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莽撞少年林奇,走了
游族网络 · 2020-12-31 23:57:00 · 热度:加载中...
本文作者为战略与人力资源专家穆胜。

圈子太小,之前有零星的消息,我有不好的预兆。

想想他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唯有在心里为他祈祷,希望他旺盛的精力会让他平安归来。

但没想到,等待之中还是传来了坏消息。一个如此年轻的生命就此逝去,一个曾经的战友与我们自此天人永隔,让人感叹唏嘘……

感叹之中,不禁回忆起他的点点滴滴。

结缘

最初与他认识,是经我们共同的朋友、长江商学院校友圈的另一位企业家的介绍。彼时,林奇正为企业寻找战略与组织顾问,他认为,迅速做大的游族必须要有正规化的管理。朋友一句话让他产生了兴趣:“我给你找一个能落地的高手。”

于是,拉群、加好友、简单沟通……仅仅三小时后,我出现在了游族大厦,与林奇和他的几位联合创始人进行了交流,并一拍即合。一个多星期后,我再次出现在了游族大厦,为包括林奇在内的十余位游族高管,主持为期两天的战略会。

基于私董会的技术框架,我设置了让高管们充分讨论,而仅让林奇在关键节点做简单判断的会议规则。我至今还记得与会者当时的惊讶,事后才知道,我应该是第一个在游族内部会议上不许林奇说话的人。

两天的会议开下来,我们从商业模式谈到战略,从战略谈到组织,从组织谈到人力资源,企业的现状和未来似乎都清晰了不少。林奇挺高兴,说:“我第一次发现开会是如此轻松。”事实上,他的发言少了,但观点浓度更高了,有些精彩的思维方式我至今还有印象。

例如,他从游戏行业生产要素的供需来分析市场前景。在供给侧,有多少的人才?有多少的IP?在需求侧,有多大的市场容量。他得出的结论是,供需严重不平衡之间,市场规模是结构性放量,谁能掌握人才和IP的高地,谁就能掌握高位定价权。又如,他认为,用户体验这个事情可能不会在短期的数据上显示,但“不代表没有发生”“买流量可能是个陷阱”……

我也抛出了一些让他眼前一亮的观点。例如,我认为应该关注“灯塔用户”而不是所有用户,取悦他们的方式并不是满足所有需求,而是引导他们在虚拟世界里的人生轨迹(成长体系设计)。再如,我提出了游族应该走向“精实增长”,这个概念也出现在了他当年年末的大型演讲中。

很快,我从林奇手中接过了“游族网络战略与人力资源顾问”的聘书,这代表我们彼此的认可,见证的还有十几位高管。照片里的他,笑得比我还开心,照片里的我,似乎有点要打“大仗”的沉重感。

我知道,游族能走到现在,林奇和团队的天赋、创造力、市场感觉已经毋庸置疑,但要能走得更好,可能还需要一砖一瓦的组织建设。

磨合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几乎每月一次出现在游族大厦,开始了自己和族人们的“一砖一瓦”。前几次,林奇还嘲笑我:“你为什么每次都西装革履?干嘛那么正式?”我笑着回怼:“这代表我的服务很稳定呀,所以,甲方的需求也得稳定嘛,你就不要老是换风格了,我都记不住你穿过什么了。”

林奇是聪明人,聪明人的注意力容易转移,今天他可能想改平台型组织,明天他就赶去做师徒制了……他显然知道我在说什么,有点被堵住了,但马上嘴硬:“你不是高手吗?只做标准化服务还叫什么高手?你不是告诉我们要以用户为中心吗?”好吧,他居然学会了用我的话来怼我。

老实说,给游族做顾问并不容易。林奇想法很多,变得太快,某种程度上看,他对咨询顾问来说甚至是很难缠的对手。但我也不能否认和他并肩作战过程中的愉悦,他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喜欢威士忌、艺术品、滑雪……在任何一个话题里,他都想要占据主动权,也都能“抖”出他别具一格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作为朋友,他绝对是圈子里的中心,绝对能够给圈子带来欢乐。

有一次,我给他开玩笑:“我别给你们当顾问了,大家当朋友挺好嘛!”他马上说:“什么意思?是不是我钱没给够?”好吧,我还能说什么,他一句话就封住了我的嘴。

林奇的性格其实很简单,他永远在尝试新事物,永不满足,对于他不擅长领域的高手,他会给予更多的尊重。而一旦他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就会接管这个“主场”,开始反向输出自己的观点,此时,就算德鲁克也没法说服他。所以,每次与他的见面,我总要给他带去点新东西,这个不难,我自信自己的认知迭代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我又不能老用新东西勾引他,这样只会让他更加发散。

