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见|国内抑郁症患者治疗率仅9.5%,期待国产抗抑郁创新药实现破局
高特佳投资 · 2024-03-27 16:28:34 · 热度:加载中...

▲ 高特佳行业研究专刊《高·见》第十期已正式发布,专题研究报告“国产ADC创新药加速出海,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聚焦创新药领域ADC赛道,深入解读国内ADC药物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


/ 高·见系列研究报告 /
国内抑郁症患者治疗率仅9.5%
期待国产抗抑郁创新药实现突破



全文5000字,阅读时长8分钟

作者:董妮|高级行业研究员




01

抑郁症疾病概述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具有“发作性”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精神障碍疾病中的一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根据抑郁症的症状不同主要分为八类:单相抑郁症、双向抑郁、精神病性抑郁、反应性抑郁、继发性抑郁、产后抑郁、更年期抑郁和季节性抑郁。抑郁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

(1)高发病率:据WHO数据,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为18%,即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我国患病人数约9500万,人群庞大。《柳叶刀·精神病学》2019年发表文章,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9%,12个月患病率为3.6%。

(2)高复发率:抑郁症复发率高达50%-85%,其中50%的患者会在疾病发生后的2年内复发。国内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率仅9.5%(对比高收入国家治疗率近50%),只有0.5%的患者获得了充分的治疗,对比欧美甚至日韩,中国抑郁症的治疗率严重不足。


1.1 发病机制 


目前,学术界对抑郁症发病机制已有较多探索,但具体机制仍未明确,目前归结的相关机制假说包括有:(1)单胺假说;(2)神经营养因子假说;(3)下丘脑垂体促肾上腺(HPA)轴假说;(4)细胞因子假说;(5)线粒体假说和氧化应激假说;(6)微生物-肠-脑轴假说。

其中以单胺假说,即神经递质失调为主流假说,这些神经递质类型主要包含有DA(多巴胺)、5-HT(五羟色胺)和NE(去甲肾上腺素)。目前绝大多数临床抗抑郁的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NaSSA、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等)都是围绕于这个假说。

1.2 抑郁症诊断流程和标准 



根据国际疾病与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的症状学标准里包括3条核心症状及7条其他症状,核心症状:(1)心境低落;(2)兴趣和愉快感丧失;(3)疲劳感、活力减退或丧失。其他症状:(1)集中注意和注意力降低;(2)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4)认为前途暗淡悲观;(5)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6)睡眠障碍;(7)食欲下降。当同时存在至少2条核心症状和2条其他症状时,才符合抑郁症的症状学标准。如果符合抑郁症的症状学标准,还需同时满足2周以上的病程标准,并存在对工作、社交有影响的严重程度标准,同时还应排除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重性精神疾病和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及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症状群,方可诊断抑郁症。

通常需要根据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治疗方式:(1)轻度抑郁:大部分轻度抑郁不需要服药,可经过环境调整、心理治疗之后获得改善;(2)中度抑郁:一部分需要服药,一部分通过心理治疗、环境调整、疾病宣教、家庭支持后可能会有所改善,不需要药物治疗;(3)重度抑郁:几乎都需药物治疗,单纯的心理治疗、环境调整、家人支持,不足以帮助重度抑郁好转改善,因此大部分情况需要药物治疗。


1.3 抑郁症治疗效果评估标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蒙哥马利—艾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已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患者中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量表通常作为评估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1)临床治疗有效:症状减轻,HAMD-17量表减分率至少达50%或者MARDS减分率50%以上。(2)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大于2周,HAMD-17量表小于等于7分,或者MARDS小于等于10分,且社会功能恢复良好。如果症状完全缓解时间超过6个月,则认为达到临床痊愈。经过专业抗抑郁治疗,大部分症状可缓解或者明显减轻。15%患者无法达到临床治愈,20-35%的患者残留症状以及社会功能或职业能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02

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报告分析,全球2022年抗抑郁药市场规模约14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176亿美元,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2.5%。中国市场方面,2022年中国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约172亿元,随着国内抑郁症治疗率的提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38亿元的市场规模,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2%,增速高于全球整体水平(2.5%),可见我国抑郁药市场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03

现有治疗手段及药物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及时、防复发,尽可能早期诊断,及时规范治疗,控制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防止复发。用药方案是从小剂量开始单一用药,如有效则维持相同剂量治疗4周,如4-6周无效则考虑改用同类其他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种药。如仍无效则考虑联合使用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原则上不推荐联合用药。对于难治性抑郁患者,可附加锂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等作为增效治疗。对于复发风险很低的患者,维持期治疗结束后逐渐停药,但停药后2个月内复发风险高,此期间应坚持随访。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物物理治疗和其他辅助疗法等。(1)药物治疗:西药,中药。(2)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动力学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以及婚姻和家庭治疗。(3)生物物理治疗: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经颅磁刺激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深部脑刺激治疗。(4)生活处方:冥想、瑜伽、音乐艺术治疗、运动、饮食健康、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日常情绪管理。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在用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机制,基本围绕调节情绪因子,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



3.1 全球用药格局 


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2019年全球用药情况,使用最多的是SSRI(占比27.4%),一线首选。此外,参考2022年JMCP发表文献,美国患者一线最初始用药,SSRI类药物占比高达62%。


