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一家民营卫星企业企图以“农村包围城市” | 对话创始人
投资人说 · 2021-01-22 13:32:28 · 热度:加载中...
只有把成本给打下去,才能有应用的繁荣。

天仪研究院创始人杨峰

2020年12月30日,辞岁迎新之际,有这样一则新闻让整个航天圈为之兴奋:中国第一颗商业SAR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海丝一号”在发射入轨后,获取了多幅高质量的SAR图像。

这意味着,过去依赖从国外高价购买商业SAR图像已经成为历史。“海丝一号”卫星不仅填补了我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还实现了商业SAR卫星数据的国产化。

而这颗卫星的缔造者,就是来自长沙的天仪研究院。

2016年,在我国商业航天政策环境、创业环境一派向好之时,创始人杨峰带领着在航天体系内工作了近20年的天仪团队离开体系内,在长沙市高新区全职创业建立天仪研究院。

读书时,杨峰非常擅长长跑,他说,长跑是一个漫长输出的过程,要求运动员持续输出,不能在某一个阶段爆发式地去发力。因此,直到现在,天仪研究院依旧保持着以小而精干的团队进行运作,作为国内发射卫星数量最多(21颗)的民营卫星公司,目前团队成员不到80人。

在行业人眼中,天仪研究院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企业。

用创始人杨峰的话说,天仪研究院习惯用“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来聊公司的现状,不喜欢用“将来时”去讲公司的愿景。

杨峰希望天仪保持“务实”人设,他认为,只有把“靠谱”的人设保持住,才能获得来自行业内部的认可。

从起步阶段,天仪研究院另辟蹊径以立方星产品切入卫星制造市场,到如今做出国内首颗商业SAR卫星,在卫星竞赛这场马拉松中杨峰持续做“难却正确”的事情,在潮水中,坚持独立思考。

目前,天仪研究院已经获得君联、赛富、经纬中国、北极光创投、国科嘉和、险峰长青等多家知名机构注资。

作者 | 莫莫

编辑 | 轻眉

出品 | 投资人说(touzirenshuo)

“投资人说”尊重每一个有价值的认知,并希望这些深度思想被更多人看见。

在潮水中,保持独立思考

Q:听说天仪研究院的商业逻辑很特别,不喜欢扎堆,是这样吗?

杨峰:天仪研究院在商业上的逻辑就是:扎堆的热点让别人先去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先解决现在有刚需的市场。

天仪从来不去折腾那些不确定的事,而是把确定性的事情做好。不凑热闹,不追热点,我们追求独立思考和另辟蹊径的能力。

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路径上,天仪研究院与其他卫星企业有很大差异。

在2016年大家还不确定如何去做一家民营卫星企业的时候,天仪不去学习美国折腾通导遥的故事,而是先把科研卫星先干了。

科研卫星属于硬骨头,这些客户可能既没有啥钱,但是又有着强烈的需求。当时市场中并没有特别为此需求设计的卫星型号。

很快,我们抓住了这一市场。一切入这个市场,就获得了来自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大学等研究所和大学的订单。

到了2019年,大家开始探寻新的热点的时候,我们选择去填充SAR卫星的缺口,先把需求很明确的SAR先给干了。

第一颗SAR成功入轨运作后,很快把第一组数据发布了出来。发布后,各种单位带着各种需求来联络了我们。

至少从现在来看,我们无论是早期的定位还是现在的定位,都非常符合客户的需求。

Q:为什么开局就坚定看好难啃的“科研卫星”市场?

杨峰:天仪研究院的策略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科研卫星虽然没有太大的“钱景”,但养活一个创业公司没问题。

当民营卫星企业开始模仿美国模式,讲通导遥卫星故事时,我们认为我们去做“通导遥”比较困难,所以选择了一个有市场有需求,然后有付费能力的这样的一个挺细分的市场开始切入。

那个时候如果想去干通导遥的卫星制造,就要跟国家队竞争,在当时我们在人力、财力和产品力上都比较有限,可能无法快速切入市场,站稳脚跟。

Q:为什么天仪研究院要成为数据服务商,而不是制造商?

杨峰:商业卫星公司一定要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硬指的是:第一你必须得要干卫星制造。第二,你不能靠卫星制造挣钱,必须用有更大价值的运营和应用来挣钱。

如果只重制造,在模式上是没有创新的,就是去跟国家队去PK、去立项,哪有需求,我们就去哪里投标,我是反对这种模式的,因为在制造的逻辑上,我觉得这是国家队的范畴,我们跟他们去竞争不明智。

如果轻制造而偏运营的模式,看起来在干市场更大的事情,但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交给别人。铱星、oneweb等公司已经证明这种模式的错误性了。

天仪在SAR卫星上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设计,而且把成本应该做到尽可能最低。这样天仪的SAAR数据很有竞争力,我们选择自己去发展下游的数据和应用的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收入和利润。

卫星的马拉松竞赛,到底跑到什么阶段了

Q:您把商业航天比做马拉松,您认为现在行业已经到了什么阶段?

