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大机会(附个股)
中信证券 · 2023-03-22 23:07:59 · 热度:加载中...

从0到1,未来充满想象空间,这就是小卫星。


今年以来,随着股价上涨,小卫星逐渐在资本市场走热。什么是小卫星?当前哪些环节能产生业绩,哪些是预期炒作?需要预防哪些风险?


相关问题,本期特邀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大科技产业专家,为您聚焦解析。文末附产业链重点公司,供投资参阅。



本 期 作 者


——
  2分钟精要尽览  


—  01 —
小卫星需求端概况


❶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是信息产业的下一个大趋势

发展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已成为6G的共识。空天地一体网络架构是6G的核心方向之一,被ITU列为七大关键网络需求之一。

6G的空天地一体网络架构将以地面蜂窝移动网络为基础,结合宽带卫星通信的广覆盖、灵活部署、高效广播的特点,通过多种异构网络的深度融合来实现海陆空全覆盖,将为海洋、机载、跨国、天地融合等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❷ 小卫星补充军工通讯

我国军工信息化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2012-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3%。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国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62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达6.7%。

2016-2025年我国军工信息化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

❸ 频谱与轨位资源有限,太空“圈地运动”提速

近地轨道位置和频谱资源均为有限资源,先到先得模式下,太空“圈地运动”提速。

空间轨道和频段作为能够满足通信卫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已成为低轨卫星发展必备的战略资源。“先占先得”特征,推动我国低轨卫星建设加速

频率方面,先申请者享有优先使用地位,申报时间越早协调优先级越高;频率的落地使用具有国界之分虽然频率申报具有一定“先占先得”特征,但由于频率管理是国家的基本主权内容,频率的落地使用是具有国界之分的。例如星链未在中国申请频率申报,也未在中国申请信号落地,相关频率的使用不受我国保护。

轨道位置,同样具有排他性和稀缺性。

在星网络资料申报也需要提交相关轨道信息+卫星在空间运行需要安全距离间隔,因此近地轨道可容纳的卫星数量本身是有限的,地球近地轨道只能容纳约6万颗卫星。

因此,先行发射的卫星能够占据更理想的轨道平面,同样具有“先占先得”的属性。


—  02 —
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市场空间



低轨卫星建设仍将加速,推动全球卫星产值增长。展望未来,更多低轨卫星星座计划建设已提上日程。

受此推动,据Euroconsult预测,2021-2030年将年均发射1700颗卫星,比过去十年增加了4倍。据SIA和TrendForce数据,2021年,全球卫星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828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

全球卫星产值(亿美元)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太空与网络,Euroconsult,SIA,TrendForce,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

2019年卫星产业细分市场规模结构

资料来源:太空与网络,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

—  03 —
产业链分析


卫星通信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卫星制造、运载及管控;中游产业链为卫星运营及地面设备制造;下游为卫星应用。

从产业链发展先后顺序来看,上游卫星制造率先受益。

类似5G产业链的发展顺序,产业受益性从制造端逐步发展到运营端。因此,随着“星网”等国内低轨卫星星座逐渐拉开建设帷幕,卫星制造将率先受益。

远期来看,随着后续星座建设逐步完善,产业链价值重心将逐渐向终端及运营服务转移。

产业链上游,卫星制造环节

从卫星制造产业本身来看,一方面LEO卫星星座规模庞大,卫星制造总市场空间规模可观;另一方面,低轨卫星寿命周期相对较短,组网完成后,仍存在较为稳定的折旧替换需求。

我国低轨卫星
对应卫星制造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资料来源:ITU,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

  • 卫星平台

卫星平台是由卫星本体和服务(保障)系统组成,可以支持一种或几种有效载荷的组合体。

按卫星系统物理组成和服务功能不同,卫星平台可分为结构、热控、控制、推进、电源、综合电子学等分系统。

卫星平台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铖昌科技招股说明书,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

  • 卫星载荷

通信载荷是用于通信卫星通信功能的部件,是通信卫星的核心组件。

传统通信载荷主要包括相控阵天线和转发器,卫星互联网在传统通信载荷基础上增加了星间链路。通信卫星的通信载荷中成本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相控阵天线、转发器、星间激光通信等。

