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华投资合伙人李恒:投中编程猫之后
网经社 · 2021-04-26 12:31:00 · 热度:加载中...

(网经社讯)2015 年,少儿编程在中国零星闪现。同年,编程猫获种子轮融资。2016 - 2017 年,少儿编程似有燎原之势,编程猫斩获天使轮至 B 轮总计四轮融资。2018 年少儿编程进入爆发期,年初,慕华投资宣布对编程猫进行战略投资,背后操盘手即慕华投资合伙人李恒。此后至今,虽行业有所振荡,但少儿编程市场认知观念和消费意愿持续提升,市场格局雏形构建,编程猫俨然头部。只用两个字来总结这笔回报颇丰的投资,李恒的答案是「聚焦」。这是下注编程猫之前的战略投资原因,也是投中编程猫之后的企业竞争壁垒。选择一家教育科技公司时间回到 2017 年,李恒彼时正在看创客教育,尽管大部分 STEAM 教育的产品花样繁杂、良莠不齐,但已经能看到机器人软硬件结合的产品化态势,且呈现出不错的商业模式延展。李恒回忆,「在整个赛道的产品依旧比较杂的情况下,我们判断编程产品化是创客教育里最聚焦的。所以我们同时把编程和机器人当成是非常重点的调研赛道。」

