平,并顺利获得真格基金3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

互联网版故事会

老编辑认为文章要么追热点,要么写互联网的故事。但最初的文章阅读量并不高,通常500至700不等。他反思了几天,觉得文章看起来并不精彩,即便是调侃大公司,看起来跟寻常的互联网分析没什么两样。

他花了两个月琢磨文体。收集1995~2005年中国杂志的发行量并分析,他发现《知音》、《读者》和《故事会》是当之无愧的前三名,“这其实代表三个品类”。他认为罗辑思维、十点读书与《读者》类似,把知识汇集分类,提供轻阅读体验。“而咪蒙就是典型的《知音》,大概70%的读者都是女性。”

期间,“老道消息”发了一篇名为《郭英森和北大南门》的文章,讲一个整天在北大南门游荡的人,轻微神经质,说自己创办了世界投资者维权联盟,让路人扫码。当时“老道消息”粉丝仅有2000人,文章却收获了1万5千的阅读量。“故事最容易打动人心。”

兼考虑到人群特征,老编辑毫不犹豫,选中了通俗性强的《故事会》。“现在的互联网人主动探索能力降低”,老编辑觉得他们倾向于被动接受信息,与普通大众的边缘愈发模糊,也就是没有互联网历史基础。故事中很多名字他们可能没有听说过,但即使他们不知道王兴或郭德纲是谁,也能看懂一个精彩的故事。

故事由老编辑、Jack周和老司机轮流完成,均不经采访。“我们属于被动探测,搜集相关的几十篇报道,用他们的素材写文章。”老编辑偏好整理演绎,搜集当事人或事件的现有资料,写成一波三折的故事。这也导致,如果当事人知名度不高,资料不多时,很难成文。

老编辑会尽量避免褒贬人物,只塑造性格。“从长期观察来看,报道塑造的形象与本人是一致的。”老道消息的多篇文章直抵当事人,写郭德纲那篇时,程维和王刚都找来质疑稿件细节。老编辑回应称:“99%来自素材,剩下的1%,比如语气助词,无伤大雅。”他也会给他们展示素材来源以核实细节。

单个视频流量1300万

五一之后,文体已定,老编辑筹备开展视频业务。“科技文章写到10万+就到天花板了,但视频可以覆盖更大范围的互联网人群。”

最初他计划做创投圈内容。团队把调侃投资人“你怎样怎样我就投”,创业者“我就差一个程序员了”这些梗都填进来后,也不过凑起三期节目。他只好放弃,“创业投资场景太薄,能写的东西太少”。

两个月后,他陆续创办周播新节目《不上班UP》和《Jack周不上班》。前者类似互联网版的《暴走大事件》,呈现热点话题,后者类似《万万没想到》,以Jack周为主角来拍故事。

新节目的主题扩至互联网领域,包括程序员改BUG、产品经理提需求、老板下班前要开会、租房等诸多工作生活相关场景。“梗很多,具备持续性。”

视频形式和内容随之变化。最初《不上班UP》的视频仿《暴走大事件》,受众反馈一般,老编辑意识到,互联网人群追求效率,用视频来提供多条资讯不但延期(视频周播)还费时(不如看文字快),并不合适。团队转而去掉Jack周的主持人角色,针对单一事件演绎,并加快剪辑节奏。

而话题也向着大众化调整。“从相对窄众的话题,拓展到一个更大的话题”, 比如苹果iPhone7发布会视频,从双摄像头延伸至脱单。但老编辑表示,他们不会生造,只会整合现存的梗。“用大家已经接受并喜欢的梗。”

目前,视频通过“天天不上班”公众号、微博、秒拍以及优酷等多渠道播放,档节目最新几期的平均流量已达几十万,而“王健林先挣一个亿”歌曲串烧节目的流量达到1300万。

与此同时,公号文章效果也超出老编辑的预料。他原本计划在十一之前达到每篇1万多的阅读量,谁料进入8月后,文章的阅读量陆续达到10万+,迅速火起来。

如今老道消息粉丝尚不足十万,除去爆款外,文章平均阅读量可达两万多,公众号打开率从20%~50%不等。

然而,粉丝上涨速度远追不上阅读量。老编辑把这归咎于运营不当,他认为团队需加强运营和渠道能力,同时提高更新频率。为此,他正在筹备下一轮的融资。

之后投入或会增加,但老编辑并不担忧未来的商业变现。他表示,除可迅速盈利的视频植入广告外,也会开辟电商板块,通过售卖周边的形式盈利。他想把互联网打造成流行文化,“比如酷的程序员应该有两本书,颈椎病康复指南和毛选”,由此衍生周边产品。

然而,他还有更长远的规划,从文字、视频到网剧、大电影,他最终将把互联网故事搬上院线荧幕。

/The End/

编辑   邵  希    校对  孙  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