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石投资邓钊:寻找硬科技独角兽,助力实现航天强国梦
36氪 · 2022-10-27 13:54:36 · 热度:加载中...
从中国最早投商业航天的机构之一,到第一家成功退出的机构,陆石投资如何成长为业内领先的早期机构?

  “硬科技赛道的人民币基金现在是焦点,计划在这段时间募集更多资金吗?”、“趁着这几年黄金时间,打算投更多的项目吗?”、“北交所和科创板陆续成立了,准备加速退出吗?”

  “还是要保持理智、足够克制!” 陆石投资董事长邓钊反复强调。

  每一个时代都有趋势。属于航空航天、智能汽车等硬科技领域的浪潮,正在全球范围推向高潮。作为中国最早投商业航天的几家机构之一,陆石投资逐渐成长为引领潮头的早期机构。然而,当行业成为时代焦点时,邓钊却给出了“理智”、“冷静”、“耐心”等关键词。

  成立于2015年的陆石投资,是一群85后年轻人主导的投资机构。这个团队却有着年轻人不常见的深厚与稳重。人均拥有6-8年的产业工作经验,有一套完整的投资方法论,在时代浪潮下保持自己的判断。

  陆石投资从成立伊始,始终专注于自己擅长的行业赛道,不盲目跟风,更不盲目追随热点。推动中国商业航天事业情怀始终贯穿在创始人邓钊心中,投资商业航天不是因为这个赛道火了,而是作为航天人的使命感。

  陆石投资董事长 邓钊

  7年过去,陆石投资的方法论也得到了成绩的验证。已投36个项目,19个项目完成后续融资,5个项目实现成功退出,3个项目实现IPO,另有8个项目正在/计划申报IPO。几乎所有退出的早期投资项目,都得到了10倍以上的回报。

  这样的高命中率,让陆石投资成为早期天使机构中有名的“狙击手”。谋定而动,每发必中。

  7年是一支人民币基金常见的投资周期。总结上一个7年,走向下一个7年,变与不变之间,陆石投资有哪些想法和计划?

  零壹空间、天兵科技、爱思达航天、井芯微……

  这一串名字,囊括了商业航天上下游领域的多个知名项目。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点:陆石投资的天使轮投资项目。天使轮阶段,许多项目还只是个想法,或者是初具雏形。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挖掘出有潜力的项目,找到最合适的团队?陆石投资董事长邓钊给出了三个评判标准:

  一、市场规模足够大:先判断是以前没有需求的新兴市场,还是传统产业升级的替代市场。根据市场类型与需求,再寻找相应的潜在标的。二、技术门槛足够高:如果技术门槛不够高,谁都可以进场来做,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就无法体现。三、团队背景要匹配:团队在行业中是否有积累,有多少产业经验,是否有人脉与资源,是否做过相应产品等。

  三条标准背后,是陆石投资海量的早期投研工作。了解产业的上下游结构,寻找最真实的痛点,积累业界的人脉,这些都需要在产业端有多年的积累才能做到。邓钊曾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研发主管,也作为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国内商用车ADAS及L4自动驾驶企业清智科技,运营三年半后被国内最大的商用车产业集团潍柴动力(000338)收购。这段亲自下场的创业经历,以及在产业端的资源积累,最后都转化为经验和资源,帮助陆石投资在投前从更深入的视角看项目,也能在投后阶段给到企业最需要的帮助和建议。比如,在哪个时间节点融资,如何设计和挑选每一轮的机构,怎么招到该阶段最需要的人才,如何避开创业道路上的“坑”和“雷”等。

  “在市场、技术、团队等诸多因素中,最核心的还是人,这关乎一个早期企业最终能否成长起来。”邓钊强调,硬科技赛道技术门槛很高,有很多体制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出来的创业者。科学家创业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技术很硬核,却无法判断商业化的潜力。在邓钊看来,大规模、批量化、成本可控的稳定生产,是硬科技赛道非常关键的一点。即使是实验室数据很漂亮,但如果不具备大规模复制的工程能力,那也需要非常谨慎。因此,邓钊经常会花时间在产业界,寻找潜在的创业者,挖掘水下项目,并与创始人一起讨论商业化的工作。在陆石投资投资的近40个项目中,超过70%都是天使轮投资。

