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访 | 银杏谷资本陈向明:大模型降温,创业者要寻求最小阻力线
银杏谷资本 · 2023-11-10 09:02:09 · 热度:加载中...

2023年,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正以从未想象过的方式被重塑。AI浪潮之下,各行业都在加速突破,随着技术落地,未来新的增长点和风口又将在哪里出现?在新机遇和挑战不断涌现的当下,我们又将如何洞见未来?
近日,由界面新闻主办的第三届REAL科技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大会聚焦科技与创投领域的新机遇、新趋势和新模式,共同探寻智能新时代的未来图景。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林咏华、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阿里云数据库产品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小冰公司CEO李笛、智谱AI CEO张鹏、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首席研究员谢幸、腾讯数字孪生产品部/自动驾驶业务总经理苏奎峰、启明创投合伙人陈侃等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出席本次活动。
银杏谷资本创始人、总裁陈向明受邀参会,并发表了题为《科技投资的思考和实践》的主题演讲。作为关注早期科技的投资人,陈向明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推动下的以数据作为关键要素的新经济体的认可与期待。
演讲结束后,陈向明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从AI领域技术迭代、创业机会与难点等角度分享对现阶段大模型投资的思考。以下为专访原文:

|《中国企业家》记者 孔月昕
  编辑马吉英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部分内容来源|界面新闻


当下,AIGC赛道依然是创投圈的热门话题。

与话题的火热相反,从年初到现在,生成式AI领域的国内外融资交易数和金额都在逐渐下降。

10月底,银杏谷资本创始人、CEO陈向明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这一年他们在AI领域看得多,投得少。

银杏谷资本成立于2013年,由士兰控股、华立集团等浙江五大制造业集团跨界设立,目前已经投资超200家早期科技类企业,成功上市的企业有安路科技、中控技术、虹软科技等近二十家。

“现在投大模型肯定很难了,但在应用端,目前还看不清OpenAI的GPT未来边界在哪,垂直领域创业公司的能力是否会被覆盖掉。”陈向明说。


当下,不仅部分投资人对大模型产生了“悲观”情绪,很多创业者也非常冷静和谨慎。陈向明接触过一位就职于大公司的准创业者,初期融资已经谈妥,钱也基本到账了,但是观察到最近AI的发展情况后,还是决定先放弃融资等等再出来创业。


以下为陈向明的采访整理,有删节。

AIGC创投进入冷静期


ChatGPT爆火之后,一开始创投圈确实很热,创业者一哄而上都开始做底座模型,但上手之后发现,做底座模型存在很大挑战。

困难不仅仅在于数据、算力,还有大量工程师的比拼。国内发展相对靠前的创业公司以及几个大公司,每家的宣发都有点含糊,他们很难清晰地表达现在的状态。目前在大模型层面,国内很难挑战OpenAI这种公司。

所以AIGC很快进入第二阶段,创业者开始进入各个行业应用,调用大模型接口或者自研模型做一定的训练,开拓解决不同行业具体问题的业务,大量的相关创业公司在冒出来。

尽管我觉得这里面有一部分人并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做选择,但我觉得创业公司确实比原来更理性了。

例如我之前接触过几位想要从大公司出来创业的人,本来已经谈好了融资,甚至有的钱已经到手了,但近期表示先不要从公司出来创业融资了,都决定再想想。

交流过后,有人跟我分析,融资5000万元起步在AI创业中作用不大。以前他可能考虑先融了再说,但现在他想等一等,观望OpenAI(GPT-5)的进展,因为目前还看不清GPT的技术边界。他们很怕OpenAI的能力边界拓展后,会覆盖掉创业团队赖以创业的逻辑或看家本领。

我相信大半的创业团队都会面临这个困境,OpenAI等大公司迭代的新技术版本,可能会直接覆盖掉创业团队的方向和能力。

另外,AI行业的创业不是拿一笔钱的问题,在这个领域里,创业者很难在短期内赚到钱。也就意味着,创业者未来3年5年能不能持续拿到融资很重要,如果期间不能,那么公司会“挂掉”,所以创业者不得不保持冷静

这种环境下,投资人也愈发冷静。比如我觉得投资底座大模型目前很难,之前我们也看了很多通用大模型公司,结果就是看得多,投得少。

这跟我的产业背景也有一定相关性。我希望创业团队或公司能够解决生产制造过程的具体问题,并且他给我展示的应该是,团队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否有客户愿意付钱买单,买单是否可持续。

从这个视角来看,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如此逻辑清晰的AI创业公司。


创业机会来自最小阻力法则


现在很多人工智能公司会困惑,自己明明技术非常领先,但创造的价值却没有被市场认可。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所代表的技术进展,比较容易先解决或者想替代的,是本不该人做的事。

举个例子,过去很多东西去取代人力是比较容易的,比如耕牛替代人力,拖拉机替代耕牛,替换过程非常顺畅自然。因为耕地这件事是很痛苦的,本不应该是人去做的,所以一旦科技赋能可以替换人力,那么人自然会轻易接受,因此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自然也最小。

