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沸腾时代,该何去何从?|36碳焦点
36氪 · 2023-11-15 17:00:59 · 热度:加载中...
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和气候灾难,已兵临城下

  文|王方玉

  编辑|苏建勋

  华北地区仅仅两天就下了过去一年的雨,云南省却遭遇1961年以来同期最强干旱;黄土高原绿草成荫越来越湿润,而鄱阳湖水乡则变成了大草原……不知道你是否感知到,极端天气在我们身边正越来越频发,与之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也在快速改变。

  这一切的极端变化都可以归因到一个关键的议题:全球气候变暖。

  作为全世界最权威的气候研究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1年最新的第六份评估报告中就第一次明确指出,根据越来越多“极端天气事件归因”的研究证据,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需要为气候变化及其日益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负责。

  江西庐山,鄱阳湖千年石岛“水落墩出” 来源:视觉中国

  自二十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在过去100年内,全球气温上升了0.4-0.8℃。尤其是近20年来,温度升高幅度更大、更快。世界气象组织预测,今后100年内全球气温将升高1.4℃~5.8℃。

  而在今年夏天,全球气候变暖又达到了一个重要的临界点——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刚过去不久的今年7月,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

  “(过去)大家更重视病毒、通胀、经济衰退,而这个夏天过去,我发现可能气候变化这个问题更严峻。” 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在近期一次会议上谈到。

  同样也是在7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用“沸腾时代”这个新名词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出了新的警告“全球变暖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时代到来”。

  为了尽可能减缓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和气候灾难,古特雷斯认为,各国必须立即行动,更快推动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够避免灾难发生。

  当下正值COP28(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倒计时,包括宜家、沃尔沃、联合利华在内的超过130家巨头企业已公开发布联名信,呼吁各缔约国领导人商定出放弃化石燃料的时间表,减缓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

  气候变暖已兵临城下,要实现巴黎协定的1.5摄氏度温控目标,留给人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降低碳排放,刻不容缓

  全球气候变化威胁不断升级,极端气候灾害日趋严峻,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努力,国际社会也已对碳中和路径下的绿色转型已经凝聚起了共识——要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必须减少碳排放。

  2015年,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巴黎协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统一安排。根据该协定,各方将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此后“达到2℃的目标”频繁出现在各国政策的草案中。

  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已有136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承诺,这一范围覆盖了全球88%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GDP和85%的人口。我国在2020年提出了“双碳”目标,要力争于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企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来源,也是实现碳中和的中坚力量。过去半个世纪,全球排放最多的20家企业排放了近5000亿吨碳,约占当期全球排放总量的35%。而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160家企业提出了碳中和目标。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要实现碳中和如此长期、宏大的目标该如何切入、拆解和布局谋篇?

  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能源低碳转型才是关键。

  能源燃烧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 2018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来源中,绝大部分为化石能源,其中煤炭占79.89%,石油占14.32%——为了走向碳中和,化石能源必须要转向零碳的非化石能源。

  具体到产业层面,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在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行业做加法,对钢铁、化工、建筑等行业做减法,通过交通、电力等部门的节能减排、新能源份额的提升、汽车电动化等措施逐步实现。而锂电池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新型交通、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0年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在新发展背景下,一家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欣旺达也提出了自己的双碳目标:在2029年实现运营层面碳达峰,2050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

  简单计算,欣旺达碳中和目标的计划实现时间早于国家层面规划10年,这家电池企业为何敢于提出这样的目标,成为减碳领域的先锋?

  一家电池企业的绿色宏愿

  欣旺达是一家拥有26年电池研发及制造经验的新能源企业,天然与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公司的手机电池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领先,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2022年跃升国内第五名、全球第九名,是雷诺、日产、大众、沃尔沃等跨国车企的战略供应商。

  一直以来,欣旺达的愿景就是“成为受人尊重的世界级新能源企业”,这一愿景也深深烙印在欣旺达的企业文化和基因当中。

  “要成为受人尊重的企业,不光是要能给股东、员工和所有者赚钱,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对世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欣旺达副总裁梁锐对这一愿景如此解释道。

  欣旺达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产业园

  因此,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欣旺达迅速响应了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于2021年正式启动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对于一家在全球有着十三大生产基地和九大海外营销机构的大企业来讲,全面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场长期、浩大和繁琐的工程。

  欣旺达减碳的整体思路是,由上而下由集团制定目标、指引方向,协同节能部门和能源科技业务,充分考虑相关政策、国际标准及客户要求,制定集团级“双碳”战略、目标、投资计划、政策及制度,并建立“双碳”管理体系以及该体系的实施和持续改进计划。

  组织架构上,欣旺达于2022年专门成立双碳战略委员会、双碳管理办公室及各板块实施组,统筹双碳目标的实现,逐级推动双碳项目的落地。其中战略委员会主席由董事长王威担任。