杨峰:商业航天是一个长跑,在一开始大家都还没人跑的时候,天仪必须得要顶到前面跑,所以在头两年天仪团队是顶在最前面跑的,后来渐渐地开始有了一起跑的同伴。

中国商业航天已经发展了5年,长跑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了。

在长跑的第二阶段,也就是第二个5年,这对于天仪来说是一个蓄力的阶段,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领先优势、产品能力、成本实力、和卫星规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更多的客户,更多的行业认可天仪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个5年,将是长跑的第三个阶段,冲刺见分晓的时候。届时剩下来的公司也不多了,但是市场中的各种需求也将逐渐起来,大规模盈利也有可能实现。

Q:如今卫星赛道的竞赛趋势是怎样的?

杨峰:卫星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围绕两个方向:谁的服务更好和谁的成本更低。

现在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一是要解决企业本身技术能力问题,这是最基础的。如果不解决底层的问题,你总有一天要翻车。

二是解决客户的困难,解决客户的问题。要帮助客户,让客户能够获利,你才有可能获利。不是说我今天忽悠一把客户,然后让他掏了钱,然后我赚到钱了我就不管了,这种客户是很难维系的

第三步才是形成规模化的收入和利润。

比如说,很多公司面对有SAR需求的客户都会“忽悠”他们去买卫星,这样一开始就着急挣钱的话,那么很可能客户听到SAR的天价,他就觉得这么贵我就不用了。

我们选择用卖服务的模式,只有把服务客户的能力提升,帮助客户解决其一系列的问题,客户得到应用上的好处或者是经济上的好处,他才会持续的给你带来这种收入和利润。

Q:天仪研究院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杨峰:2021年的规划,我们要造10颗sar卫星。

未来我们其实还有很多sar相关的发射和运营的计划。我们第一步希望sar星座达到96颗,快速地把SAR的能力建立起来,然后帮助政府、企业去解决“让他们睡不着觉的问题”。

而96颗卫星的SAR星座可能会带来每年超过二十亿元的利润。

卫星竞争走向“更小、更快、更好”

Q:卫星市场的真正痛点到底是什么?

杨峰:很多的人认为卫星市场中卫星制造的能力已经很不错了,卫星行业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应用做得不好。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我认为卫星行业的痛点,是因为这种人太多了。他们应该多听听卫星应用的这些客户是怎么吐槽的。

卫星市场的痛点在于上游的卫星太贵了、卫星的供应链太贵了。并不是火箭运力不足,也不是后端做应用的人不努力。

举个例子,你能够想象用几百万一台的计算机去做互联网市场吗?当PC机的价格是几百万一台的时候,互联网市场并不会出现。

天仪的目标是卫星以后应该要做到跟计算机等重量成本。比如说我们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是一公斤重,然后它是卖1万块钱,我觉得卫星以后也要干到一公斤1万块钱。这样一来,一个200公斤的卫星就200万,能够做到这一天的时候,卫星的市场就会特别大。

一定要把卫星的成本给打下去,才会有后续的应用的繁荣。

现在我们可能可以找到一些愿意高价买单的甲方,但这是很难持续的,只有把前端的成本降下来,才能持续产生巨大市场。

尽管我们都不知道10年之后的航天市场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未来小型化、低成本、快速造卫星,让卫星从工艺品变成工业品是一条确定的路。

更快更小更好,也是天仪研究院在做卫星制造时的基本逻辑,我们卫星技术创新只围绕一个点——降成本。

Q:卫星供应链成本降不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杨峰:做一个产品,如果投入了巨额的费用,那这个东西就不可能便宜。成本这件事其实是一个balance。决定成本的是量,没有量就降不下来成本。成本削减之后,还可能伴随着可靠性不稳定的问题。

做卫星不是今天能做出来一颗,明天就能做出来100颗的事情。产能只有在卫星产品充分被验证之后,才能批量完成。

现在可能各家都在大张旗鼓的来建自己的卫星工厂,我觉得,当我们的钢铁能力和技术基础没有到一个水平的时候,全国大炼钢铁出来的全都是废铁。

技术没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大规模量产卫星出来的也都是不中用的卫星。我们知道一蹴而就干芯片是干不出来的,一蹴而就把卫星干到美国的水平也是不现实的。

创新型产品在得到多次验证之前,一定存在各种风险,所以说这是一个更长周期的事情,需要更有耐心等待更多试验,卫星企业必须持续地投入研发产品并且验证产品。

只有越来越多围绕卫星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出现,才能够一点一点,把市场做得更大,把成本降得更低,然后才能够互相去反哺。

科创领域创业者,投资人报道请加

记者微信(请注明公司及事由)

推荐阅读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下看看吧

本文来源:投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