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泽资本刘文溢:逆向思维做投资,长期看好生物医药螺旋上升趋势
动脉网 · 2022-06-29 08:00:00 · 热度:加载中...
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道阻且长,难走的路,从不拥挤,资本像源头活水,滋润着科学研究的一方热土。

  “现在是钱最‘贵’的时候,资产相对‘便宜’的时候。”针对国内近段时间的医疗投资现状,杏泽资本创始人刘文溢总结。

  2022年,“焦虑”又一次成为国内医疗投资的关键词。4月,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数据简报》已经显示出行业的低迷景象。简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受国际局势影响,中企境内外上市节奏有所减缓。退出焦虑进一步传导至投资和募资端,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分别同比下降27.5%和47.1%。

  但动脉网注意到,杏泽资本在上海因疫情封闭、医疗投资低迷的情况下,反而连续投资了多家企业。玄宇医疗完成亿元A轮融资、格物致和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微光基因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这些在6月官宣的融资事件,都有杏泽资本的身影。

  杏泽资本目前投资组合企业超过50家,管理资产总额近50亿元,在特殊时期,杏泽资本如何穿越周期捕捉投资机会?如何挑选生物医药标的?近期,动脉网和杏泽资本创始人刘文溢进行了对话。

  以正治业,以奇用兵

  犹太人有句谚语:难做的事易做成,因为这条路上不拥堵。

  在市场火热的时候,“撒胡椒面”式的投资风格可能还适用,跟风抢项目的现象突出。

  而2021年上半年开始,行业经历大起大落,进入下行周期,很多生物医药方向的上市企业下跌超过70%。二级市场的下跌传导到一级市场,带来了2021年-2022年上半年所谓的投资低迷期。

  此外,外资撤退、集采政策压力、疫情反反复复等因素,都加剧了投资的不确定性。尤其是2022年3月来,受上海疫情封控的影响,两个多月处于封闭的状态,“医药行业确实有了腹背受敌的感觉。”刘文溢表示。

  2022年以来,投资机构非常谨慎,大家都在观望,对手手里的每一颗子弹都异常珍惜,出手更慎重。“封控期间,上海的投资人们普遍都在认真做研究,小心做投资。以前被疯抢额度的明星项目,投资人现在心里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口袋里的余粮。”

  不同的是,杏泽资本的投资节奏并未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过多干扰,是市场上继续保持投资力度的机构之一。这背后一直由杏泽秉承的投资理性在支撑。

  刘文溢本科和研究生读的是经济学,出于对医疗领域的坚定看好,刘文溢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读博士时选择了公共卫生学。经济学+医疗的专业背景,使得刘文溢对医疗投资有着敏锐的触觉,之后,进入了二级市场从事大健康行业投资工作。

  刘文溢认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需要更多的人投身于更前线的事业,创造价值。同时,2014年生物医药利好政策频出,创始团队高度看好生物医药发展机会。”故此,结合自身能力和时代机遇,刘文溢从二级市场转向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创立了杏泽资本,希望陪伴早期生命科学创业者成长。

  创始至今,杏泽资本骨子里自带了一种独特的理念:做人要正,做事要专,杏泽很重视两个“专”——专业性和专注度。守少则固,力专则强。血液里流淌着这股清流,杏泽人已陪伴中国生命科学创新前沿的众多企业度过多个酷暑严寒,路还很长,但他们一直在路上……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从起步到现在一共10年左右的时间,行业从2018年港交所的18A上市规则开始火热,到现在仅过去了4年,创新生物医药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赛道。“从行业良性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年轻的赛道经历低谷并不是坏事。”刘文溢表示。

  “可以将行业低谷期看作分化期,反而可以更容易撇清泡沫,去伪存真,好的赛道、有韧劲的团队、有价值的企业会进一步浮现出来。投资人也可以更从容地看待一些项目,按照自己的投资体系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封闭期间,刘文溢及上海团队的工作基本依靠线上交流的方式,每天都被电话会议充斥。“这段时间,很多以前没时间处理的事被提上了日程,也有了更多时间去仔细倾听会议内容,还能沉下心来认真思考总结杏泽过去的得失与未来的战略和布局。”

  2022年至今,杏泽资本一共投了5个项目,包括齐禾生科、微光基因、格物致和、玄宇医疗、昂拓生物。大多都是杏泽资本早期孵化的典型项目,孵化型投资是杏泽资本的一大特色。

  其中,齐禾生科、微光基因属于科学家孵化,创始人均是各自赛道的顶级科学家,杏泽资本为其提供产业团队作为左膀右臂,昂拓生物则属于产业孵化,公司创始团队在产业界拥有丰富经验和资源,杏泽在资本运作上提供生态赋能。除此之外的格物致和、玄宇医疗是杏泽的投资项目。