  “零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必须通过制定前瞻性规划、落实系统性行动来落地。

  2022年,欣旺达发布了《欣旺达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规划》,提出从直接减排和间接减排两个方向和八大重点措施,规划共30个项目来助力公司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根据产值增长规划,欣旺达测算了当前和未来不同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并将减排要求分解至了各业务模块。

  同时这些减碳指标也已经纳入管理体系。梁锐表示,欣旺达对于每个部门的用水、用电和碳排放都有着明确的KPI,并已纳入各部门的的绩效考核当中,以保证减碳措施能够真正被执行与落地。

  今年4月,欣旺达全面启动了供应链减排计划。欣旺达将低碳环保要求融入了采购战略及业务流程中,通过建立绿色低碳供应商名录,将减碳要求层层分解至供应商,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供应链,也降低自身产品的碳足迹。

  推进供应链减碳不光靠考核,也有赋能。欣旺达通过对供应商开展培训,向供应商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方案,同时也为供应链企业规划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提供能碳数字化管理平台,促进供应商可持续发展。

  推动供应商开展节能减碳行动,也能够降低欣旺达锂电池产品的碳足迹。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碳足迹不仅涉及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还包括上游原材料的生产、运输等各环节的碳排放汇总。当前,欣旺达正在加快推动电池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并实现与国际标准体系互认,持续完善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

  降低电池产品的碳足迹的最终目标当然是“零碳”。这意味着锂电池从锂矿、材料到电芯,从摇篮到大门不产生任何碳排放,不仅是助力绿色交通和绿色电力,也是为共同的地球建设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

  低碳产业园,带动全社会减碳

  距深圳一个小时左右车程的惠州市博罗县,山美水美绿树成荫,是岭南四大文明古县,这里的园洲镇坐落着一座特别的园区——欣旺达惠州近零碳智慧园区,这是欣旺达首个近零碳园区,也是其核心生产基地之一。

  进入园区,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新型能源设备:整齐黑亮的光伏板布满了办公楼楼顶和停车棚,像集装箱一样的储能电站与其紧紧相连,硕大的蓄冷罐等有序地分布在园区各处……呈现出的面貌与传统的工业园迥然相异。

  这座近零碳园区是欣旺达减碳的“秘密武器”,同时也凝结着欣旺达多年来在新能源、数字化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关键成果。

  传统园区在开展低碳减排工作时会遇到“三高三低”的痛点,即高耗能、高排放、高成本、低协同度、低信息化程度和低能效。

  欣旺达的近零碳园区搭建了冷热电三联供(CCHP)分布式能源体系,并布局大量光伏设备,深度融合低碳能源技术、多元储能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以及先进通信技术,让“光、储、充”实现了一体化、数字化的管控和调度,使整个园区的综合能耗降低了10%-20%,绿色能源占比达到80%,最终实现了“碳排放为近零”。

  据介绍,惠州近零碳智慧园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光伏发电总量75,655.39兆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2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1万吨。该园区也被评为了十三五期间科技部立项的重大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之一。

  “近零”成绩背后,欣旺达的减碳“黑科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其一是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这源于欣旺达10余年从事电力、工商业储能技术研究的积累与创新。欣旺达目前已经掌握了系统安全设计、系统集成、热管理、系统控制等储能集成关键技术,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适应多场景应用需求。

  其二则是能碳数字化管理平台。这一平台可以支持能源监测、碳核算、能碳交易以及综合管理,能让零碳园区更高效、更智能。而背后的技术则源于欣旺达十多年来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等领域的长期布局。

  近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还是协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减碳的利器。通过将此解决方案赋能给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欣旺达正带领产业链企业共同提升“零碳竞争力”,有望巩固和扩大中国电池产业链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和领先优势。

  下一步,梁锐表示,欣旺达会跳出锂电产业,对其他高载能产业进行零碳赋能,带动全社会共同减碳,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据介绍,欣旺达目前正在向全国各地推广近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南京、南昌、枣庄等地的低碳园区正在规划、实施当中。

  园区是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但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产生区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各类产业园区15000多个,能耗和碳排放占比均超过65%,是我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主体。因此建设“零碳园区”的发展路径是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为零碳园区的重要实践者,欣旺达打造近零碳园区的成功实践经验,既服务、赋能了自身发展和产业链进步,也与推进双碳目标的国家战略和全球共识同频共振。

  写在最后

  站在当下,尽管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已取得累累硕果,但双碳目标仍然任重道远。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还处于上升阶段,总排放量仍居于高位,如期落实“双碳”目标确实面临巨大挑战。

  全球范围内,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在去年一次会议上直言,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如此之高,以至于《巴黎协定》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目标几乎无法实现——人们需要立即、迅速和协调一致的国际努力来彻底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大时代下,企业如何加入双碳大潮,实现自身发展与时代趋势的共振?欣旺达的“碳”索给出了有益的示范。

本文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