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了诗莉莉,我不知道怎么退出
36氪 · 2022-07-13 13:48:42 · 热度:加载中...
这些年,文旅赛道投资可真难。

  前段时间,行业传来一股春风,有旅游企业融资了。

  民宿PMS系统提供商「订单来了」获得由安吉政府领投、携程集团跟投的共5000万元B轮融资。

  这两年,江浙一带的政府引导基金来势凶猛,在民宿领域下注颇多,也就是去年,一家被投资的民宿机构甚至拿了融资后直接把自己总部搬到了浙江绍兴。

  拿到融资的喜笑颜开,但近期文旅创投圈主流气氛还是死气沉沉,疫情前后那段时间入局了文旅赛道的VC/PE大多哀莫大于心死,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领域。

  比方说诗莉莉这个中国高端度假酒店管理品牌,深圳市少有崭露头角的文旅创业公司,A轮拿到经纬中国亿元融资的时候,口号是打造“爱情事业版Club Med”,2018年B轮、B+轮又拿到1个亿。

  疫情一来,风头正劲的势头戛然而止,一名当年投资诗莉莉的政府引导基金内部人士向我感慨,“我们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对方怎么回购,也不知道怎么退出…”

  珍惜手上的子弹——这已经是投资文旅赛道VC/PE默然间达成的一种共识。

  2022年,当一级市场来到冰冷的周期低谷,募资与退出的困境迅速传导到了文旅行业投资端,大家不约而同放慢了脚步:“再等等,让子弹飞一会。”甚至有人调侃,现在对文旅行业最好的投资,就是不投资。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文旅赛道融资新闻都多了一丝黑色幽默的味道。

  4月底,曾经的海外租车头牌企业租租车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金额不详,投资方也讳莫如深。

  看遍通稿,只有租租车创始人李斌在自说自话,现在“融资”过去了将近3个月,企查查上还是看不出一丁点租租车股权变化,难道这么一笔巨额投资扔出去后投了个寂寞?

  一边是不断自吹自擂的老玩家,一边是自 2022年开始几乎0进场的投资人,在大众的质疑中,文旅行业亟需新鲜血液改变一潭死水的现状,不至于遭受团灭的风险。

  刨除已经上市的那些企业,粗算酒店/在线旅游/民宿/出行几个领域仅剩值得投资的玩家也不超过 20 个左右。

  其实即便是存活在市场上的玩家们,也有突然消失的危险。

  就像昨天我们聊过的耀出行,本就自危的盈利模式,没了投资人的补血投喂,半死不活的处境下不知哪天就会上演资金爆雷、老板跑路、公司倒闭的突发戏码。

  文旅赛道不是没有风光过,2019年前大笔资金注入时,盛行的投资逻辑叫押赛道。

  何为押赛道?说好听些就是判断出前景不错的方向,海投大量公司,几十个矮子拔出一个将军,便可把风险对冲掉,还能获得千百倍回报。

  尤其在2014-17年的时候,不乏有投资人上午聊过某个在线旅游项目,几天后发现被另一家基金抢了先,捶胸顿足。

  当年的“海投”投得早了大多偷着乐,投得晚了欲哭无泪,疫情是文旅赛道的重大转折点。

  受疫情冲击,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急剧下降,较2019年同比下降近5成,当年一些行业里叱咤风云的名字大多已经烟消云散。

  仅去年一年,据“电数宝”监测显示,2021年在线旅游公司“死亡”数14家,分别为:游差、Wegogo、悦逍游周边抢购、梦想旅行、新骑科技、乐遇旅行、顶联、达美网、洋葱旅途、陶乡居、云舍科技、美那度、奔跑兔、爱婚旅。

  再往前推,你们谁还记得世界邦、百程旅行、骑鹅旅行、惠租车、海玩网这些名噪一时的企业?前浪们死在了沙滩上,后浪了无踪迹。

  如果说,前两年的文旅创投圈是史诗大片一般的波澜壮阔,那么现在它已经演变成了宫斗剧一般的波诡云谲、并且有越发低俗无聊的趋势。

  费尽心机退出,或者说止损退出是很多当年一窝蜂挤进文旅赛道VC/PE的共同心愿。

  只不过,这些年,文旅创投基金退出难已经不是秘密,特别是2019年强投文旅赛道的大多追悔莫及。

  一家2019年豪掷了5000万美元投资了某海外包车企业C+轮的投资人和我哀叹,“那时害怕错过一个优质投资标的而捶胸顿足,谁知道是49年入了国军。”

