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APP(原樊登读书)副总裁夏捷立:如何提升组织韧性引领业务创新? | WISE 2023新人力时代大会
36氪 · 2023-09-06 11:33:26 · 热度:加载中...
十年,组织韧性中的变与不变

  8月30日,36氪WISE 2023新人力时代大会顺利举办。今年,我们以“韧者行远”为主题,邀请到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专家、企业家、学者和从业者分享经历与经验,共同关注在趋向于更高标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工业5.0时代,叠加“风险社会”的无常因素,企业如何通过“组织韧性”,在“智能”和“转型”两大趋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进行业务战略与人才战略的配套转型,保证企业不被浪潮裹挟。

  大会上,帆书APP(原樊登读书)副总裁夏捷立就《如何提升组织韧性引领业务创新?》发表了主题演讲。夏捷立首先介绍了帆书的业务发展历程:十年来,从单一产品到涵盖线上线下、书店、出版等业务的综合平台,帆书敏锐地抓住了每一波流量池,不断获得业务增长的机会。

  随后,夏捷立通过分享帆书在每一次成功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阐述了组织韧性的特点。夏捷立认为,帆书之所以能够不断抓住新业务机会,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天使投资机制,通过激励员工做创新、做业务孵化,帆书能够不断抓到市场上好的机会;低风险的创业思路,尽量以相对简单、精干的小团队去撬动大的业务;企业要有不拘一格的文化,善于跨界创新。

  最后,夏捷立分享了帆书十年来的“变与不变”以及与组织韧性相关的思考。帆书对内容的高质量要求和“阅读中心”的发展思路是不会变的,对业务创新的鼓励态度也不会变,而具体的业务创新形式则是根据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夏捷立认为,在“不变”的基础上顺势而为进行业务的创新效果会更好。

  帆书APP(原樊登读书)副总裁夏捷立

  以下为夏捷立演讲实录(经职场Bonus整理编辑):

  大家好,我是帆书的夏捷立,非常荣幸给大家讲讲帆书在组织韧性、引领企业创新上的一些心得,我们帆书原名叫樊登读书。

  我自己在帆书负责整个创新板块,以前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去了几家互联网公司,现在在帆书负责新媒体业务和新内容的孵化。现在负责的绝大部分业务都是来公司之后从0到1创新做出来的,结合业务的一些情况,和大家分享一下帆书在组织韧性的一些特点。

  帆书是一家内容平台公司。樊登老师早期在创业的时候探索出一个非常高效的,能够让大家去了解书里内容的方式——书籍解读。帆书的主要产品是卖读书卡,大家买了之后,每周会有一本书的书籍解读,大概是40-50分钟时间,用户听完之后可以大致了解书里的内容。我们的一些讲书人,像樊登老师和公司邀请的其他大咖老师,会结合书里的内容和自己的见解,把相关的知识带给大家,光“讲书”这个形式的产品就支撑了公司发展了很久。

  在以听书讲书为主的知识形式以外,我们后来又做了其他业务的延伸,包括传统的一些内容平台的载体,像线上课程、训练营、新技能的培训;随后又做了像出版、书店、衍生品电商、企业版等业务。光从内容丰富度来说,帆书不光是做讲书,而是业务类型非常丰富的一个公司。

  帆书

  这张图可以比较直观地体现我们组织的韧性。因为公司已经成立了十年,从2013年就开始了,一开始樊老师成立公司后,2014年最开始的增长是用了传统的线下活动的模式。我们有2000多家线下代理商,每周都会举办各种线下的知识交流活动,用读书会的形式去推广读书卡。2015年上线了APP,2016年开了线下樊登书店,2017年开始做书籍出版的工作,2018年正式改名为樊登读书。之后,后面又利用了互联网和外界比较好的流量池,包括做了APP之后,又抓到了微信的一部分红利。2019年开始做抖音后,抓到了一部分抖音、快手这些新媒体的红利,基本都是按每年1000万用户的规模在增长,今年从樊登读书改名成了帆书。

  这一路走过来,我分享一下当中体现了哪些组织韧性的特点。

  帆书是一家做了十年的公司,我们一开始只是个单一的产品,到现在从事内容平台所有的载体,线上线下、书店和出版等业务。从我们自己的增长模式来看,一开始只是线下的活动,到现在有APP的流量、微信、新媒体,包括还有2B,从营销手段来看是特别丰富的;从增长流量池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一路走过来,APP火的时候,我们做了APP,有一部分增长;2018年微信火的时候,又用一些形式抓到了微信的流量,后来又抓到了抖音、快手新媒体的流量,每一波流量池,我们都没有错过,都从当中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业务增长的机会。

  在这背后,我们自己总结,觉得在公司的组织文化和机制上还是会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十年来不断抓到一些业务机会。

  我简单分享几点:1.天使投资机制,2.低风险创业的思路,3.不拘一格的文化。

  1.天使投资机制

  天使投资机制是特别有帆书公司特色的机制,公司任何一个员工,只要他说他要做一个和业务相关的事情,这个业务跟他本职工作可以是没有关系的,他都可以跟公司申请,写个像BP(Business Plan 商业计划书)一样的东西,公司会给他5万块钱的额度,让这位员工去做自己想做的、跟工作相关的事情。这个机制设计出来,就是为了给员工更多的机会和一些资源,让他去从事不一定是本职工作相关的事情。这个机制从事后来看,对我们创新业务增长的投资回报率特别大。

