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观点 | “碳”索之路 创投视角下的碳中和投资
创东方投资 · 2021-07-19 09:30:40 · 热度:加载中...
碳中和,史无前例的巨大的机会正浮出水面。

— 创东方行业透视系列专题 —▼

自创立之初,创东方投资便始终坚持“研究型”投资策略。从宏观趋势到中观方向,再到微观执行层面上,分别开展剃刀式研究,在投资行业各个岗位求专、求精,力图直达投资的最高能效。

故此开辟“创东方行业透视”系列专题,记录投资中的经验与领悟,望能遇到更多志同道合之友,共享知识与成长。

作者:战略发展部 君师

一、危机照进现实 碳中和势在必行

2004年,一部名为《后天》的灾难片席卷全球票房,跻身影史最优秀的灾难片之一,电影讲述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全球气候异常。最终,地球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冰川时期。

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是否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

很遗憾,影片中描述的灾难并非虚构,温盐环流中断导致全球气温骤降在地球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而最近的一次就是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由于地球持续升温,北极附近的冰雪大量融化,注入北大西洋。这些冰雪融水是淡水,因此本该变得又冷又咸的北大西洋暖流密度变小,无法下沉,顶住了本该北上的温暖海水。

热带的热量无法通过洋流北输,使得全球温度逐渐下降,两极和山脉地区冰盖扩张,进入持续千年的冰川时期。

过去60年里,人类向大气排放了100ppm的二氧化碳,比之前自然生长的速度快了100倍。

气候下降带来的生态灾难,将超乎我们想象。对于现实当中的对抗气候变暖行动,虽然并未如影片中戏剧性,但却更为真实与艰巨。

也许我们可以保证明天不会发生这种灾难,但我们无法保证更遥远的某天我们是否会仍然安全。当科幻成为现实,解决温室效应,刻不容缓。

为了对抗这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1992年世界150多个国家共同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框架性国际公约。该公约又于1997年制定了《京都议定书》,经过多数公约缔约国的签署通过,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约。

回过头来再看中国,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选在此时此刻承诺短期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实际是世界经济地位转变的一种体现。中国正在从后发国家、发展中国家,向体量和实力上的超级大国进行转变,这一过程中需要承担的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责任,而是要寻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共同发展。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两百年后,减少碳排放成为世界性的共识,一场声势浩大的能源新革命正在席卷而来。

二、国内碳排放行业透视

若要了解碳中和带来的机会,那么首先要知道碳排放目前的情况和碳中和未来的可能的实施路径。

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幅度最快的时期。2019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 341.7亿吨,较上世纪末增长 47.7%。其中,中国、美国、欧盟的排放量分别为 98.3、49.7、33.3 亿吨。2019年中国以28.8%的全球占比,不仅位居首位,而且体量惊人。当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接近排名第2至第5位的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4个国家的总和。

从总量上看,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任务意义重大,同时也十分艰巨。

图:2019年,全球排放二氧化碳364亿吨

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华创证券

中国2030 年“碳达峰”时,排放量预计为109.41亿吨,而 2060 年实现“碳中和”时,排放量需要为0。按照这两个目标,中国在2030年时需要比现有发展轨迹减排25亿吨,2060年时,需要减排186亿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个是“减碳”,另一个是“固碳”。简单来说,我们既要知道碳是怎么来的,又要知道碳是怎么没的。▋1.碳的来源:

2019年,中国的电力和热力生产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9.2亿吨,占比为51.4%。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26.7亿吨,占比27.9%,交通运输9.3亿吨,占比9.7%。这三个排放大户占据中国碳排放总量近9成。

图:中国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

资料来源:IEA,创东方投资

表:1953-2018年中国碳排放比例变化

原煤

原油

水电

天燃气

资料来源:创东方投资

▋2.碳的减排与固定

电力和热力行业必然是减排的重中之重。电力是清洁能源,但发电过程却是产碳大户。目前电力生产减碳有两种路径:一、对现有发电技术进行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进行智能化改造,从而相对减少碳排放;二、开发清洁能源,以水能、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实现电力生产的绝对减碳。再做一步衍生,就是发电之外,还要注重电力的储存和运输。

工业深度脱碳是必备环节。以钢铁行业为例,要大力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研发绿氢炼钢流程,降低排放中碳比例;水泥和化工等行业在生产过程减少高碳能源的排放。还有就是技术革新,用其它原料替代高碳排放原料等。

交运部门减碳需要加强新能源替代速率。乘用车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清晰,加速乘用车/商用车电动化进程;航空、船舶、铁路等长途运输工具电气化水平提高,以及可再生/替代性能源的尝试使用。另外,利用并发展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城市交通体系。

建筑部门是碳排放量最高的终端消费来源。建筑生产建造过程和使用中的取暖用电等能源消耗问题不容忽视。

负碳排放是通过碳汇、CCUS、直接空气碳捕集(DAC)技术实现固碳,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目前固碳技术成本都较高,但其商业化之路的探索势在必行。

