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盛投资李昊:VC人才的进阶之路(下)
36氪 · 2021-09-08 11:17:33 · 热度:加载中...
第一篇我们讲到了VC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些底层特质及能力的基础特征。本篇我们将接着上篇,继续讲述在VC人才能力观点存在的一些误区及VC业务特性与人才能力之间的关系,从VC机构的角度阐述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君盛投资”(ID:jscapital),作者:胡桃,36氪经授权发布。

  导语

  第一篇我们讲到了VC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些底层特质及能力的基础特征。本篇我们将接着上篇,继续讲述在VC人才能力观点存在的一些误区及VC业务特性与人才能力之间的关系,从VC机构的角度阐述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君盛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 李昊

  VC人才能力观点的误区

  我们在实战中,接触了很多VC从业人员,发现大多数人在VC职业路径上应该具备的底层能力的认知上存在局限性。有几个典型的误区。比如有人会把专业性作为目标能力。专业性,无需置疑,在VC投资领域是非常重要,但是专业性是成功投资的手段,而非目的。任何一个投资人,在所有他关注的领域内不可能做到完全专业,如果一味追求专业性,或许你的专业技能还没提升到位,投资机会就插肩而过了。在实践中,我们要清楚,专业是助力成功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专业性,资源体系、信息体系及对项目和赛道的敏感性都是必要要素。又比如,很多人把全部注意力放在项目和行业上,其实不然,即便把注意力放到关注的投资领域,这也只是一个子集。许多项目,在一定的时间窗口内,即使你穷尽所能,也可能无法了解所有的风险点,需要考虑基金策略,引入决策模型等共同助力项目判断。再比如,很多人认为VC机构的核心就是投资。毫无疑问,投资对VC机构来说非常重要,但VC机构作为一家公司,投资只是其业务线条之一,募资、PR、投后也非常重要,这些业务板块如果做的好,就能相互赋能,反之则会互相掣肘。

  VC业务特性与人才能力之间的关系

  VC机构为何如此重视从业人才底层特质和能力特质的考察?这是因为人才能力与VC的业务息息相关。下面我们将从多维度、多角度阐述VC业务特质与人才能力的关系。

  项目层

  投项目是VC机构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很多人对项目投资存在误区,以为项目看的越多,投的也会越好。事实却是,单纯信息量的多少与评判能力高低不成正比。在VC投资阶段,如果我们看好一个方向/领域,并不意味着要花很多时间去看上千个项目,才可以挖掘出投资机会。其实,在看项目上花费太多时间,反而会挤占研究和分析项目的时间,这就战术上勤奋,战略上却懒惰。我们看过很多上会投资报告,类似八股文——一段静态、粗略的行业大趋势分析,一段粗略的微观层面的公司能力分析,然后一段得出结论。前面我们提到,这样一刀切式的投资分析缺乏对未来变化的考虑。任何赛道的商业都是一套复杂体系,所谓复杂体系,就是多要素动态影响。比如技术创新是阶段性,任何新技术的产生都需要付出代价;比如在很多行业,价格优势的窗口期最多维持两年;又比如很多持续具备优势的商业门槛,竞争壁垒必须不断调整,等等。在面对新赛道或是不太熟悉的领域时,对项目要做到深入了解,就必须对这些复杂体系有深刻地认知,再叠加对商业基本规律及行业的认知,才能找出可能存在的矛盾点和风险点,才能形成对项目的正确判断。

  行业层

  行业研究的门槛其实非常高。我们看到很多人做行业研究时采用的是初阶二级市场研究报告的定式模板。行研作为投资项目的“魂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份合格的行业研究报告要求梳理行业变化的脉络并从具象表现中抽离出行业发展规律,绝非简单分类。之所以强调行业研究的重要性,在于行业研究透彻了,解读一个企业的维度就清晰了。如果行业是销售驱动,我们就去看企业销售能力体系的搭建;如果行业是研发驱动,我们就去看技术体系;如果行业是资金密集型,我们就去看融资潜力。可以说行业分析做好了,80%的企业分析也就自然解决了。遗憾的是大量VC投资人做研究,并没有往这个方向花力气。

  商业层

  很多VC公司的投资业务覆盖面广,那对于核心决策人员而言,必定会面临跨行业决策的现实。实现跨行业决策需要什么维度的能力呢?这就是商业层面应该解决的问题了。商业层面是围绕企业的兴衰沉浮而展开的。比如:智能硬件的窗口期规律、高频使用软件比低频软件更容易成为一个窗口、有些领域会长期处于分散格局有些则会相对集中,等等。商业规律的理解,需要高度抽象化能力。只有不断积累和延展这种能力,一个人才能具备跨几个细分行业的决策能力。

  基金策略/投资策略层

  我们前面说过,很多时候即使做了力所能及的调研,在特定窗口期,依然会存在一些对新行业和新方向理解不透彻的情形。怎么办?这就涉及到基金策略层面的思考。比如面对上述情形,基金是否应该投?应该投多少?是否应该采用追加策略?还是先退一部分,等等。投资策略的本质就是对现有投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一支投资基金,背后是一个项目组合,反映的是资源分配的结果。一支VC投资基金,至少运行7年,如何把VC机构现有优势资源与未来时间投入及行业发展趋势有效结合,如何不断地延展和调整投研版图实现VC机构专业性的快速提升,就是投资策略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背后,会涉及到要招什么人,怎么组建团队和调整团队等等。

  投募协同层

  募资能力和投资能力好比VC的双驱动轮。资金的属性如周期、方向、币种、地域要求等都会影响投资能力的延展。如何协调投资和募资,在充分调动公司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既能做到满足当下的要求又能不断积累投资能力,这样的思考和智慧就是投募协同层要解决的问题。

  管理与组织机制层

  最顶层是准确认识VC业务的本质。这个点到为止。比如一个VC机构的愿景到底是基于多少年搭建的,其思考的原点是专业、盈利还是人才。在君盛眼里,VC的本质是人的生意。作为管理层,需要思考的终极命题是如何持续吸引并留住最优秀的一批VC年轻人。不同的出发点,会形成完全不同的VC组织机构特征。坐在管理层位置上,大家可能会感觉到,VC公司和其他行业公司越来越像了,本质也是一个创业企业,只是行业特征不同罢了。

  每个行业对人才都有不同要求。VC行业需要通过观察其它行业挖掘投资机会,具有其特殊性,对从业人员有基础能力要求。作为具备多年从业经验及管理经验的过来人,结合自身多年实践体会及管理心得,分享一些对VC领域人才的观察,希望本篇分享能够给予VC从业人员或是想跨入VC行业的人以启发。

本文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