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众生相(Ⅱ):魔漫相机黄光明,走过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

 •  原文链接
App众生相(Ⅱ):魔漫相机黄光明,走过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

2008年的一个深夜,黄光明与朋友一行人,正在硅谷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赌场中交谈着,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的焦虑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兴致。

这时的硅谷,“改变世界”的梦想依旧火热。受硅谷文化影响多年的黄光明坐于众人中侃侃而谈,就在这个夜晚,他决定和任晓倩创立一款人人都能做艺术创作的APP。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款APP未来会受到全球数亿用户的喜爱。

黄光明,魔漫相机创始人。任晓倩,魔漫相机创始人兼CEO。

App众生相(Ⅱ):魔漫相机黄光明,走过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

(魔漫相机创始人黄光明)

5年后,2013年,魔漫相机以现象级App的标签出现,外界众说纷纭,叫衰的文字在引爆后迅速占领了主流判断。眼下魔漫相机上线刚刚四周年,走过了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后,如今全球用户3.6亿,仍旧有10万用户的自然日增长,魔漫相机低调的向前走着。

辉煌可以做为创业者的航灯

在如今的App生态,魔漫的引爆现象难以再复制,有人说魔漫当年的火爆是因为时代的红利导致的,但去掉时代带来的红利,黄光明带领团队去做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才是今天的创业者应该学习的。

魔漫最早做的是电脑端软件, 2010年,做完世博会邀请的工作后,时间正好是手机移动端兴起,黄光明回硅谷考察了一圈,尝试了为黑莓的系统开发魔漫App,但忙活四个月发现了黑莓的衰落,重新思考了将来移动互联网的落脚点,决定了使用安卓系统。

随后,黄光明组建了新的团队,迅速投入精力开始安卓App的开发。

边摸索方向边打磨产品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就好像瞎子摸着石头过河 ,好在黄光明的方向感很强。

那时候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大部分的开发者会选择让用户可以操作更多的功能,但黄光明意识到,功能多就意味着用户的学习成本太高,因此要做精简。他发现了用户使用App最合适的时长是两分半。他最后决定,把APP精简成一个功能。

App众生相(Ⅱ):魔漫相机黄光明,走过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

时间到了2012年末了。黄光明将App给一些身边的朋友体验,收集体验感受。这些体验用户都是互联网圈的人以及投资人等,他们的反馈很好,黄光明自然很高兴,但马上又意识到,这些人的学习理解能力比普通的用户高太多。那普通的用户怎么适应这个版本呢,所以,他压制住了马上上线的冲动。

当时黄光明感觉到,想要这款产品上线,还差1%。为了这1%,魔漫团队又坚持打磨了名字、色调、logo、图标、素材数量等等,觉得可以立足品牌化的时候才放心。此时已经到了2013年的6月,这一次的产品打磨经历了近半年时间。

2013年的7月初魔漫相机在安卓市场上线,7月底魔漫的用户就已经突破了百万,面对如此的增长,黄光明缜密的思考再次意识到了火爆下的危险,用户太多,服务器肯定撑不住,为了保持服务器不宕机,黄光明决定,将服务器挪到云端,方便加服务器应对用户骤增。

两个月的移机很不容易,每天既要保证新增用户稳定,又要转移服务器。不过撑过来了就意味着可以面对更大的挑战。

接下来也正应了黄光明的预测,进入10月后,天气虽然转凉,可是魔漫的用户出现了火山喷发似得增长,日增最高325万用户,不到四天的时间积累了1000万的用户,这时AppStore上魔漫也上线了,上线3天后,魔漫已经到达了AppStore总榜的第一名,并久居不下。

App众生相(Ⅱ):魔漫相机黄光明,走过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

(2013年10月开始魔漫开始连续位列AppStore中国总榜排名前列,数据来源于ASO100)

这样的用户增长打破了App的历史记录,连微信之父张小龙都对此赞叹不已。移机服务器的准备工作让魔漫的服务器扛住了野蛮的数据增长,魔漫用户顺利增长。

从开发到上线到成为爆款,魔漫的整个操盘过程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是一个理智操盘的“产物”,预测和决定符合了每一个时期的需求。