  我们2019年开始做抖音、快手新媒体之后,也积累了很大量的粉丝,但是从业务本身来说,那时候还没有抖音电商,对我来说整个新媒体做账号的团队是一个成本中心,要雇用一些人做账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个做账号的负责人说,其实我观察到市场上开始有一些电商直播的苗头,公司还没有开始做,老板也没有说要去做,我自己能不能想想做这个事情。所以他就用天使投资的机制跟公司申请了5万块钱买了一些直播设备,带上一个实习生开始倒腾直播电商这个事。结果他倒腾出来了,摸索出了一套怎么在抖音和快手上通过直播电商的形式开始卖书,去卖我们的读书卡以及怎么挑选主播,整套业务模式就出来了。后来给他加资源,把他升级成业务负责人,给了更多的权力和资源支持,从2021年开始,整条业务线基本是上亿的规模,一直都是抖音电商知识文化类目的头部品牌,从管理者角度,最开始的5万块钱是天使投资,换回来一条每年上亿规模的业务线,这个投资回报率特别高。

  所以这整个机制贯穿在我们整个鼓励员工做创新、做业务孵化的理念当中,让我们能够不断地抓到市场上比较好的机会。

  2.低风险创业的思路

  低风险创业的理念,这也是樊登老师写的一本书,在我们APP里面也讲过,这里面强调你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不要拿资源去乱推,而是你要想怎么能够最小成本、最小风险的试出来,就是传统互联网公司去做MVP的思路。

  举一个我们现在新的讲书产品的例子,李蕾讲经典。樊登读书把书籍解读这件事情趟出来之后,整个樊登老师讲书的业务规模已经不小,书籍解读这个事儿既然能够如此高效地让用户了解书里的内容,是不是其他老师也可以做?樊老师也一直鼓励用户不要光听他讲,要多听听其他人讲书。顺着这个方向,我们有一个合作伙伴是李蕾老师,她以前是央视主持人,书读的很多,特别希望跟我们合作做书籍解读这个事,我们就围绕她做了另外一个单独收费的书籍解读的SKU,叫李蕾讲经典。很多公司拓展新业务做法,包括我以前经历过一些公司,是既然主营业务已经试过了有些经验了,对新业务就上来就加资源、加团队,希望快速做出了。但樊登读书不是,即使我们知道书籍解读这个东西肯定有机会,但我们在做李蕾讲经典这个业务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小团队的做法,现在这个团队也没超过10个人,基本已经是几千万级的业务了,所以我中间不断地让他们尝试新的思路,小步快跑,已有的其他部门能帮你的事情,你就找别人合作,不要全都自己从0到1开始做。还有一个思路,当团队小的时候,如果一上来给了很多资源,反而会让他的业务节奏被打乱,很可能会忽视业务当中最关键的事情。

  低风险创业的思路支撑着我们很多亿级的业务,背后都是相对简单、精干的小团队,在有限的资源下,但每次都能聚焦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结合OKR的做法,就可以把一些业务用比较小的代价做出来。

  3.不拘一格文化

  其实樊登读书,包括帆书,一直在做围绕书、围绕知识相关的事情。从去年开始,我们机缘巧合下开始跟消费品做跨界。

  第一个案例是和宝洁下属剃须刀牌子吉列做了跨界。讲书的公司跟卖剃须刀的公司去做跨界,也是比较新的方式,尝试的时候也没有人疑问一个讲书的公司,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剃须刀?我们公司文化叫不拘一格,只要找到一个不违背我们做内容做业务初心的方式,总能找到路。所以我们后来跟吉列做了一个事情叫品牌跨界,我做了一个礼盒叫“家书”,在当中放了一本樊登读书的实体书,放了一张读书卡,放了吉列的剃须刀和须泡,作为父亲节的礼品去推广。这个形式做的特别好,双方都觉得把对方的优势发挥出来了。我们等于把书、把文化的一些因素加到了吉列的礼盒当中,双方用自己线上线下的资源去推,大家都觉得效果不错。

  今年开始我们做了一个新的业务叫书友精选。我们在直播间里本来都是讲书或卖书的,现在会邀请很多书友,有时候会跟樊老师做对谈,有时候和高管、内容主播做对谈,都是围绕自己本身的书友故事以及他背后的品牌、背后的企业在做哪些事情,去和我们的线上书友分享一下他们的品牌故事。通过这个方式把书的元素加进去,同时也把一些消费品的元素加进来,是一个比较好玩的方式,让我们可以跨界去跟消费品公司有更多的合作。

  我们除了做书以外,又去做了新的东西,这其实是不拘一格文化的表现。

  回到最后,跟大家分享组织韧性相关的一些思考。

  这十年走过来,包括我们做了很多创新好玩的事情,我觉得当中有一些事情是不会去改变的。比如说,帆书做任何内容产品也好,甚至做直播也好,我们都是按照非常高的内容质量去打造产品。每个产品上线前,几轮的校对、各种验证,看用户的数据,都是非常标准的做法,因为我们本身是个内容公司,内容好是安身立命之本,所以这一点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改变。

  第二点,我做的事都是要围绕推广阅读的,所以无论是做书友精选,还是李蕾讲经典,或是直播卖书,本质上不违背帆书推广阅读的大理念。

  第三点,我们整体对业务的创新持鼓励和包容的态度。很多同学有时候在倒腾一些和主营业务关系不大的事,但不要紧,我们保持观察,如果觉得有意思,看看苗头怎么样,也许可以放大。

  这是不变的事情。

  变的事情,是不断根据外部的环境去做一些顺势而为的事情,立足于好内容的基础上,抖音起来了,我看看抖音怎么合作,有微信的红利,我看看怎么跟微信合作,品牌化地做这些事情,其实有了不变的东西,可以顺势而为做一些业务的创新,往往效果会更好。

  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些帆书在做创新业务以及组织韧性当中的思考,感谢大家!

  整理编辑|张灿

本文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