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片、视频分析为切入点,Insight想借AI技术改变未来营销投放方式

 •  原文链接
以图片、视频分析为切入点,Insight想借AI技术改变未来营销投放方式

据了解,目前社交分享中68%为视觉内容,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社交媒体用户分享过好的品牌、产品或店铺信息。而传统基于NLP技术对文本数据进行营销处理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对图片、实时视频数据的分析;为此,市场上也有不少公司以此为突破点,做为创业方向。

Insight(络策网络科技),是一家位于上海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其核心便是通过自主开发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图片和视频分析等AI技术,汇聚并分析来自全球的社交内容和企业内部的结构化内容,为企业提供实时在线的大数据分析服务以辅助决策。

创始人 Jeff Lin 告诉36氪,目前 Insight 以图片、视频分析为核心,已构建了一个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涉及四款产品模块,包括针对来自社交网络内容分析的SocialListener和KOLWatcher、针对企业内部大数据分析的XDCruncher和NeuralOperator。据了解,主要面向汽车行业、零售行业、政府机构等用户群体。 其中:

SocialListener,主要提供舆情监控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相关的数据来源、关键字,以获取潜在用户的精准画像,同时可以提供相关的数据对比服务。

KOLWatcher,主要基于KOL的精准投放服务,现已积累超15万的KOL库,覆盖近30个不同行业,不仅可以实现每一个小时更新,还能为用户给出媒体报价去投放、跟踪。相比于微博易、新榜等基于粉丝量、文章评转赞为依据所面临的作弊问题,Insight 用AI自学习方式,数据维度更广,通过综合检测粉丝转赞和评论内容来计算KOL的具体价值,结果相对更为精准。

XDCruncher,主要面向企业内部使用,架接于企业内部数据系统之上,用户不需要写码,仅通过拖拽便可获得可视化画像,以帮助企业快速把大量繁琐数据结构化。据悉,目前Insight已经与通信运营商展开相关深度合作,以帮助公司投放部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据了解,鉴于企业内部数据的特殊性,该产品模块并不在数据平台上呈现。

NeuralOperator,包括7个独立的神经网络,可以支持不同品牌的logo识别、人脸识别、性别识别、年龄识别、场景识别、背景识别、表情识别等。其中,基于社交内容主要面向品牌用户,针对企业,目前主要服务于铁路、电力等政企客户。

从效果来看,以高铁运营为例,京沪单程路线会产生30万张照片,目前主要依靠抽样人工监测,很难真正看完,影响高铁运营的安全性,而借助Insight的产品仅需27分钟,未来将做到实时处理。针对品牌用,以用户看视频过程为例,以往多通过DSP、Cookies方式,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做广告投放推荐,相对延后,而Insight则可以通过实时检测视频播放内容,精准匹配度更高。

以图片、视频分析为切入点,Insight想借AI技术改变未来营销投放方式

关于Insight的数据来源,一方面来自于微博、专业论坛、及Facebook、 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渠道,通过购买及抓取方式获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企业内部数据。在盈利方式上,Insight 也采用了常见的Saas服务模式,具体根据用户的数据调用量按月收费。

Jeff也表示,在市场推广方面,其一是通过自由团队拓展,其二则通过跟渠道代理商、方案承包商合作。据悉,公司已经陆续合作数十家客户。此外,Jeff也表示,Insight基于众多数据的积累,还会不定期推出相关产品的Insight排行榜,不仅能为消费者及企业提供免费服务,同时也可以让部分企业发现数据背后真正问题所在,从而成为主动获客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算法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在技术实现上主要分为两种流派,其一是工程学方法,即利用大量数据处理经验来改进提升算法性能;其二是模拟法,通过模仿人类或其他生物所用的方法或机理提升算法性能,即如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

论及市场竞争,目前国内市场典型类似的企业如菱歌科技,同样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营销管理系统提供商。相比之下,Jeff表示,区别于多数公司采用的工程算法,Insight的核心在于选择以神经网络方式作为底层解决方案,其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自学习的特点,长期来看会更有优势。此外,Jeff也表示,Ingsight的团队在过往的经历中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未来,公司也会继续向后端延伸,重点参与并改变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

据了解,创始人Jeff,作为连续创业者,曾担任NAVTEQ中国区CEO和合资公司总经理,在电信、导航、数字内容、位置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有着20多年的经验。公司团队现在分布上海、芝加哥和波士顿。

资本层面,Insight曾于2017年1月获得来自德同资本和飞拓无限的数千万A轮投资。下半年,公司将开启A+轮融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