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互联网公司用户和金融机构产品,松果要成为流量“分销商”

 •  原文链接
连接互联网公司用户和金融机构产品,松果要成为流量“分销商”

在形形色色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中,松果的模式颇为小众而独特,它不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是在机构间充当着“配套设施”,其诞生所针对的行业痛点是,一方面互联网公司缺乏金融业务资质,一方面金融机构亟需开辟更多线上获客渠道,而彼此直接对接效率低、耗时长,缺乏统一解决方案。

对此,松果将金融公司的产品进行标准化封装,使得希望涉足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公司能够快速接入金融产品。松果为合作的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底层账户体系,包含支付、现金账户、基金、保险等业务,满足合作方用户的金融消费需求。

逆向地看,就是松果同时也为金融公司的金融产品在互联网上找到销售渠道,将金融公司的产品(如货币基金、基金、保险、证券等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如理财社区、小额支付电子产品、电商甚至是在线旅游)销售给互联网用户。

这种服务使得互联网平台、金融机构不需要再逐一与对方开发接口、测试接入。各平台及机构的原有账户与松果的账户一次性完成挂接,就让海量金融产品和海量用户形成连接。通过接口标准化,将差异隔离在后端,无论后端业务如何变化,接入方都能用统一的数据交互规则应对,大幅提升接入效率。

松果CEO曾诚说,松果在互联网金融长长的产业链中的角色就是“配套设施”,“松果切入的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既不是苹果,也不是因特尔,而是富士康。”

平安、阿里等掌握既掌握入口又掌握牌照的巨头,拥有所有的场景,控制整条产业链,形成闭环,相比而言,松果希望建立一个“小生态”,服务小的创业公司和金融公司,为他们提供配套设施,改善生存环境,“巨头的大生态系统可能不欢迎我,但是小的创业公司一定是喜欢我的”。

连接互联网公司用户和金融机构产品,松果要成为流量“分销商”

在解释松果的模式中,曾诚援引了其他行业的例子作为说明。他说,很多“To C”的公司,其底层牌照并不是自己的,都是通过接口对接金融公司。通俗地理解,就是互联网公司帮金融公司导入客户,金融公司对此进行分成。在这个过程中,松果可以充当整合平台,把所有的金融底层都整合在一起提供给互联网公司,由松果来对接所有金融公司。

在快消行业,这种模式就像是“经销商”,充当着产品流通的中间角色。松果一头连着互联网入口,另一头连着金融产品、牌照的供应方。

只要有流量就能变现,哪怕是地铁乘客这种流量

在松果目前的案例中,有一个合作方是长沙地铁,其上线了名为“盘缠”的手机APP,让乘客通过近场支付刷手机进站,同时将乘客的预存款对接货币基金,相当于地铁公司让出这部分沉淀资金,由乘客自己拿去获取收益。

以前地铁卡是非实名的,地铁运营方也不太愿意和互联网巨头合作,因为拿不到客户信息,会沦为单纯的场景提供方,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而通过与松果的合作,就能了解乘客的许多信息,便于把衍生业务做起来,比如地铁周边的商圈都可以用“盘缠”来支付。在这种合作中,就是地铁公司提供场景,松果来提供接口。

曾诚说,“只要有流量,无论是什么流量,松果都可以帮助其对接金融机构,在完成用户界面的封装后,很快就能实现流量变现。

未来所有的场景,都可以通过松果把金融变成自己的业务,就像“万物互联”一样,实现“万物金融”,曾诚说。

曾诚还举例说,蘑菇街最初就是提供场景,点击链接会跳转到“淘宝客”去购买,其实就是导购模式,按订单成交返利,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感受到淘宝的存在,但底层是基于淘宝商品的产品库和支付宝的支付体系,松果现在就是建立金融产品的产品库和提供支付体系。

在主要业务上,松果有两块,一块就是“对接两边”的账户分销业务,一块就是给金融公司提供的互联网营销业务,后者包括广告投放、托管代运营、互联网资源接入等。

松果于2015年5月在深圳成立,合伙人有三位,CEO原来就职于国泰君安和中山证券,负责券商互联网金融业务。COO曾就职于京东和腾讯负责广告业务,CTO曾是金正账户开发的负责人。天使轮融资2050万人民币,产品已对接30家证券公司、80家基金公司、70家保险公司,为数十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底层对接。

目前从事同类业务的企业还有盈米财富。在互联网时代入口之争可能就是PC和流量,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争的是场景,而过去理财场景是独立分开的,将来场景和理财会深深结合在一起,松果将会加速这种这一现象的到来。

我是 36 氪专注研究互联网金融的深度资深作者周天。读者都是衣食父母,欢迎你们与我联系,批评指正。我的微信是 :sysuzt,加好友请注明真实姓名、单位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