走过别人说的引爆和衰落

魔漫相机火爆,外界的叫好之后就开始了大量的叫衰文字。文字的叫衰甚至占领了大众对于魔漫的产品认知。

有媒体的报道是这样的“2013年10月,是魔漫相机刷爆朋友圈的开端。魔漫相机创下了全球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多项纪录,如单日新增用户325万、4日新增用户破千万、单日头像上传2亿张、160多个国家和地区AppStore总排名第一等。从百度指数观察的数据显示,魔漫相机2013年11月3日-11月9日达到搜索指数最高点40139后,一直维持在百度搜索指数一千多,没有再次爬起来。”

外界看到魔漫成为现象级产品是有目共睹的,但魔漫的衰落,被别人描述成“没有再爬起来”也许真的是个假象,因为同类爆款App的暴跌导致了大家认为魔漫也是爆火之后必将摔死。

但现实是魔漫在七个月后用户突破了一个亿,连续维持了几个月AppStore的总榜第一的成绩。App总榜的更新规则是三个小时一变,所以可以想象,魔漫的火爆实则已经是长时间的兴盛。

魔漫爆发最明显的表现是社交圈里都在使用魔漫的头像。但头像更换频次少了以后,大家普遍就认为这款应用不火了。其实魔漫在App生态的发展还很稳定。叫衰的质疑只是大家对社交平台爆红的产品充斥的怀疑。

App众生相(Ⅱ):魔漫相机黄光明,走过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

(朋友圈分享图的风格展示)

对于这样的质疑,黄光明并不担心。他曾表示过,在社交平台的疯狂传播沉寂之后,魔漫的用户曲线是平稳向前,后来随着海外市场的发力,曲线又开始走高。

社交平台只是一个传播渠道,魔漫的产品本身的生命力则是根本,魔漫相机的崛起主要是靠口碑传播,也没有做推广,因此在社交红利用尽后,产品转变成拓展其他的渠道。魔漫的产品和其他渠道都有所调整。

在产品层面,魔漫先后增加了更多的背景,开发了魔漫表情,让漫画头像变成了动画,还可以变成网络社交的表情。

在合作层面,魔漫也和腾讯微视展开了合作。2014年春节期间,用户可以在微视用魔漫头像制作更加个性化的短视频,再通过社交渠道分享。这种跨平台的合作,为魔漫增加了很多的纵深价值。

在线下层面,黄光明则延伸到了魔漫未来的方向上。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漫画印在实体产品上,如马克杯,这也是魔漫后期将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某些App火爆起来然后就衰落了,它们的性质更像是“活动”。而魔漫相机目标做的不是活动,而是一个产品,从产品思路考虑发展,有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没有一个产品可以说自己能长治久安,所以魔漫在漫画生成的基础功能上不断挖掘用户需求、优化用户体验,不断创新。

运筹帷幄,困苦的内心

黄光明对笔者表示,魔漫是一款前端感性,后端理性的产品。在理性的背后实则是黄光明与几位创始人带领团队艰苦鏖战的过程。

企业的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扔掉鱼和扔掉熊掌,自己的痛苦可想而知。

第一次的抉择2011年,魔漫早期是电脑端产品做的很不错,2010年,还作为服务提供商被请到了世博会,帮助做艺术创意的礼品护照等等。

得到了世博的认可后,开始做App,有些人不愿意学习,有些人觉得公司换项目很质疑,团队面临彻底换人,黄光明这时的决定是痛苦的。

不料,换人局面在4个月后又出现了。最初组建团队时是为了给黑莓系统开发App,但几个月下来,黄光明感觉到了黑莓的衰落,又是整个团队的变更。更加无奈的是,因为技术能力上完全的不同,之前的投入付诸东流。

App众生相(Ⅱ):魔漫相机黄光明,走过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

(魔漫团队会议照片)

产品上线火爆后,最难决策的其实是变现。

魔漫在推出国际版App的时候就上线了收费的部分,但国际版上线几天后就删掉了,一是因为国际支付的方式不完善,会增加用户增长的难度,二是黄光明对“一年挣1亿和一年增加1亿用户做了分析”,面对变现的诱惑,黄光明也带着团队扛住了。