  即使成功逃顶,很多VC也被文旅创投企业漫长的投资回报周期折磨得精疲力竭。

  另一家知名VC机构的投资人和我算过一笔账:她所在公司管理的基金在2013年投资了一家在线旅游企业,之后逐轮增加投资,由于持股比例较大,在企业2018年上市,基金持有的股票2019年解禁后,按减持新规在二级市场上减持,至少要减2.5年。

  这意味着,从第一笔投资开始到完全退出要10年左右时间。

  朋友感慨,“旅游企业想跑出来太难了,VC从小把创业项目抚养长大,投入资金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熬到了上市,疫情让企业市值大幅缩水,减持还困难重重,实在苦了对企业大力扶持的创投基金。”

  其实能跑出来已经算万幸,文旅创投领域如同打牌,但多数投资人手中都是烂牌。

  当投资人没有运气摊到好牌时,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地做好局部优化,把自己的烂牌,每一步打得比其他人的烂牌好那么一点点。

  行业融资低谷期,有没有疫情这几年敢于在文旅行业里投资的?

  其实也有,大多是深耕文旅赛道的资本或者有圈里企业领路。

  比如梁建章、郑南雁、江天一合伙成立的鸥翎投资与红杉资本作为买方团收购了开元酒店,再比如元璟资本、中青旅红奇基金联合领投了直客通D轮,美团王兴背后的酷讯入股东呈酒店20%股权,订单来了本轮融资背后也有携程的身影。

  热钱,在内部流动,其实也很好理解:疫情三年,只有行业了解行业的需求,敢于判断投资风向。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对赌、回购要求进入文旅赛道。

  例如,2021年1月中旅投资注资3.91亿元,成为开元森泊第二大股东。

  按照当时签订的对赌约定,开元森泊承诺当年不会亏损,2021至2023年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如果本年度录亏损,开元旅业以捐赠方式等额补偿,而若未来3年盈利不达标,中旅可要求对方按代价加年息8.5%回购股权等。

  应该说,回购条款还是很清晰的,事情见多了,文旅赛道投资人越来越现实。

  身边一位政府引导基金供职的朋友直言,“文旅赛道风险大,如今在募资上,引导基金相对来说更强势,他们提对赌协议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有了上级压力,都害怕投失败了担责。”

  当然,回购、对赌条款也不是万能的。即使签了回购,也得看被投企业拿什么来回购,是大股东回购还是第三方回购,也就是说是否有能力完成回购。

  比如乐视贾跃亭之前还是12%回购,现在呢?人跑了…而文旅企业被疫情折腾三年,大多资金告急,若无法完成对赌要求,自救不及直接摆烂,哪有精力回购。

  除了精心衡量退出条款之外,当下文旅赛道的投资也有VC看重被投企业对自己缺失一环的补充,还有的是看重资源的互换。

  像今年3月松赞集团引入招银国际3亿元A轮融资,据称投资协议中没有业绩对赌,属于近年来文旅赛道融资非常难得、罕见的情况。

  而按照招银国际的说法,招行私人银行客户的高端客户在旅游方面存在大量需求,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投资者可以在两端助力。

  目前,招银国际3亿元投资松赞酒店后,持股21.6%,松赞当下11家酒店的估值只有15亿元,疫情下,相对来说比较合理。

  最后,再聊一个近期的小故事。

  北京一位投资人和我聊起了最近一个遭遇——不久前,他们去参加了一家独角兽级别在线旅游企业的股东大会,主要议题就是希望老股东能再再给点支持,否则他们很难熬过这个夏天。

  原本按预期,新估值肯定是缩水了,但现在,创始人却说能不能至少平轮,希望股东能同意。话音落下,现场一片静默。

  眼下这个故事还未有结果。

  你如何看待2022年文旅赛道投融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ID:lvjienews),作者:theodore熙少,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