在一些危险的环境也是如此。银杏谷之前投了一个项目,创业者在进入一线考察后发现,化工厂工人上料前,在拆包材料时味道很大,对人有害,不应该工人去做。所以他决定做工业视觉里面的上料业务,用机械手加视觉方案就可以代替人工,去跟工厂谈了两次,业务马上成交。

所以创业公司在研发技术前,首先要思考哪些东西最不应该是人去做的,尤其是原来因为科技限制束缚,不得不用人工去做,有了新的科技手段能替代了这份工作,我觉得这是最小阻力法则

不过,现在部分创业公司是无中生有,他没有解决人的问题。本来有的工作人也干得挺好,但死活要研发技术替代他,阻力就会很大了。创业团队还是要从现实场景的需求出发,如果只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要把人替换成机器,或者替换完后成本并没下降,客户自然没有动力。

第二,人工智能需要极大地提高效率,针对人做事的效率,AI要实现碾压式提高。假如只能提高30%~50%,我觉得还够;一定要是5倍、10倍的颠覆性提高,这样创业者就不需要去说服客户和市场了,自然会有人买单。

第三,我觉得人工智能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比如GPT最重要的不是提高效率问题,而是它的到来,实现了人们不敢想的事,这是我对人工智能最期待的事。

比如之前传统开店研究提高坪效,会用各种技术手段测试人流量、离店率等,确定店铺的市场定位;后来有了网购,他们就不是在解决原有问题,而是创造新问题,让消费者不再去店里买东西,在网上就能买东西。

实际上科技发展到一定时期,它就会创造一个新东西,让人恍然大悟,“哦!原来还能这样……”我觉得人工智能或者GPT也如此,未来它可能创造很多新的玩法或新场景,甚至是一个新的世界,为每个人创造新的生命线。这些是人之前没想过的,但的确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

银杏谷团队也在天天看有没有类似的项目,如果有,我们肯定是义无反顾地去投。

在我看来,元宇宙就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人在其中有了新的角色,就相当于有了第二次生命。

目前我觉得元宇宙发展路径有点走偏了,大家一直想去模拟现实世界,比如通过数字孪生、3D、超写实等技术把现实复制到虚拟世界。

我认为未来世界跟现实就是不同的。我之前看过一些数字城市的创业项目,他们会把道路渲染得很漂亮,但我觉得元宇宙的特点就是可以穿梭时间空间,最大的亮点是不需要道路,就可以瞬间转移到其他场景,所以我觉得花很多钱把“道路”模拟好,这个方向是错的。

我相信未来世界里肯定会有Agent模式,它的底层是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此之上去构建一个虚拟世界里人跟人的关系,人跟物体的关系,人跟社会的关系。

一旦虚拟世界真的成功,人就有了AI创造的第二生命,人在那里会得到永生,也可以做很多在现实生活里做不了的事。比如未来可能聊天社交和购物都在一个世界里,阿里和腾讯可能会受到挑战。

AI创造新事物本质上也是未来AI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人工智能把通用底座做好后,最出彩的是构建了一个场景,让人在其中可以做现实生活里做不了的事,或者想象不到的事,这才是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


追赶国外依然有难度

如果OpenAI发布新版本,我觉得对很多创业公司可能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团队原来想做的事可能又被覆盖了。

尤其是一些多模态视觉语言类的创业公司,受到的冲击可能会非常大。原来以为是独门秘籍,结果OpenAI一推广,变成人人都有的普惠能力了。

当下国内的AI公司本身就落后一步,现在算力又被限制了,面临的问题会更加艰难,我们要正视这个现实。

我觉得中国现在要实现追赶,首先华为昇腾系列等算力芯片要发展起来。

据我了解,现在它的进展还不错,3~5年左右可能会发展起来。即使过去它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大家现在都去买它的芯片,芯片一代代迭代非常快,两年左右就能突飞猛进,上面软件层的生态开发也会进一步发展起来。

至于国内未来底座大模型的机会,我觉得国内大的应用接入使用国外大模型接口后,反过来可能会推进国内自己大模型的发展。因为一些应用一定要接在中国自己的自主可控的模型里面,那时可能就是国内大公司、大平台的机会了。

我认为背后的逻辑是,不是国内的大模型催化了很多应用,而是全球模型开源后催化了很多国内应用。随后未来智能可控,这些应用的接口会换到国产大模型,从而成就一些国产模型。



相关阅读:

媒体榜单,公众号:银杏谷资本榜单 | 银杏谷获选2023「最受赞赏的早期投资机构TOP30」&「硬科技创新机构」
企业榜单,公众号:银杏谷资本生态企业 | 「迁移科技」入选硅谷权威媒体 The Information “全球最具潜力50初创企业榜单”
鹏城实验室,公众号:银杏谷资本首期10亿元!鹏城愿景基金正式发布
报道合辑,公众号:银杏谷资本银杏谷生态企业 科技助力杭州亚运
媒体报道,公众号:银杏谷资本总理走访浙江 | 生态企业数梦工场、幄肯新材料参会交流




本文来源:银杏谷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