三、碳中和酝酿的创业投资机会

国家就是一个有机体,在定立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实施路径将会极大地影响整体效率。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虽然不同研究的具体金额有差异,但主流观点基本都认为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100万亿元以上。易纲行长在今年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称,“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百万亿),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计划,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这次革命,将决定性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创投行业来说,巨大的机会正浮出水面。

▋1. 碳中和投资存在机会

创业投资不同于其它金融支持方式,与债权投资等其它方式相比,创投机构更加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视角往往集中于技术型或模式型的创新机会。

碳中和作为未来40年持续的概念,从金融角度来看机会体系庞杂,并且技术方向瞬息万变,为避免挂一漏万,只摘取其中确定性相对强的行业赛道。

从碳排放的角度,排放大户均为电力、工业、建筑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核心企业。结合创业投资标的,初创企业很难直接切入这些领域,建议将投资视角聚焦于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

基于创新视角的创业投资对碳中和概念最有可能的实现路径将有可能集中于以下几方面:从前端能源替代、中端节碳减碳、后端循环利用构建投资框架。

图:创业投资在碳中和概念下的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创东方投资

(1)新能源发电

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未来将会替代火电已经是确定的事实,那么各种新能源发电的方式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投资过程中需要考虑清楚。

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发展的约束条件少,未来发展潜力更大。适合发展风电和光伏的陆上地区集中于三北和西南地区,而负荷中心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因此,长距离输送需要提前布局特高压电力输送网,特高压技术将成为新一轮投资重点。

另外,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大这些特征,那么伴随新能源电力接踵而来的就是调峰压力。那么大力发展储能将是主要应对手段之一。目前,应用于电力的主要储能方式有两种,一是抽水蓄能,另一个是电化学储能。

水电和核电,国内水电资源开发比例较高,尚未开发的水资源多集中在开发难度大的地区。核电受制于安全担忧,目前局限在稳妥地推动沿海核电建设。这两种方式机会相对较少。

(2)原有电力、工业等行业设备的低碳化、无碳化技术改造

电能替代持续深入,驱动能源数字化和电力电气化两大趋势。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数据,工业领域电机耗电量约占工业用电量的75%,因此提升工业电机的能效等级可以有效降低单位GDP的能耗。

图:国内不同能效电机占比

资料来源:IHS Markit、平安证券研究所

工业高能耗的另一改造重点,是冶金、石化和电力生产设备中的风机和泵类,由于是非变频设备,仅靠阀门调节流得,所以电能浪费比例在20%左右。从具体产品来看,主要受益产品是高压变频器,除此之外另一应用类型是对动态响应和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电气传动类产品。(3)交通运输:新能源汽车2018年中国交运碳排放中,公路占比超八成,是交运脱碳重点环节。所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不言而喻。

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构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新能源汽车环节庞杂,产业链涉及众多,就不一一举例。但从投资热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绝对无出其右,全产业链都充满机遇。

(4)建筑建材

生态园林与装配式建筑有望受益。其一,装配式建筑面临机遇,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间短、能耗低。其二,供暖设备脱碳,使用热泵技术或积极探索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供暖技术;其三,工业建筑板块,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传统周期行业产能升级置换投资需求增加。

(5)负排放技术或成为接受度最高技术

负排放技术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根据TheConservation网站整理出现八种负排放技术:造林/再造林、生物炭、生物质能源+CO2捕获和储存、直接从空气中捕捉、强化风化(矿物碳化)、改良农业种植方式、海洋(铁)施肥和海洋碱性。

▋2. 碳中和投资遇到的挑战

碳中和也并非入局即巅峰。碳中和投资作为ESG投资的一部分,或具有技术风险高、投资周期长、回报确定性低的一些特点。

(1)从募资开始 将碳中和理念刻入基金中

从投资机构来讲,投资的目标即为LP获得收益,其投资的社会效益,是以财务回报为前提的。如何让LP认同碳中和及ESG原则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新课题。

做碳中和投资,事实上要从募资端做起,理念上的一致才能在投资过程中事半功倍。在面对投资周期加长,甚至部分利益损失,都需要与LP前期的顺畅沟通。一桩好的生意,要找到这个赢利与社会价值的平衡点,投资机构的目标亦如是。

(2)选择“更多”还是“更优”?技术路线之争

具体到投资环节,如何对创新项目进行选择,往往会有技术路线之争。是选择当下经济效益更高的,还是选择未来性能更好的。

以光伏锂电为例,隆基股份选择成本更高的单晶路线,实际上面临的就是来自技术和行业的压力,最终的结果就是,市场站在了勇敢者那边。而在面对技术路线之争时,看准行业的方向可能并不困难,但能够持续坚持战略选择,以极高的战略执行力将产业链拓展至下游,有完成产业链一体化的魄力就很难得。

技术路线之争的内涵其实更深远,究竟什么样的技术能够在更长周期内脱颖而出,这个是更核心的问题。

在碳中和投资过程中,大概率会遇到更多或是更优的这种选择。如何在技术路线选择过程中坚定长期思维,这也是一大挑战。

(3)确定的方向 变化的机会

碳中和是一次不同以往的重大主题。时间上看,此次投资机会将横跨未来30-40年;总量上看,投入的资源规模也将不同以往。

那么这样长的时间周期和大量资源加入碳中和的队伍,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人可预见的爆发性机遇,同时带来的也是难以预测的行业前景和政策的变化。