相控阵天线方面,相控阵天线低轨应用优势显著,有望成为低轨通信卫星标配。

低轨卫星所处轨道低,星地传输距离短,自由空间损耗小,要求天线具备较大扫描角;且大规模星座建设对发射亦有较高要求。而相控阵天线具有宽扫描角、低轮廓、低功耗、重量轻,可实现灵活的多波束、波束调整重构,以及波束凝视、等通量覆盖等优点,在低轨卫星应用优势显著。

国内相控阵天线供应商包括中电科集团相关研究院所、航天科工集团相关研究院所、民营银河航天、广州程星等公司。

T/R组件环节,低轨卫星T/R组件市场规模将超百亿元。

其中,卫星发射数量、卫星重量、单价假设及卫星载荷成本占比参考前文卫星平台市场规模测算。

其中,T/R组件占天线系统成本的50-60%。另据国博电子招股说明书,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约占相控阵雷达成本的70-80%。基于此,假设T/R组件占通信载荷成本的45%,对应2025年国内低轨卫星T/R组件市场规模超40亿元,2022-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超200%。

有源相控阵天线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低成本有源相控阵天线研究》,《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白皮书》,铖昌科技招股说明书,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


T/R组件竞争格局方面,目前我国T/R组件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博电子、中电科集团、臻镭科技、雷电微力等,其余相关T/R组件产业链环节相关供应商包括T/R芯片厂商如铖昌科技、相控阵天线厂商如天箭科技等。

卫星总装方面,目前国内卫星总装单位以国家队为主,民营力量快速发展中。

国家队:主要包括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系统等。商业卫星公司:包括银河航天、时空道宇、长光卫星、微纳星空等。

民营企业近期正在快速发展,包括银河航天、时空道宇等已有批产卫星入轨。例如2020年1月银河航天首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发射,2022年3月银河航天首次批量研制的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22年6月时空道宇首轨九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产业链中游,卫星运营环节

卫星产业成熟的情况下,运营服务将是产业价值链的另一大重心。

根据SIA数据,与用户侧相关的地面制造(终端)、卫星服务等为卫星产业的重心所在,2021年卫星服务实现收入1180亿美元,占卫星产业的比重达到42.3%。因此,随着星座建设逐步完成,产业链重心将逐渐由上游的卫星制造、卫星发射环节向中下游的地面设备及运营服务转移。

目前,我国卫星通信运营商包括中国星网、中国卫通、中交通信(盛洋科技拟收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亚太星通等。

长远来看,随着我国低轨卫星建设逐步推进,产业链价值重心将逐步向卫星终端与运营应用环节转移,终端侧前景广阔。

2021年MWC上,马斯克曾透露目前星链终端成本在1000美元以上,远期来看,其希望终端价格能降低到250-300美元。

基于上述价格,目前星链40万用户对应实际终端市场空间已达4亿美元;远期来看,目前国内宽带用户约5.7亿户,以6亿户、5%渗透率估算,对应国内低轨宽带卫星用户数达到3000万人,卫星终端市场规模可达约75亿美元(ASP250美元)。

国内固网用户数(亿户)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工信部,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

下游应用,目前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低轨卫星建设仍处于早期阶段,终端与运营侧实际应用较少,主要的应用领域有:卫星通信(偏远地区宽带连接、政府应急通信及特种需求、海上与航空宽带连接、卫星互联网等)、卫星遥感、卫星导航等,目前商业模式尚未清晰。

随着星座建设成熟,后续终端与运营环节将成为产业链价值重心所在。

低轨卫星重点公司一览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投资顾问部

风险因素:低轨卫星星座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成本过高影响建设进程;空间轨道资源和频谱资源被大量占用。

—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中信证券投资顾问团队观点,意在对事件进行梳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所含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对文中所提及的股票不承诺盈利可能性,对使用本观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有价值的投资干货都在这里 

中信证券官微

(citics95548) 

本文来源: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