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5 秒钟短视频包装创意商品,LUX 有点像电商里的 Instagram

 •  原文链接
用 5 秒钟短视频包装创意商品,LUX 有点像电商里的 Instagram

“我们的用户在 LUX 上刷商品就像在 Instagram 上刷动态一样。”

LUX 的创始人兼 CEO Jeff Zhang 向我介绍自家产品时开场的第一句就是这样。这是一支base在硅谷的创业团队,面向海外市场,但团队的创始成员均为华人。

LUX 是一款日活用户平均每天浏览 120 款商品的创意电商平台,iOS 端的应用在众多电商产品中的确有特别之处。因为主打的是高客单价的厨房用品、家具、3C 配件、智能硬件、礼品及生活方式等创意商品,LUX 在应用上的整体设计风格偏向极简主义,讲究逼格范;功能方面,主打 5 秒钟短视频购物则是应用最大的一个特点。

用 5 秒钟短视频包装创意商品,LUX 有点像电商里的 Instagram

“因为我们主要卖创意类产品,这些产品放在以往的电商网站里,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往往不能很好的表现出商品的特性。而 5 秒钟暴力短视频一来可以快速直观地展示创意类小商品的功能,二来移动短视频在近年来都比较火,用户已经开始倾向于消费这种形式的内容了。” Jeff 这样告诉 36 氪。

在他看来,这也是为什么 LUX 的用户刷商品可以刷出 Instagram 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

而平台上的短视频资源大都是商家直接提供给 LUX 的,因为 LUX 连接的很多创意商品其实来源于 Kickstarter 等众筹网站。这些商家在众筹时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商品视频素材。

“不过我们和众筹网站不冲突。对一个专注于创意商品的商家来说,众筹是在产品还没量产时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众筹的消费逻辑和电商很不一样,是先付款再等产品,周期较长。而在众筹结束后,这些商家往往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在量产后缺少另一条适应电商购物逻辑的渠道。传统的亚马逊等电商满足不了这类商品的展示需求,Kickstarter 等众筹网站又满足不了量产后的新阶段,所以 LUX 想做的是为这些商家填补这条缺失的渠道。”

用 5 秒钟短视频包装创意商品,LUX 有点像电商里的 Instagram

除了面向消费者前端的产品设计,LUX 另一个亮点体现在后端供应链的深度参与。

Jeff 告诉 36 氪,欧美海外市场的商家在创意商品上有很强的设计能力,但具体落地到生产环节,这些商家就没有多少优势了。

“欧美的人力成本和制造成本要比国内高很多,他们也不擅长和国内的工厂打交道。我和一些拿到红点奖的优秀设计师们接触过,但他们有时只能给你图纸,没有自己的产品,因为他们缺少生产能力。”Jeff表示,“同时,国内很多制造业的代工厂近年来又缺少订单,活得很差。LUX 在做的,就是把国内低成本的生产能力和国外优质的设计能力连接在一起。所以其实我们还有点像跨境电商的概念。”

他给我举了一款据说在 LUX 平台上已经热卖成为爆款的数据线商品。这款商品,原本的商家生产时出货量不多,而且数据线插头很容易损坏,产品质量有很大的问题。经过 LUX 对接深圳厂商后,产能提高了,同时插头的质量也得到了控制。更重要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针对这类爆款产品,LUX都会选择自己参与到生产过程中,以确保爆款的产品质量和利润把控。对于非爆款产品,LUX主要选择与本地品牌建立合作,直接从他们手里拿货。这样两种方式结合,可以减轻平台自己的库存压力,以一种更轻的模式跑起来。

针对平台的运营和市场推广,LUX 则主要采用数据分析为主的方式。

Jeff 告诉 36 氪,平台会在 Facebook 上针对用户画像投入精准营销,借助 Facebook 上的用户数据利用算法找出潜在的爆款产品。同时,LUX 也会采用平台入驻网络博主和 KOL 的方式来提高商品和用户之间的活跃度。

团队方面,CEO Jeff Zhang 拥有十年平面设计及 UI/UX 经验,是一名连续创业者。CTO Rocky Duan 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计算机、数学及统计专业,有多年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研究经验。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目前LUX已经上线四个月,注册用户达 15 万,平均客单价 47 美元,月销售额 10 万美元。平台已经与 500 多个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另外,LUX的A轮融资已经基本到账,由FREES领投,IDG和一家上市公司也参与其中。

另:LUX团队正在寻求Ruby、Android/iOS和Advertisement Creative Coordinator方面的人才,具体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