所以碳中和或是独有的一次机遇。以消费升级做为对比,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是确定性并且是显然的,即消费赛道中的数字化转型与模式创新,创新过程往往是一步到位,相对来说,技术上并不需要更多延展性。

而碳中和由于时长跨度和技术深度来看,已经不再属于单纯节能减排范畴,而是以电力为载体的一次能源革命。这就意味着将遭遇更多变化,创投机构需要有足够长远的眼光和足够的心理安全垫来应对这种长期的变化。

四、碳中和投资 创东方一直在行动

投资就是做人,投资就是责任。这是写在创东方企业文化中的两句话。

创东方认为,真正优秀的投资,是将LP、创业者、GP及社会效益多方利益相结合并实现共赢的投资,这个要求很高,但却是必须坚持的目标。

创东方投资,是立足于深圳的本土私募基金公司,累计资产管理规模已超200亿元。自2007年成立以来,就在投资过程中逐步建立ESG考核体系。

成立后的第一支基金,创东方就投资出了先河环保、星源材质这两家环保及锂电池概念的公司。后期持续在ESG投资方向上下注,在电动汽车产业链、环保、光伏等领域积极展开投资布局,并已有8家相关领域企业成功IPO。

碳中和领域部分相关投资项目

金博股份(688598):公司从事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为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晶硅制造领域。

星源材质(300568):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为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领跑者。是国家火炬计划中首家提出“动力锂电池隔膜"概念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了不同性能和特点的隔膜以满足高容量、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电池的要求。

**新能源:一家专业从事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专业供应商。公司凭借其在负极材料领域丰富的经验,生产的负极材料具有容量高、高温性能好、循环性能优异、安全性能好等优点,产品适用于方形、圆柱、软包聚合物等类型锂离子电池。

伯特利(603596):专业从事汽车安全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相关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高端电子控制产品自主研发,已具备智能电子驻车系统(EPB)、汽车防抱死系统(ABS)、整车稳定控制系统(ESC)、电动尾门系统(ELGS)以及线控制动系统(WCBS)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独立开发与制造能力。

依思普林: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机驱动系统研发制造,拥有完整的产品技术授权与品牌独立运营管理,拥有核心研发团队。以自主创新的IGBT模块为核心,实现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自主化及产业化,是国内唯一掌握汽车级IGBT模块设计封装、电机控制器研发制造及动力总成系统研发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鑫宙竹复:竹缠绕复合材料世界发明单位。竹缠绕复合材料是一种全新的生物基材料,具有原料可再生、质轻高强、成本低、低碳节能、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可加工造成压力管道、城市综合管廊、整体组合式房屋、交通工具的壳体等产品。

创东方环保相关上市企业:

先河环保(300137):公司业务涵盖生态环境监测装备、运维服务、社会化检测、环境大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服务、VOCs治理及农村污水治理六大领域。公司率先开发了生态环境网格化精准监控及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全样本的有效性监测,精准锁定污染源头,为区域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和有效科技抓手。

维尔利(300190):公司业务涵盖市政、农业农村及工业三大领域,在餐厨及厨余垃圾、垃圾渗滤液、沼气及生物天然气、VOC油气回收等细分市场领域拥有核心技术。

天翔环境(300362):公司业务涉及环保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环境综合治理、高端环保装备的研发与制造、环保技术与工艺研发等多个领域。主要产品为节能环保及清洁能源设备,包括分离机械系列设备和水轮发电机组设备。

凯龙高科(300912):公司主营柴油机后处理系统、车/船用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主/被动再生颗粒捕集系统(DPF)、CNG/LNG/LPG后处理器、汽油机三元催化器、隧道/工业窑炉废气处理装置、汽车尾气加热系统、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ATS)、客车底盘集中润滑系统等高新技术产品。

恒誉环保(688309):公司主营涉及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危废处理、资源回收四大板块。拥有高水准的科研实力、国际化的装备制造能力、专业的工程实施等,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有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一体化解决方案。

地球自发生长,自我调节,人类诞生于温暖适宜的时代是种偶然,气候演化本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但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的现代活动越来越大地影响着地球环境本身。

自环保到ESG,再到碳中和,绿色倡议的主题在变化,不变的是创东方对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注。

未来,创东方还将加大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相关上下游创业投资,以促进投资人资金高效运转,推动ESG投资和社会责任的共同实现。创东方与产业全面合作,充分互动及资源共享,挖掘优质项目,促进绿色项目和绿色资本有机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并有良好投资回报的绿色生态圈,引领中国绿色投资潮流。

创东方愿与持有同样共识的机构与投资人一起,搭建及完善碳中和投资生态,促进人类社会长远、高质量发展。

碳中和投资,我们共同行动!

参考资料:1.华创证券 《中国的“碳”都在哪?——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四》2.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碳中和约束下的龙头企业选择》3.浙商宏观《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

本文来源:创东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