  实际上,陆石投资每年会收到上千个项目的BP。在预立项、立项、内审、投决四个环节中,大量的项目被筛选掉,最终控制在每年投资五、六个新项目。邓钊认为,即使遇到好项目,该做的投研工作也不能少,必须要把项目背后的市场逻辑论证明白,一定不能盲投。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日常积累,在好项目开放融资前就先把工作完成。当项目真正开放融资时,可能时间窗口很小。但如果项目符合投资标准,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场。

  很长一段时间里,商业航天距离中国非常遥远。美国的SpaceX于2002年成立,并在2008年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燃料运载火箭,到2015年成功回收了一枚轨道级火箭的第一级。同样是在2015年,中国的商业航天力量开始苏醒,民营企业被允许研发火箭、卫星和其它大气层以外的飞行器。

  作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最早的推动者之一,邓钊开始挖掘潜在的项目和机会。他坚信,在中国的环境下,也能成长出像SpaceX这样优秀的商业航天企业。2015年8月,零壹空间正式成立。由于研发成本、产业环境、配套成熟度等问题,早期的商业航天企业并没有太多可选的技术路径,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当时比较稳妥的选择。陆石投资也是在此时进场,正式进入了商业航天的投资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与配套的环境在逐渐改善。零壹空间的估值也翻了数十倍,陆石投资成功实现了退出。邓钊判断,液体的技术路线比固体更具有商业价值,主要原因是液体的比冲更高,运载能力的天花板更高,能携带更多载荷,总体燃料的价格也更加便宜。因此,邓钊认为,随着液体火箭的逐渐成熟,每公斤载荷入轨的成本还有下降空间。

  在这种背景下,邓钊找到了老同事康永来,也就是后来的天兵科技创始人。两个人对运载火箭市场进行了充分调研,对比了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劣,并一起策划商业模式和组建创始团队。最终,陆石投资也成为了天兵科技的天使投资人,领投了数千万人民币规模的天使轮融资,并持续追加了3轮。天兵科技选择在液氧煤油方向深入发展,这条技术路线已经由SpaceX梅林发动机成功验证过,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对比液氧甲烷和液氧煤油两种技术路线,邓钊认为,液氧煤油的路线相对更加成熟,单低温环境的加注成本更低,各类基础数据、实验数据、飞行数据比较完备,且人才储备也相对丰富。此外,甲烷的密度比冲较低,这就代表火箭舰体需要更长,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虽然有了总体运载火箭的标的,但在商业航天领域,如果只有总体单位是远远不够的。由于体制内的国家航天企业有很多生产任务,负担较重,很难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配套。同时,使用体制内的配套零部件,对于成本控制也有一定压力。邓钊分析,随着中国商业航天崛起和爆发,一定会出现一批给总体单位配套的优质企业。因此,陆石投资也成为中国最早投资商业航天配套企业的机构。

  然而,火箭的配套零部件有不下十万个。哪些配套零部件更具有投资价值呢?邓钊给出了两个标准:

  一、 既能用于商业航天领域,又能给其它领域配套。由于商业航天仍处于早期阶段,如果只能给该领域配套,短期内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如果还能给其它领域配套,则能兼顾短期营收与长期发展,更有投资价值。二、 总体火箭单位不会延申的方向。例如,许多火箭企业通常会自研发动机,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因此,单独供应火箭发动机的企业可能很难获得其它订单。而像结构件、操作系统、遥测系统等细分领域,就是火箭企业一般不会涉及的方向。

  基于以上两点标准,陆石投资开始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从硬件到软件,从半导体芯片到智能化布局。首先,陆石投资会寻找合适的早期标的。如果在某个有价值的领域,尚不存在相应的配套企业,陆石投资则会寻找有潜力的标的,共同策划方案,孵化出一个相应的配套企业。例如在硬件领域,业界对新材料结构件有很强的需求,比如航天领域的整流罩就是一个典型产品。2018年,陆石投资找到了爱思达,经过了几个月的策划,从一个想法到行业调研,从产品形态到商业化,最终成立了爱思达航天,陆石投资于天使轮领投该项目3000万元,并于此后追加投资4轮。经过数年的发展,爱思达已经可以为国防装备、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四大领域提供成熟配套产品。爱思达生产的先进复合材料整流罩比传统金属整流罩减重30%,已经成功获得了国内所有已发射入轨民营商业火箭公司的验证。在软件、半导体芯片、智能化等领域,陆石投资则筛选了合适的早期标的,并在天使轮阶段完成了投资布局。航天领域需要稳定的操作系统,缺乏国产大型实时操作系统一直是商业航天领域的痛点之一。2019年,陆石投资找到翼辉信息,填补了这块领域的空白。目前,翼辉信息正成为国内高可靠性、高性能实时软件开发平台的独角兽,解决方案覆盖网络设备、国防安全、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电力、医疗、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诸多领域。

