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翻译公司也要做互联网了

 •  原文链接
1973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翻译公司也要做互联网了

语言服务市场是块大蛋糕,但是它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这个数值在今年可能达到 2600 亿元人民币,从业人数约 119 万,语言服务企业数量也将达到 6 万余家。而需要语言服务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展,分布在进出口贸易、文化交流等多个行业。

这是一个大市场,不过互联网对于它的改造似乎才刚刚起步。目前国内语言服务市场上的互联网产品主要集中于笔译市场,包括百度、金山、有道提供的在线翻译服务;以翻译社区起家的译言网;36氪曾报道过的用众包方式改变传统翻译的“做到!”。

互联网的语言服务市场即将出现一个新玩家——译云,与之前几款产品不同的是,译云的优势在于多年积累的线下资源。“译云” 背后站着的是1973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翻译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他们有着40年的语言服务市场经验,一直都是联合国翻译服务提供商。近日,译云一口气推出了系列的互联网产品,涵盖了笔译和口译两部分。

从功能上来说,译云是一个对接译员和客户的平台,它将原有线下的语言服务流程线上化。登入译云网站后,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身份(客户、独立译员和翻译机构),之后就可以进入平台,完成从客户下单、译员接单、译员翻译、交付译稿到交易后的支付和评价整个流程。

以一次笔译交易为例,

  • 一般客户根据SOP上传文档,提出翻译需求,由系统通过算法向客户推荐或自动匹配译员。

  • 普通译员在任务大厅认领工作任务,之后可以使用译云提供的CAT翻译工具完成工作。这套CAT工具,由译云独立开发,译者可以对接译云的语言库功能,随时调阅不同学科的语料库,提高翻译效率。同时,译言的机器翻译库也能够帮助译者大大提升翻译效率。

  • 对于翻译机构来说,在绝大部分功能上与个人译员部分相似,但提供了内部协作功能,可以进行翻译任务分配,翻译协作,以及译员管理等等。

1973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翻译公司也要做互联网了

除了将单笔交易线上化,译云更为重要的核心的竞争力是语言资产的管理。 无论是对于客户、译员或者翻译机构,译云将用户的每次翻译行为记录,并将这部数据转换为整个平台的语言资产。目前在这一块,译云已经做了几件事情:

首先,40年的线下翻译积累为译云平台搭建储备了大量的数据。据译云的创始团队介绍,他们团队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将原先积累的翻译资料数字化,并将这部分数据与网络公开资源合并,成为机器翻译语料基础。

其次,译云对于互联网上公开的翻译资源进行整理,当一个译者面临不同的领域时,可以随时调阅译云提供自己的术语或者是记忆库,例如中国特色词汇英汉大全、英文谚语汉对照库。

最后,译云还外用户提供自建语言资产库的功能,用户可以针对具体的领域和公司建自己的库,例如36氪在线教育领域,通过记录译者所有的翻译轨迹,在未来提高翻译效率。

1973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翻译公司也要做互联网了

译云整一套逻辑背后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经过用户调教的翻译结果能够帮助译者提高翻译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协同合作的效率。在这方面,译云鼓励用户将自己的语言资产分享出去,帮助更多的人提高翻译效率。同时对于客户来说,语言资产管理服务积累过往的翻译素材,节约翻译成本,当面对不同的译者,可以保持自己翻译内容的连贯性。

而在口译这部分,目前平台提供的功能是简单的预约服务功能,而之后的服务以及费用都需要再由客户和译者之间再做具体的协商。此外,译云也推出了一款基于LBS的找翻译工具找翻译,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去匹配相应的译者,不过这个频次比较低,基于地理位置的判断对于译者和客户的匹配效率更低。

译云的创始团队中译语通主要来自中译,有多年丰富语言服务市场的经验,CEO 于洋曾带队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多个国际语言服务项目。译云技术团队的负责人是原方正的技术总监。目前他们已经拿到了A轮融资,未来将陆续推出多款语言服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