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软性因素匹配求职者和企业,「IUMind」要成为猎头界的滴滴?
36氪 · 2017-12-01 07:31:04 · 热度:加载中...
大数据真的很重要······

猎头这个行业看似只是对供求双方之间做一个简单的匹配,但实际上中间还涉及了很多深水区的服务环节。首先需要深度认知目标行业,能够清晰的分析出求职者和招聘公司的需求。这里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客户说想吃西瓜,但他可能只是渴了。由于双方间的需求不够清晰,匹配效率自然不高。

现在市面上很多招聘网站还是基于硬性条件,如学历、年龄、工作经历,帮助企业招聘,缺乏软性匹配因素。目前整个猎头行业人均产值20-30万,很多猎头还是采用电话这一传统方式为公司招人。但往往有效沟通率(所找之人正处在离职寻求新工作状态,而且也愿意和这个猎头沟通)只有不到10%,IUMind就是一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求职者和猎头、HR 间匹配效率的公司。

通过抓取各种平台上的数据,IUMind 会从候选人的异动指数、沟通指数、高潜指数、创业指数和给求职者打标签等方式提高选人、招聘的效率。

异动指数是指求职者的离职效率。具体方式是把各大招聘、简历平台上的数据和各类社交网站上的数据打通,比如系统监测到最近某人在脉脉领英上频繁与各种猎头、HR 互动,或者在社交网络上抱怨公司的缺点,那么此人最近很可能离职。猎头在为这类人服务时自然能事半功倍。据 IUMind 创始人潘少宁介绍,某家猎头公司在采用该工具招聘后有效沟通率提高了30%。

猎头在帮公司找寻合适的候选人时,其实也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信任。那么这时双方的性格、气场是否匹配就很重要了。有数据显示,当求职者和猎头“很聊的来时”,双方更容易完成成交。为了将这种内向的合拍表象化,IUMind 创造出“沟通指数”概念。

猎头在和候选人沟通后会用文字详细记录此人的表现,甚至会具体到性格、经济收入等细节。IUMind 会提取和面试官、猎头气场相投的求职者数据,为面试官们从一堆候选人中筛选出沟通可能最流畅的人。

打标签是指猎头和 HR 面试候选人时会在各种社交媒体、招聘网站上,根据自身经验给候选人打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颜值高、雷厉风行。IUMind 会去掉和职场没有关系的标签,把对招聘有帮助的标签呈现给面试官。

在潘少宁看来,大多数人在职场中的生涯轨迹分为春、初夏、盛夏、秋、冬,分别对应学习期、边学边用期、带兵打仗期、收获期、总结期,企业更多想找处于上升期这波人。IUMind 用高潜指数为企业分出这波人。

具体方法是分析很多人从进入职场起,到开始进入学习阶段、成为骨干、离职这一过程,案例足够多时会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某一个人在什么条件下会进入哪一个阶段。

创业指数是 IUMind 把很多创业公司的员工数据拉出来分析了一遍(数据从招聘网站、社交平台中而来),观察这群人特征,提取出数据后在一一匹配新求职者。

上述这5种方式的核心只有一句话,通过深入分析求职者、精确帮助猎头、HR 招人,提高招聘效率。用户只需在浏览器上安装插件,即可在拉勾、猎聘、智联、领英这些招聘平台上看到求职者的这些数据。

项目未来有可能开展直营业务,即自己帮企业招人,或成为猎头界的“滴滴”,为猎头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招聘、猎头行业的效率。

项目通过给一些企业招聘 SaaS 提供求职人员的分析数据来盈利,合作的 SaaS 厂商包括北森、二号人事部等企业。客单价在50万-60万左右。

创始人在腾讯做过3年技术,也有多年猎头的从业经验。所以对互联网和招聘都有自己的理解。另外两位核心创始人一位是 清华姚班(人工智能)的博士毕业。一位是清华大数据专业的博士。两位在校期间均曾创业招聘类项目。

本文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