  此外,封闭期间,杏泽也按节奏协助多家被投企业做好下一轮融资的布局和投后服务。做最佳创业合作伙伴一直是杏泽资本的宗旨。

  “总的来说,杏泽资本不会被短期波动影响。只要项目符合长期发展的方向,无论当下市场是好是坏,我们都会出手。”刘文溢总结道。这背后也同样隐忍着不愿错失美好的强烈愿望,有选择性地放弃了相当多的诱惑,在寒冬的经济环境下,尤其要珍惜手中的资源,去除对妄贪的偏执。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在行业低迷、疫情封控背景下,杏泽资本频频出手的底气来源于独特的投资逻辑。

  回顾杏泽的投资历史,可以发现逆向思维是杏泽资本的投资原则之一。2018年,医疗投资市场轰轰烈烈,但杏泽几乎全年都没有新投项目。2019年,市场由热转冷,杏泽反而投资了11个项目。

  刘文溢将杏泽资本的投资逻辑概括为“坚定价值投资”。

  首先是聚焦方向,不追逐热点,杏泽资本专注投资中早期的技术型企业,这类企业不太受大环境影响,投资逻辑不会因为大环境变化而在短时间内改变,杏泽会坚持自己看好的领域和公司,持续跟踪。其次是密切关注产业趋势和变化,杏泽团队成员均是科班出身,能够对行业细分方向和新兴技术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对整个产业链有充分了解,从而捕捉优秀标的。

  在投资标的选择上,刘文溢用三个标准概括:大赛道、硬科技、好团队。

  赛道的大小在于是否有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能否真正解决重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2011年到2018年期间,杏泽资本创新药的投资逻辑是海外大产品(靶点)的中国化。“在分析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某个靶点前景时,我们不只考虑这个靶点本身的竞争力,也会考虑适应症其余靶点的竞争力,从而得出该靶点的市场前景。因此,大赛道要么是广谱的大靶点,要么是显著优于其他靶点的好靶点。” 围绕PD-1、BTK、EGFR等靶点的开发,杏泽投资了君实生物、康方生物等公司。

  从2019年开始预计延续至2024年。杏泽这个阶段的投资逻辑是海外已验证技术平台的中国化。其中包括新一代ADC技术、小核酸、基因治疗、基因编辑和酶降解平台等。杏泽资本相应投资了宜联生物(ADC);舶望制药和Sanrise(小核酸);天泽云泰和NikeGen(基因治疗);齐禾生科和微光基因(基因编辑)等。

  器械领域的发展一般要晚于创新药5~10年时间。杏泽认为中国医疗器械第一波投资机会始于2016年,结束于2021年;主要集中于心血管和神经介入类高值耗材。杏泽资本是微创心通和微创电生理的第一个投资机构,以及申淇医疗、久事神康等公司的早期投资机构。但第一波无源高值耗材的早期投资机会已经结束。

  此外,市场有周期,但硬科技没有周期,杏泽资本致力于提前市场2-3年寻找能够穿越周期的硬科技,尤其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弱创新、伪创新的项目会率先被淘汰。

  最后,对于投资标的来说,好团队可遇不可求。“早期项目的团队构成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更多是看重团队的韧性和信念感。像优卡迪创始人在上海封闭期间全程驻扎在公司,近期顺利公布了免疫细胞疗法Ⅰ期临床试验数据。”

  在价值投资理念的驱动下,杏泽资本已投资了50余家高速成长的企业,包括君实生物、康方生物、中国抗体、荣昌生物、心通医疗等,即便是在疫情封闭期间,杏泽资本也不断接收到来自被投企业的新进展,更印证了价值投资的力量。

  刘文溢认为,生物医药是技术驱动型产业,也是逆周期行业,未来发展一定是螺旋式上升,所有困难都只是阶段性的,有低谷就意味着会迎来下一个波峰。眼前的困境是暂时的,把专注力放到更长时间轴内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上,才能守住初心,坚守价值投资。

  近段时间,上海正在逐步复工复产,走出疫情的阴霾,虽说还没有达到封控前完全流通的状态,但正在回暖。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企业的估值也在回升,一级市场交易数量虽说还较少,但活跃度快速上升。刘文溢和团队也日益忙碌,频繁和创始人见面。

  “判断‘底’和‘顶’是最不理智的做法,最重要的是回归本质,衡量企业是否有价值。我们考虑的不是怎么熬过冬天,而是如何在下一个春天绽放。”

  接下来,生物医药行业分水岭会加速到来,头部企业发展更快,迈上新高峰,底部的企业逐渐被摒弃。随着优秀企业不断涌现,5-10年内迎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资源整合的大浪潮。与此同时,投资人的专业度也会进一步提高,跟风投资的方法行不通。

  未来,杏泽资本将着眼于携手的每一个好项目,做最佳创业合作伙伴,借资本之力整合生命科学领域产业资源,促进行业发展。刘文溢透露,将重点关注创新靶点平台技术、高端生命科学仪器、自身免疫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等。在肿瘤领域,则会关注表观遗传学、基因编辑、DNA损伤等一些更前沿的技术趋势。

  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道阻且长,难走的路,从不拥挤,资本像源头活水,滋润着科学研究的一方热土,杏泽资本曾经、正在并且也将持续陪伴着科学家、陪伴着这个行业,一路前行……

本文来源: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