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和利资本:新一期基金完成12亿首轮关账,投出中国半导体新未来
36氪 · 2023-12-11 17:35:32 · 热度:加载中...
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2023年,募资难这事,VC们已经说倦了。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基金总规模13521.53亿元,同比下降20.2%。

同时,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活动6510起,同比下滑25.9%;披露投资金额5070.94亿元,同比下滑31.8%。

尤其是半导体赛道。

自2018年以来,AI芯片、国产替代、疫情“缺芯”……几层产业热点叠加之下,大量投资机构涌入半导体赛道,市场甚至一度出现百倍PE的惊人项目,热闹非凡。

热度退潮后,市场下滑来得同样猛烈。

自2022年以来,大量投资机构从半导体赛道抽身,“看不清、不敢投、没钱了”成为行业主论调,芯片“盲投也能挣钱”的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然而,总有人在寒夜埋头前行。2023年Q4这个“高难度副本”里,和利资本宣布完成新一期基金首轮12亿人民币关帐,除了超半数的老LP继续支持外,也新增了扬州、长沙等地方国资。截至发稿时间,新一期基金已完成3个项目投决,其中2个项目交割中。

IRR 42%,专注半导体投资

和利资本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少数专注半导体赛道的投资机构。

截至2023年4月,上期34亿规模的基金投资期正式结束,这家专注在中早期半导体的投资机构已完成投资半导体项目35个,其中估值超10亿美金的独角兽项目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瞪羚企业5家。

四年时间,实现基金层面IRR 42%,MOIC超2.4倍,部分项目完成退出,退出部分IRR 超80%。

寒武纪算得上“镇圈之作”。2016年,寒武纪仅仅成立数月之时,和利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孔令国就作为天使轮投资方注资其中。2020年6月,寒武纪登陆科创板,不仅抢下“国内AI芯片第一股”的彩头,更曾一度创下千亿市值记录。

此外,和利资本手中的明星项目还包括国内GPGPU独角兽、国内汽车芯片独角兽、全球光电混合计算领军企业、瑞士明星类脑芯片企业等等。

在其投资版图中,“专、精、早”三大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

跟许多跨界玩家偏爱的“投赛道”打法不同,和利资本在半导体赛道的投资主打“精耕细作”。

第一,超过80%的项目,和利资本都是领投方;

第二,不投竞品、不撒网,一个细分赛道基本只投一家企业。

在前些年半导体最火之时,一个细分赛道动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创业项目扎堆涌入。要遵循以上两条投资策略,就意味着和利资本必须对每一个项目,都判断得惊人地准确。

和利资本的合伙人团队有两个鲜明的标签,一个是“行业老人”,一个是“海峡两岸”。

“行业老人”指的当然不是年龄,而是人均25年以上、历经数轮周期的资深半导体从业经历。

在半导体投资圈内,“和利资本”四个字名气不小。创始管理合伙人孔令国,20年前代表当时台湾创投工会理事长单位怡和创投(Pacific Venture Partner)来到大陆,投身中国大陆史上第一代半导体投资浪潮的传奇经历,至今为圈内人津津乐道。

执行合伙人张飚是20世纪初斯坦福毕业的高材生,也是连续成功的半导体创业者。他是SMARTASIC Inc. 创始人,公司成立两年便成功上市,创下全球IC设计公司最快上市记录;同时也是华亚微电子创始人,曾带领团队将公司打造为世界级数字视频影像芯片设计服务提供商并一度跃居国内视频IC设计领域第一名。

资深合伙人汤治华曾任职全球TOP2芯片设计服务公司Alchip,并于美国硅谷从事高科技产业投资数年。

另一位资深合伙人曾国益,在加入和利之前的25年就职全球最大的晶圆厂——台积电。

四位合伙人在半导体领域的平均从业年限超过25年,大半生都深耕半导体领域,对半导体产业理解之深刻非常人可及。

和利资本团队的另一个显著标签,是“海峡两岸”。

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在技术、应用、管理、产业链成熟度等诸多领域均领跑全球,一方热土上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半导体企业与人才,对产业发展的认知水平领先全球。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台湾人,孔令国毕业于台湾大学的机械专业,曾在亚洲最大的半导体股权投资基金从事股权投资,见证了台积电、联电、联发科、京元电等知名半导体公司的变迁,也亲身参与了海尔集成电路、无锡尚德、常州瑞声科技、展讯、寒武纪的早期投资。

