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颐资本:“狙击手”首战告捷 年化回报超过60%
投中网 · 2021-07-02 09:56:16 · 热度:加载中...
还有数个项目即将进入IPO阶段。

还有数个项目即将进入IPO阶段。

来源丨投中网

在医疗健康领域,成立于2017年的翰颐资本因其独到的投资眼光与高成功率,成为一级市场的一匹黑马,而且它的“跑姿”堪称独特。

短小精悍的投资团队,在2年时间里投出了11个项目,可截至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项目取得后续轮融资,开山之作的第一个项目–归创通桥医疗即将在港交所挂牌,年化收益率已达60%以上,还有数个项目即将进入IPO阶段。

“投资业绩并不取决于投资机构自身的体量。轻量级的机构因决策时间短、团队沟通充分、投资理念和策略得以高效落实等优势,更易打出差异化特色,进而另辟蹊径、跑出不俗业绩。”翰颐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颖华介绍称,这是翰颐资本保证投资高成功率的秘诀之一。

不过,要真正实现可观的回报率,还要将投资理念落到实处。相比于已具有品牌效应、资源优势的头部机构而言,轻量级机构要在“围猎”中脱颖而出,对投资人的早期预判、行业洞察等能力的要求只会更高。翰颐资本又为什么可以?

机构运营只做减法

说起翰颐资本,其创始人周颖华是绕不开的一环。后者于2003年即投身于投资行业,是国内最早的一批风投人,至今入行已近20年。

期间,他曾任职启明创投创始合伙人、原新天域资本合伙人等,期间主导过东阳光药、海利生物、赛诺医疗、诺诚健华、树兰医疗、微创心脉、奥精医药等项目的投资,个人累计总投资金额超过20亿元,整体价值超过80亿元,IRR逾29%,实现现金回报DPI约3.26倍,且全部项目获得正回报。

也因此,当周颖华于2017年选择创业并成立翰颐资本时,业界对此充满期待。人们相信,周颖华对中国风投生态的思考与心得将被悉数注入翰颐资本的DNA,而这本身就是一笔极宝贵的、不可复制的财富。

翰颐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颖华

事实上,翰颐资本也确实有许多独特之处,比如说,其团队规模堪称“迷你”。截至目前,翰颐资本仅聘请了一位合伙人、一位投资总监、一位分析师,所有项目共享一位财务总监、一位行政总监。

这是周颖华的特意设计:“精简的团队设置,可以带来更高效的沟通和执行。日后,即便翰颐规模逐渐壮大,我也会严格限制团队人数,每个行业组的人数至多8人,而整个基金团队最好不超过30人。”

从底层逻辑来讲,投资,特别是早期投资,最根本的判断依据需基于投资人的眼光,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投资行业很难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因此,如果招聘大量人员进行“扫街”式投资,虽然会降低单个项目失败对整个基金带来的风险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大量不可控因素,给管理带来雷区。

基于此,翰颐资本选择了精益的投资策略:只选拔最精干的人才,配置最精简团队,控制投资组合项目数量,给与被投企业最全面耐心的培养。

周颖华进一步解释称,由于采用了垂直管理模式,合伙人与投资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路径短,反倒可以对项目、投资思路等进行充分讨论,进而最大可能地确保打出的子弹能一击即中。

这让翰颐资本的“围猎”更像是“狙击”——与其他同体量机构动辄一期基金“围猎”20多个在投项目相比,翰颐资本仅投出了11个项目,相应的,它对每一个项目投入的“弹药”量要比前者多出近30%。

以深度专业树品牌声誉

追求高专业度则使这一理念得以落地。

“眼下,整个投资圈向专业型机构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翰颐必须比它们更专业,从而确保我们能够看得更早、更清晰,为投资人创造超额利润。”周颖华称。

为培养专业性,在翰颐资本内部,发掘新问题、独立做调研、写行业报告被列入了团队成员的KPI考核指标,每周还要就相关研究做分享交流。

这在以时间金贵著称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中又是一项“特立独行”。

“只有形成了对问题的专业思考,最大限度统一每一位团队成员对项目和技术的认知,才有理性思辨的底气。”周颖华强调称,这些看似费时间的苦功夫,会在未来筑成翰颐资本的核心壁垒。