3.2 国内用药格局 


国内用药集中度高。SSRI和SNRI作为前两大抗抑郁药物类别,合计占据国内市场近90%的市场份额,且较为稳定。而艾司西酞普兰(丹麦灵北)、舍曲林(辉瑞)、文拉法辛(惠氏)三者更是占到一半的市场规模,成为各家药企争夺的重点。随着原研药专利陆续到期,仿制药批量上市,这三种药物也是目前仿制竞争最激烈的品种。

  • 艾司西酞普兰:由丹麦灵北制药开发,2002年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2005年进入我国市场,是抗抑郁的首选药物之一。目前国内的京卫制药、科伦药业等国产仿制药已逐渐超过原研药的市场份额。 


  • 舍曲林:由辉瑞研发,1991年获FDA批准后上市,1998年获批进入我国市场。目前市场格局主要由辉瑞、京新药业、华海药业三家企业瓜分。 


  • 文拉法辛:由惠氏(后被辉瑞收购)研发,1993年12月获FDA批准,2000年进入我国市场。目前国内文拉法辛批文超43个,其中康弘药业凭借首仿身份、剂型创新推出的独家缓释片以及进入医保乙类拥有较低价格迅速抢占市场,与辉瑞形成两强相争的局面。

目前国内已获批的抑郁症治疗药物主要仍以传统药物(原研+仿制)为主。创新品种仅绿叶制药的若欣林获批上市。



04

当前抗抑郁药物局限性‍‍‍‍‍



当前临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仍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1)临床效应滞后:通常需要2-4周以上才能起效,甚至有一定比例的患者长期用药后仍然无法缓解。
(2)副作用多:胃肠道症状、肝毒性、体重增加及代谢异常、心血管问题等。
(3)无法完全缓解:54%患者用药后无法完全缓解,需要进入二线治疗。 
(4)其他风险:服用抗抑郁药,患狂躁症的风险更大。



05‍‍

在研抗抑郁药物现状‍‍‍‍‍‍




5.1 全球研发现状 


目前全球研发仍以传统靶点为主。研发角度:(1)新靶点,包括NMDA(N-甲基-D-天冬氨酸)、GABAA(γ-氨基丁酸A型)等。以NMDA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在起效时间、对难治性抑郁(TRD)治疗效果方面具备明显优势。2019年,首个NMDA受体机制的抗抑郁药Spravato(esketamine)鼻喷剂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022年,Auvelity(右美沙芬+安非他酮)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该机制首款口服疗法。(2)新剂型,鼻腔喷雾剂等。(3)老药改良,包括复合制剂、基团改良等。




5.2 国内研发现状 


当前国内在研新药中,研发方向已趋于创新机制的探索,如绿叶制药的托鲁地文拉法辛已于2022年11月在中国获批,成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抗抑郁症创新药。此外,东阳光药业、广为医药、信立泰等国内药企均有抗抑郁新药布局。


5.3 抗抑郁药临床试验失败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CNS)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与其他疾病领域相比较低,早期临床试验中的夭折率尤其高。即便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仍有超过50%的机率无法成功上市,大大高于抗肿瘤药的研发失败率。

临床前及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常见的失败原因包括靶点不合适、成药性差、缺少合适的动物模型,药动学/药效学(PK/PD)特征不符合预期、剂量选择不合适及毒性问题。进入II-III期临床试验,46%由于缺少优于安慰剂的有效性宣告失败,评估工具也是影响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虽然2019年艾司氯胺酮和别孕烯醇酮的上市代表着抗抑郁药研发的重大突破,但其分子各有独特的药理学性质,成功案例难以复制。与艾司氯胺酮同时期的其他分子包括AZD6765(lanicemine),GLYX⁃13(rapastinel)及4⁃CL⁃KYN(4chlorokynurenine)均在早期研究中展现了潜力,在大规模的验证临床试验中却未能显示明显的症状改善。zuranolone(SAGE⁃217)是别孕烯醇酮类似物,但在Ⅲ期临床研究中主要临床终点上也未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的优势。



06

小结




综上,可总结出抗抑郁药的现状和趋势:国内目前仍多以仿制药/改良药为主,新药开发少。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在基础科研和机制研究上已有部分突破,有多个新靶点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在疗效方面,抗抑郁药能否快速起效且降低副作用是判断其是否具备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由于缺少合适的动物模型、临床试验中有效性与安慰剂无显著优势等因素,抗抑郁药等CNS新药的研发失败率远高于抗肿瘤药。虽然国内资本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新药开发十分关注,但国内该领域研发可能仍会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在仿制药/改良药为主上,较为创新的抗抑郁药物开发项目仍然稀缺。但相比之下,抑郁症、疼痛这两个领域在近年基础科研进步加持下,对比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将更可能有突破,针对新靶点且起效快的抗抑郁新药仍具备较好的市场前景。


关于高特佳投资


2001年高特佳投资在深圳成立,率先在业内提出“主题行业投资”的投资模式,专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以战略性股权投资为主导,投资覆盖并购、PE、VC、天使等全阶段。拥有国内为数不多的深度聚焦医疗健康赛道的专业投资团队,构建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生态平台,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健康投资机构。

资产管理规模超200亿元,医疗健康产业基金35支,先后投资160余家企业(其中医疗健康企业超100家),并推动了36家企业成功上市。高特佳投资业务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在深圳、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建立运营中心,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优秀医疗健康企业,为全球资本和医疗企业嫁接中国动力,协助创业者成就伟大企业。

本文来源:高特佳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