“我们师兄弟们都在台积电、联电、日月光、联发科……”孔令国半开玩笑地告诉36氪,“有项目看不准、不确定了,一个电话打过去,可以与全球同类型顶尖企业进行横向比对,还可以拿到第三方供应链厂家的产业判断。”

优势与战略从来都是环环相扣。从和利资本合伙人的团队特色中,也衍生出了和利的三大核心投资方法论。

三大核心方法论

和利资本将自身的投资方法论总结为:“背靠中国台湾深厚半导体产业资源,立足国内半导体市场,引进全球领先技术,投早、投精、投前沿技术,提升国内半导体竞争力;利用自身的专业度和产业资源对项目做尽量精准判断并深度参与、赋能投后。”

提炼一下,重点其实就三个:前沿技术投资、海外项目引进、全产业链深度投后。

这三大方法论与和利资本自身的团队特色息息相关。

因为有着多年资深从业经历,所以看得懂前沿技术、摸得清落地周期、算得出合理估值。所以遇上前沿技术项目之后,敢投、能投、投得准,能够跳出热门赛道的“行业内卷”,为国内半导体产业提供增量。

因为有着广泛的产业触达与良好的政府关系,所以擅长将全球领先的技术团队引进国内,并成功落地合适的产业园区,既解决了半导体高端国产替代的“卡脖子”难题,又能够帮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推动地区性先进制造产业发展。

因为有着资深从业经验并背靠着中国台湾深厚半导体产业资源,所以能够深度参与企业投后服务,从IP授权牵线到台积电产能争取,从帮忙寻找核心人才补全团队短板到预判产业周期警示现金流与库存压力,全产业链服务,深度赋能投后。

这其中,尤其是海外高端半导体项目的国内引,已经成为了和利资本经过多次验证的、可复制的成功策略。

其实,早在成立之初,和利资本的团队就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

2001年从中国台湾来到大陆时,孔令国就曾协助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中新创投,专注于推动苏州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经过不断发展后,中新创投逐渐演变为如今国内管理着数百亿元基金规模的投资公司——元禾控股。

在此期间,孔令国和团队陆续帮助众多中国台湾及海外半导体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安家落户,积累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与政府/产业知名度,达成了政、企、基金的多边利好。

在成立和利资本后,叠加近年间产业“卡脖子”与“国产替代”的热潮,地方政府与被投企业的海外高端项目引进需求愈发迫切。

秉持着这样的投资逻辑,和利资本先后从中国台湾地区引进第三代半导体外延及代工团队落户国内,公司已从2022年开始量产并实现业绩逐年翻倍;从瑞士引进全球领先的类脑芯片团队迁回国内,至今公司已完成产品在多个领域应用落地;从美国MIT引进全球光电混合计算领军企业,公司已实现多款产品的商业落地应用并开发出首个用于特定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片上光网络处理器;协助哈佛博士回国创业,提出独有的GNSS卫星信号处理方法,在功耗、精度和算法框架方面相对传统产品实现指数级的突破……

对于这些前沿海外技术团队而言,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半导体产业,能够给予企业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更为可观的发展速度。

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这些高端半导体项目不少都代表着细分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有机会突破众多“卡脖子”难题,实现高端国产替代。

而对于和利资本而言,由于多次跑通了引进流程,基金目前已经具备极为成熟的项目引进经验。同时,由于和利资本背靠丰富的产业资源,能够深度参与被引进企业的投后服务,为这些初来乍到的、可能出现的“缺胳膊少腿”与“水土不服”的年轻项目提供周全的解决方案。

半导体,周期为王

在与和利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孔令国、执行合伙人张飚的交流过程中,“周期”是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