基于自身的专业性,成立不足3年的翰颐,在业内逐渐树立起了“雷厉风行”的投资风格:

2017年,刚成立的翰颐资本即遇到了归创医疗,后者的药物洗脱外周血管支架和药物洗脱球囊等血管类高端医疗器械填补国内空白。此时的翰颐虽“赤手空拳”,但出手却毫不犹豫。周颖华拍板:边募边投,即在基金第一次关账之前几个月,借钱拿下归创医疗的股份,并进入公司董事会。在公司后续的数次融资中,尽力抓住每个加注的机会,使其成为翰颐一期基金最为重仓的项目,几乎达到了基金合同规定的单项目投资的上限。

神经介入以及外周介入器械市场需求巨大,医疗器械国产化又是必然之路,企业研发实力强大,后续将有多个重磅产品上市,此时不进局更待何时?“选择进入时点和选择正确的标的至少是一样重要的,好公司未必是好deal,在投资时尤其要注重选择进入的时点,而大多数的投资人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周颖华称。

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果敢迎来了回报。2019年1月,归创医疗和通桥医疗合并为归创通桥,并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2020年底,归创通桥完成近亿美金的Pre-IPO轮融资,目前已向通过港交所聆讯,成功挂牌在即。

这也成了翰颐资本的“开山之作”,一炮打响。

有“难得一搏”的闯劲,也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冷静。有一家专注细分疾病领域的企业于IPO前夕主动向翰颐资本递来项目书,翰颐综合评估其市场规模、产品管线及估值后,果断拒绝。“有一些项目,虽然眼下很热,但据我们的判断,其自身的能力并不足以撑起估值。”周颖华称,高估值确实会带来热点,但从另一面来看,估值是要用业绩来兑换的债务,过高未必是福。

类似被拒之门外的项目并不在少数。

“市场就像海潮,总有潮起与潮落,我们无法预判下一次的潮退之时,唯有保持冷静、克制、审慎,因为裸泳的人终会原形毕露。”周颖华说。

深度服务被投企业是确保高回报的内核

“对于翰颐来说,决定对某一项目进行投资,只是按下了整个项目管理周期的‘启动键’,随之而来的、更为重视的,还有一系列的服务和赋能,后者可能持续数年之久,直至完全退出。”周颖华介绍称。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风险与收益永远成正比,即便是做足功课,一级市场投资仍然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为了提高投资的成功率,有些机构会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进行多头押注,以对冲风险;翰颐却选择了另一条路:投资并参与孵化。

“一则我们非常珍视每一位投资人的信任,二则我们也不想过于分散本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翰颐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以期在前期判断上做到精准,同时,翰颐又聚焦于自己的判断,敢下重注,并给与资源扶持、参与企业战略制定,进而提高投资成功率。”周颖华说,很多时候,不是你的选择通往了成功,而是你为选择所付出的辛劳和智慧,让它的成功得到了变现。

截至目前,在共投资的11个项目之中,翰颐资本凭借独特的资源网络优势,成功在多个项目的早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拿到了较高的股权占比,并进入了其中9个项目企业的董事会,参与企业重要决策及战略规划。

“从短期来看,这种投资策略的回报周期会稍延长一些,但在后期却能收获更高的回报倍数,而且也使项目风险相对可控。”周颖华说。

谈及未来规划,周颖华称,精益投资、精力善用的投资信条将会被翰颐一直贯彻下去,因为无论于投资人、于产业经济、于科技发展本身而言,这均是有意义与价值的。

“当前所谓的“内卷”的时代,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实质上是考验每个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战略定力的时候,能否坚持正确的投资理念和策略,强化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执行力,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投资行业从本质上讲是一个高度专业的服务性行业,不存在“赢家通吃”的经济学逻辑。打个比方,如果说整个一级市场的投资圈好似一片雨林,白马机构有如参天大树一般存在着,但不要忘了,这里还有以翰颐为代表的缠绕的藤萝和繁茂的花草,这里的风景也很好。”周颖华说。

转载、合作、加入粉丝群请联系小助理

本文来源: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