而两相比较来看,机器人教育虽更成熟,但线下依赖强、资本投入大、成长性不强、天花板低。编程赛道相比其他创客教育更具有发展潜力。选定赛道,接下来便看遍了所有公司,直到看到了编程猫。「这不是一家常规意义上的教育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李恒表示,这是编程猫当时最吸引慕华的定位。这家公司,最看重的是底层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研发,而不是课程和销售。而这将会是其最大的优势,足以领先其他公司 3 - 4 年的竞争壁垒。「自己做底层的工具平台、自己研发语言,这是编程猫最大的价值。」具体来说,2015 年之前,国内少儿编程领域算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少儿编程教什么、怎么教等基础问题在 2015 年之前没有大规模的具体实践,更多停留在学术研讨及个别小规模实践中。而编程猫创立之初,在 2015 年 - 2016 年的产品化阶段,主要探索的也是编程教育的工具、内容、课程目标、交付效果等问题。在这产品从 0 到 1 的阶段,编程猫做出了最为重要的决定之一: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图形化编程平台 —— 源码编辑器 1.0,并研发了编程猫自己整套的编程体系,研究编程应该怎么学,用什么方式去教,扩展自己的产品线。随后,2017 - 2018 年商业化阶段,经诸多尝试,编程猫将自己成功的商业模式,总结为两组关键词:一组是校内、校外,一组是线上、线下。再到 2019 年至今的规模化阶段。成立六年多,背靠 25.5 亿元累计融资额,编程猫成为业内唯一一个用户覆盖幼儿园至高中,产品覆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且均依托自研工具的少儿编程机构。历经 6 年、三个阶段,产品化是编程猫非常重要的发展节点。而坚持线上、坚持自主研发编程工具的路径选择,如今来看,也成为了其有力的市场抓手和差异化打法。当放眼国内市场,多数少儿编程品牌选择用 Scratch 或者基于此的优化产品作为少儿编程的入门级工具,很多课程产品便趋于同质化。且由于 Scratch 是一个公益类的项目,不太可能根据每个地区或国家的本土特色需求进行个性化改进和优化,因此很多少儿编程课程一定程度上也受限于此工具所提供的功能和扩展性,欠缺核心竞争力。对孩子来说,接触到编程工具之后,能用工具学习到何种程度,以及后期学习内容的延展和过渡,全都对工具有一种路径依赖。因此编程猫在创业早期重点投入自研了 kitten 源码编辑器,从底层构建语言和工具,做中国的 Scratch,从底层技术平台开始,搭建在其基础上的应用继而打磨成产品交付用户,将利于其形成独特的产品生态和技术优势。李恒总结说,「技术是少儿编程市场核心驱动力之一。编程猫自己研发语言,做中国的 Scratch,中国本土的工具语言、应用层的产品,才能更符合中国孩子的学习习惯,更好地服务于本土用户。」此外,自研编程语言对于进校业务的帮助,如今也被证实。学校引入编程体系,可能存在对国外平台的顾虑,而编程猫的自研语言不需汉化、不需二次研发,可以相对原创的角色快速更新迭代。并且,编程猫自研语言的过程,也意味着构建了国内的行业标准并且形成了品牌认知优势。李恒补充,除了注重底层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研发、自研编程语言,编程猫的优势之一还在于「少儿编程市场目标群体当前以低龄为核心特征,兴趣导向为其增长的核心推动力。因此,IP运营与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强结合以及周边产品的激励,将为企业积累规模化基础用户并形成入口,同时使得学员学习编程的动力显著提升。 」用什么撑起千亿市值2017,国内少儿编程教育渗透率为 0.98%,如今渗透率虽已经上升至 2%(不同学段不同) ,但以发达国家的渗透率成熟程度相比,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少儿编程教育赛道是否会产生千亿人民币市值的巨头?李恒分析道,作为头部品牌,以编程猫举例,以少儿编程总市场规模千亿论,假定可获取 10 - 15% 的市场份额,大概率可实现 100 - 150 亿的市场规模份额。假定行业利润率为10% - 15%,则有 10 - 15 亿的利润水平。且因为是新行业,以 10 - 15 亿的利润水平来看,获得 PE 100 倍则很可观。「千亿市值或许有点难,我觉得未来 5 年,500 亿市值的公司可期。」看少儿编程赛道,政策是最大的变量。未来 5 - 10 年,政策助推之下,编程进校是否会成为主流趋势?李恒的答案是肯定的,「其实现在的编程公司已经在享受政策红利,这是事实。而政策本身在不断完善。少儿编程进入体制内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迭代,比如,从社团课提升到正规课。」但反观当下,编程虽纳入了部分省市如浙江的高考,但不可忽视的背后原因之一在于浙江整体的基础教育非常完善、省内差异不大。放眼全国,尤其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学校,没有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在更广大的下沉市场,编程是否也可以推广进校?李恒再次给出肯定的答案,下沉是趋势。在他看来,互联网拉平了不同区域学习的门槛,拉平了彼此间的差异。而布局下沉市场、提高少儿编程行业渗透率及市场规模,有三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师资储备问题。「因为目前少儿编程的合规师资太少,所以编程猫目前已经跟很多高校合作,培养高校的师范大学生去教小朋友学习编程。这是很底层的战略,可以帮助行业更好培养少儿编程的老师,推动行业解决师资问题。」另一个是产品化的问题。少儿编程确实缺老师,当下整个行业的老师也处于培养和积聚的过程,所以过程中有很多产品化的机会。「比如把编程老师的能力拆解成很多的步骤,可以不需要一样成本高昂的编程老师去做,用产品来做?用辅导老师来做?或者借助双师模式来做?」这个问题事关编程教育的标准化。如果能对一个编程老师进行标准化拆解,则能提高可覆盖的师生比,可在产品端实现最大化利用师资,并让下沉市场的学生、家长、老师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编程的过程。再者,便是商业模式的问题。即使在下沉市场,如今已能见到一些少儿编程门店,或加盟,或直营,或双师课堂。李恒总结,少儿编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上述这三个层面的推动工作,「从推动下沉市场的学生、家长、老师提高对少儿编程科目的认知,到形成消费,再到纳入进校考试,这会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而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是否能把编程科目作为一个考试科目,肯定也需要一个过程。李恒坦言,「这个过程是否会有一些不公平,取决于教育制度。但它肯定是一个逐步优化的过程。一二线城市的学生,少儿编程学得早,氛围环境也更成熟,而下沉市场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以及教育管理者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直接比较,这是简单的不公平。但在一二线城市,编程这个科目从进入用户心智再到被熟知到被消费,也就是 2013 年至今,不过 8 年。但当一二线城市已经率先引领行业进入发展阶段,某种意义上,下沉市场享受了行业红利,用户心智成熟就不需要再走 8 年,可能只需要 3 年。所以我会认为少儿编程的普及也是一种一二线城市与下沉市场的相互带动和促进。」遭到竞合中的聚焦点下沉市场大趋势之下,需要行业共同的推进。李恒强调,「需要行业共同推动整个下沉市场对编程这个新科目的心智认知,来形成用户在新科目学习、接受程度、后续消费、口碑传播上的习惯和认知,这是共赢,而不是一家独大。」新创业公司进入少儿编程行业,是否还有机会?李恒分析道,首先是格局问题,目前很难直接断定排行一二的少儿编程教育公司。因为从行业格局层面来讲,现在无法谈集中度。「从发达国家校园编程学习的渗透率来看,中国的少儿编程行业还处于一个初期的发展阶段,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且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所以现在不需要去谈集中度,但头部品牌形成是大势所趋。如今我们回过头去看 2013 年,那时的创业者,比如李天驰、孙悦等人,是一边茫然,一边坚持,但现在这个行业的未来,已经能看得一清二楚。」那此时此地,少儿编程赛道新进创业者的有形压力和突破点又在哪儿?「2013 年时的机会在于从 0 到 1,产品要怎么研发?技术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如何获客?如何运营?那时一切是 0 ,创业者要从 0 开始。现在整套业务模式或商业模式都清晰可见并且相对成熟,机会在于从 1 到 100。对新进者而言,找到线上线下编程产业链当中,认为自己最擅长的优势一环最重要,要从产业链里面的一个优势环节去突破,形成自己非常好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上的优化。」当下,一些互联网大厂和 K12 教育公司也已经在押宝少儿编程教育赛道,竞争格局是否有变?李恒表示,「其实在早先 K12 学科辅导发展过程中,大家一直沿用明星科目或者拳头科目的策略来领先行业,不过后来明星科目的策略没那么可行了,许多公司制定了多品类策略。但是,对现在少儿编程赛道的新进公司来说,最好的策略是聚焦。如果已经有一个头部品牌,其他创业者进来,是会有用户买单,但品牌的心智认知有壁垒,建立新品牌认知需要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李恒直言,「哪怕大厂的问题也是聚焦点在哪。如果大厂或者其他科目的明星创业公司进入少儿编程赛道的话,聚焦点的定位是不是会发生改变?进来是能分一杯羹,但是能不能够在这个领域成为一个头部品牌或领先品牌?回答这个问题要先解决他们自己的定位和聚焦问题。」以编程猫为例,「当大家都进入少儿编程教育这个赛道,说明行业认知在提升。但是 6 年发展,编程猫已经建立了青少年在线编程的等级标准,建好了基础设施。新进者如果想成为头部品牌或领先品牌,怎么快速实现同等的基础设施程度和品牌认知程度?销售市场份额、GMV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建团队或业务加速或资本投入实现。但是一家公司,肯定要考虑未来 5 - 10年的发展。决定一家公司未来 5 - 10 年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是基础设施和品牌心智。」

本文来源:网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