从资本的角度考虑,一个亿的用户的估值可以是数亿美金,为了长远的发展,抛掉变现的业务,这样的决策实来不易。

黄光明砍掉变现业务,主抓新用户的增长和产品的迭代,积累了更深的用户体验。这也是为什么魔漫并没有衰落的原因之一,国际化后,魔漫迅速在各个国家完成了再次引爆。

新的方向还需探索,老的坚持不能放弃

2017年,App生态已经变化很大,用户的需求变化也很大,魔漫在不断的调整转型。

因为魔漫长期坚持的产品战略,使得魔漫的拉新能力还是很强,目前魔漫的用户新增仍旧拥有10万日增、节假日30万日增的数据。

黄光明也向笔者阐明了魔漫目前的工作方向,“魔漫拥有几亿的用户,在业界有着足够的话语权,也因此为多家企业提供企业服务,将带有原创艺术价值的素材与传统企业形成连接,产生有效的产出。此外,魔漫还做了很多电商的事情,魔漫整合了礼品制作的供应链和物流,为想把原创艺术漫画做成马克杯、抱枕等物品的用户提供这样的一条方便的供给业务。”

App众生相(Ⅱ):魔漫相机黄光明,走过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

(魔漫供应链下可制作实体物品展示)

黄光明对这个业务评价到,这个业务是庞大的,我有信心可以做20年乃至更久。

令黄光明信心十足的是,在魔漫刚刚开放礼品供应链的时候,第一个使用这个服务的用户是一个妈妈,这个妈妈把7岁女儿的绘画作品做到了抱枕及其他实体产品上。黄光明眼前一亮,意识到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需要,这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让黄光明比较欣慰的是,魔漫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帮助妈妈完成情感诉求的作用,是有用的。

黄光明给魔漫制定的发展节奏就是“有趣、有用、有利、有益”。这就更坚定了黄光明推进这一业务的决心。

在建好了产品的供应链的同时,魔漫又做了艺术家这一方向,要帮助艺术家的创作更好的应用和落地,黄光明说最好是做到可以帮助艺术家靠平台赚钱立足,可以真正做到对艺术家“有利”。

在这些工作布局之外,魔漫又做了一款表情的App。

App众生相(Ⅱ):魔漫相机黄光明,走过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

(表情制作App截图)

前创业分子问诊官、知识分子CEO纪中展评论一家创业公司时说过,“这个盘子已经做起来,但在这个盘子的方向何去何从仍需要思考”。这句话样适用于魔漫。

目前魔漫全球3.6亿用户,这是一个超级大的盘子。以工具App的方向上考虑,魔漫需要增加的是保持用户使用次数的思考,以及把握用户的需求。

魔漫的流量是入口,但如果用入口做一个生态出来仍旧需要很长时间。而流量也可以用广告短期变现,笔者目前也没有看到魔漫有广告的推送。

作为观察者,笔者最看好的实则是魔漫的B端服务能力,对于新一代用户的艺术设计生活化的服务可以接入每一个与生活相关的企业。对于企业来说,魔漫是沟通个性化用户的桥梁,对于用户来说,也是寻找个性化企业服务的纽带。

写在最后

魔漫刚刚上线满4周年,黄总告诉笔者,前几日魔漫在Facebook的粉丝刚刚满500万,这也是魔漫国际化的一个节点。另外在供应链上,目前魔漫的App上的礼品的定价使用的是欧美的定价风格,虽价高但魔漫能保证质量。

魔漫花两年时间打通了供应链,感受它的难度。不过黄光明也对此有更大的信心,因为门槛越高魔漫才越有机会。

回顾魔漫的发展历程,从开始回国创业到如今的体量。魔漫是稳健的,这来源于黄光明以及创始人团队的经验和睿智,黄光明戏称魔漫是“动脑子”想出来的产品,但笔者明白这一句玩笑话之后是有多么强大的经验和能力支撑。

App众生相(Ⅱ):魔漫相机黄光明,走过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

(黄光明在越野马拉松途中)

魔漫的市场应用的潜力还没有开发完全,黄光明也表示需要等待时机让魔漫的价值有更多的表现。

黄光明带领魔漫走过了外人眼中的“引爆”和“衰落”,但他表示内心坚定不移。他喜欢跑越野马拉松,一步一步完成突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奔跑,这是所有App创业者的马拉松。

【App众生相系列】未完待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ApplePay五折大促讨好中国市场,骄傲如斯为何肯低头?

移动支付十年:掌握世界

当榜单文化变成搜索文化 揭秘App创业的新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