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iKair创始人王永涛聊产品:半年,他们的智能硬件做出了哪些取舍与改变?

 •  原文链接
和iKair创始人王永涛聊产品:半年,他们的智能硬件做出了哪些取舍与改变?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切入室内空气监测的智能硬件,iKair的外观设计和模块组合让人印象深刻。半年前第一次和创始人王永涛见面,更多聊的还是产品。最近我对他进行了回访,看看iKair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取舍与改变。

不久前iKair与京东合作,将产品加入到了“京东云助手”计划当中。简单来说,iKair开始作为一种智能家居的感知环节而存在,例如当iKair检测到家中温度超过28度时,空调便会自动打开;还比如当iKair检测到家中空气质量糟糕时,便会自动开启家中的空气净化器。

我想你之前一定憧憬过这个场景在现实世界的存在,这套智能硬件触发的逻辑和国外知名应用IFTTT很类似。京东硬件平台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整合与之合作的硬件产品以及传统家电。

王永涛告诉36氪,对iKair来说与京东的合作是以“感知”的方式加入进来的,相比京东的其他合作伙伴,这种方式的主动性更强,它会成为一种判断并触发的先发过程,这对整个一套体系的建立实现很重要

判断、触发,这不仅需要平台的支持,产品本身也要做到尽可能的无误。在此之前,王永涛对iKair的产品有三点要求。首先是设计要好,摆在桌上并不会看着别扭。其次是对监测数据的准确和判断的灵敏。最后是和手机应用的联动要做的足够优秀

不过在这半年中,iKair一直在对后两点进行改进,尤其是对数据监测的准确性进行加强,尽可能的减少误差。王永涛告诉36氪,像对温度的判断,iKair都会将单位精确到0.1度,即便如此在调试中出现比这个单位还大的误差也会出现。对硬件来说,很多东西其实并不完全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和iKair创始人王永涛聊产品:半年,他们的智能硬件做出了哪些取舍与改变?

还比如在硬件的量产上,iKair的模块化让人眼前一亮。它能让用户根据自身所需要监测的内容自定的购买适合的探测原件。也就是说每个用户的iKair可能都不同,监测的内容也不同。这样的设计虽然很有意思,但在制作上却带来了麻烦,王永涛告诉36氪,光就一个外壳的设计,出模具到量产就需要一个月,而如果选择制作更精良的话,这个时间可能还要延长一倍。

除了产品,平台成了国内智能硬件领域最近很火的话题。像腾讯(微信)、京东、阿里、小米、360等都正在积极的打造属于自己生态的硬件平台。多平台的出现对创业者的选择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是否需要和投资一样选好站队?

王永涛的观点很明确,这和投资还是有区别的。其实对创业者和做平台的互联网大佬来说,合作并不像和投资一样需要站队。iKair和京东合作,并不是说限制了其与阿里在硬件平台的合作机会。

谈到产品,iKair接下来即将发布针对汽车版本的iKair,在未来还会推出针对个人使用的随身携带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