  “从2020年底,我们开始关注井芯微这家企业,一年的时间都没有融资。但陆石投资研判后,认为井芯微非常具有潜力,因此在产业端、资金端都给了一些帮助。等到井芯微开放天使轮融资时,陆石投资也成功实现首轮进场。”

  在航空航天、智能汽车两个产业,对于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高端装备等专业领域,陆石投资正在尽可能实现产业链的覆盖。对整个商业航天而言,陆石投资并不止是一家天使投资机构,更是行业的推动者之一。经过陆石投资的共同孵化与策划,许多细分领域有了相应的配套企业,让整个行业的成本能够进一步下降。得益于陆石投资对产业链的梳理,许多有潜力的创业公司也浮出水面。面对有价值的项目,陆石投资也会长期跟进与陪伴。

  下一步,陆石投资将重点围绕航天智能化进行布局。邓钊分析,传统的航天领域产品受制于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主要依赖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未来,随着火箭的数量大大增长,航天智能化领域将出现许多新机会。最近,陆石投资刚刚布局了数据链公司。除此之外,后续也会考虑布局卫星项目,从卫星配套开始,逐渐向总体企业延申。

  天兵科技

  2022年3月,陆石投资成功设立第五期人民币综合基金,募资额度为3亿元人民币。目前,陆石投资的出资机构非常多元化,包括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大型国企、民营机构等。经过7年的努力,近两年的项目丰收和成果认证,陆石投资得到了出资人的充分认可。原计划在明年募集的第六期基金,将提前到今年年底,目前认购意向已超过募资规模。

  虽然在近年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但邓钊依然对募资速度和规模保持冷静。邓钊表示,单期3亿元左右的规模,对天使轮机构来说比较从容,也更符合当前团队的人员规模和投资策略。邓钊强调,陆石投资不是为了做大规模而做投资,核心还是要控制项目的质量。大环境虽然对人民币基金比较友好,但还是要稳健一些,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走。

  人民币基金偏好低风险和稳健的投资风格。在商业航天领域,这些方面如何进行平衡?邓钊回答道,商业航天领域的总体企业成长周期长,投入资金大,高风险,但总体回报率更高。以天兵科技为例,从陆石投资进场到现在,估值翻了70倍,获得非常高的收益。而风险的平衡,其实就靠配套企业。以爱思达为例,爱思达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龙头企业,已有明确的资本市场规划。这类企业相对稳健,虽然估值增长速度没那么快,但也有20-30倍左右的增长。如果因为基金有周期要求,也可以边投边退,实现风险共担。

  “整个社会还是要给商业航天企业更多的耐心,不要催企业去上市。”邓钊认为,即使现在有科创板和北交所等新的退出渠道,而且二级市场具有周期性,但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支持是长期的,不会说过两年就没机会上市了。其次,商业航天至今也才7年的发展时间。作为一个高技术门槛的新兴行业,这个时间依然很短。只有保持冷静,陪伴企业长期成长,才能得到最后的丰收,这也是陆石投资当前的策略。2022年,陆石投资预计投资10个左右项目,其中有3个是老项目。对发展不错的项目,陆石投资会持续追加,陪伴企业长期成长。

  第一个7年已经过去。下一个7年该如何发展?陆石投资用航天人一贯的理智和稳重给出了答案。中国的商业航天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运载火箭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更多配套企业将逐渐涌出,在智能化、应用等领域还有许多潜在的机会。而作为一个天使投资机构,陆石投资还将更加深入行业,推动产业发展,寻找更多独角兽,陪伴企业一同追逐航天梦想。

本文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