众所周知,半导体是个周期属性极强的赛道。

周期属性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讲,半导体产业兴盛与下行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尤其是行业紧缩的下行周期,无论整个半导体行业如何试图规避,都一定会出现。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在下行周期结束后,新一轮的上涨周期也一定会出现。

这套逻辑说来简单,但对于一个尚未经历过完整的“上行+下行”周期的从业者而言,“下行周期”不仅仅是轻飘飘的四个汉字,它可能意味着突然被砍掉90%的订单、激增的库存、续不上的贷款、断裂的现金流、发不出的工资、完全被打乱的发展节奏,寒冬凛冽,一派萧瑟。

然而,摸透了周期脉络的半导体巨头们却最为偏爱下行周期,无数玩家都热衷于逆周期扩张,在资产价格合理甚至“捡漏”的下行周期里,正是紧锣密鼓“修炼内功”的好时机。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在下行周期之中。

在谈及当前周期时,张飚坦率地告诉36氪,当前的下行周期其实是件好事。此前,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半导体投资领域迎来高度过热,关注度高、热钱多,许多细分领域涌现出大量同质化企业,人才争抢、工资虚高、费用虚高。

对于国产半导体产业发展而言,这种过热必然会推动大量不良竞争出现 ,行业陷入浮躁,与半导体自身强工程化、强精耕细作的属性背道而驰。

而在下行周期中,一方面,行业能够筛掉大量缺乏竞争力的参与者,减少“内卷”,减少不合理竞争,市场回归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正好趁此机会“修炼内功”,做好产品技术储备,不再盲目追求先进制程“砸钱大力出奇迹”,而是真正静下心来打磨产品,补全短板,提高产品功能与性价比,以迎接下一轮的市场回暖、甚至是新一轮的市场爆发。

最后,下行周期也正是企业重新整理管理体系,调整产品技术优先级,调整在过热周期内虚高的薪资及费用的好时机。

正如丘吉尔那句名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而且,如果只把目光聚焦到最近三五年,半导体的“上行+下行”小周期波动十分明显。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拉得更长远,在过去60年间,半导体产业所经历的其实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大兴盛周期。

自从1965年摩尔定律提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科技快速发展,PC、手机、2G-5G移动通信、可穿戴设备、数据中心、人工智能……

可以说,现代科技几乎每一步突破,都踩在半导体技术的蓬勃创新的基石之上。

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正式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4004。这款4位微处理器集成了2250个晶体,拥有45条指令,每秒能执行5万条指令,重量却不到1盎司。它是当时产业最为顶尖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自此开创了微型计算机时代,成为了全球计算机领域里程碑。

而到了2000年以后,英特尔奔腾4已经用上了0.18微米制程,晶体管数量高达4200万个,每秒计算速度达到了数十亿次。

2023年,英伟达最新发布的H200芯片中,已经集成了1000亿个晶体管,拥有超过460万亿次的浮点运算能力。

人类对算力的需求永无止境,而半导体技术也将持续发展。2023年,以ChatGPT为首的大语言模型更是横空出世,带动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需求激增。同时,汽车电气化、网联化、智能化需求亟待满足;元宇宙、AR/VR、数字孪生与工业4.0需求更是蓄势待发。

如今,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战略地位被推到聚光灯下,我们看到了要补的课很多、很难,但所幸已有无数脚踏实地的从业者投身其中,为自主可控、打破僵局、引领创新而不懈奋斗。

他们其中,既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基础技术研究人员,也有孜孜不倦埋头奋斗的芯片工程师,有大胆创新、敢于挑战国际巨头的初创企业,也有像和利一样多方奔走、力求为产业创业提供动力的投资机构。

最后,孔令国向36氪感叹道:“半导体行业越卡脖子的地方,技术门槛越高,越需要更多时间去开发更强的产品,才能最终符合市场需求。这需要第三方给予一定的容忍度,给予企业更多的时间,而不是两三年市场变化了,就放弃投入。”

这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道路,所幸已有人在埋头前行。

本文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