于是,我只能在“新东西”和“主战场”之间平衡,用新东西引起他的注意,最后又绕回到“组织建设”的主战场上。效果如何呢?80%的场景里,我都能把他拉回来,但20%的场景里,我又开发了他新的“兴趣”。

有一次,一位游族高管和我感叹:“穆老师,我觉得您挺神的,作为外部顾问居然伴随了奇哥这么久。”

互怼

林奇开心吗?我感觉他是开心的,在他的朋友圈子里,他是洒脱自如的,长江校友圈里,到处是他的段子。

有时,他还代表清华来怼我们北大,这个我自然是不会认的,嬉笑怒骂中,大家也其乐融融。

林奇孤独吗?至少我不止一次见过他孤独的一面。几年前,张瑞敏先生告诉我:“当你成为了企业的CEO,你在企业里从此就没有了朋友。”林奇应该是不认可这句话的,他竭力在维持企业早期的一种有温度的文化,他把这个叫做“互怼”。

他喜欢怼人,一场会议里当众怼人是常事,特别简单直接。有时怼凶了,大家都沉默了,他又只有自己去打圆场,对着那个十几分钟前批得抬不起头的人开起善意的玩笑。这时的他挺孤独的。

我提醒过他,要收着点,但他说,怼厉害了,晚上喝酒,第二天大家就忘了。这个是天性,很难改,我也就不劝了,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充当一下这种场面里的润滑剂。

一次,他批某个参会者的发言没有营养,我立刻笑着说:“你不是常说要敢于暴露自己的无知和愚昧吗?”林奇一时语塞,这的确是他的口头禅,自己就笑了,周围人也笑了。

还有一次,我起草的某个方案里有一句话他觉得有问题,我说:“这可是来自《林奇语录》呀。”他又笑了,回应到:“我的语文水平要是这么好,找穆老师你来干什么?”我说:“那就可以在你观点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创新嘛,哎呀,你应该早说呀。”他立刻听懂了我的意思,周围人也都笑了。

林奇更像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堂吉诃德,他竭力用自己的世界观来改造组织,让长大之后的组织依然能够去层级、去部门、去流程,能够直接沟通、高效协作。显然,“互怼”是他认为最高效的一种沟通方式,尽管这种方式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从这个角度说,他是有极度浪漫主义情怀的。而能够体会到他真诚的人,应该也都不会太介意。

尾声

2019年,我与几位游族高管一起,竭力推动林奇编写《游族网络族人公约》,也竭力推动他建立“组织部”。为此,我的团队和游族伙伴们一起做了大量的研究,不仅像素级分解了若干标杆企业的文化体系,也在阿里、华为、小米三类组织部里做了选型。

彼时,我经过和游族一年左右的接触,已经对这个团队有一定认知了。游族的“族人”们对游戏行业有浓厚的情感,有创作的才华,有团战的意识,有英雄的担当……但是,他们需要配置更加强大的组织模式。聪明人太多的组织里,不能直接上管理工具,更应该夯实底层认知,尤其是使命、愿景、价值观。而以这个为底层,先抓干部队伍,必然能够事半功倍。

林奇对此事非常认可,我们用了大量的微信文字和语音进行讨论,他还经常一个电话直接打给我,要约时间面对面沟通。我说,“等我问问同事我的行程安排再回复你”,他不高兴了,“我们俩还不能直接约时间吗?你在哪里?你别动,我飞过来找你!”这就是他的风格。

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对于游戏行业非同一般的理解,对游族非同一般的情感。当我们把这些元素编写为价值观词条后,“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做主角,不做NPC”等形式的阐释,也被族人们认为是“游族味十足”。

可惜,没能和他一起完成这两件大事,林奇这个“莽撞少年”的背影永远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还记得,2019年末的游族三亚年会后,他在一个小范围的晚宴上邀请我和几个高管去日本滑雪,并绘声绘色地描述这个运动多有意思。当时,我密集的行程是不支持我和他一起去“浪”的,自然没有成行。他还嘲笑我不会享受生活。

也还记得,2020年中,他见我瘦身成功问我秘诀,我说我在打拳,我俩还相约找时间打一场比试比试。而我们,已没有一起走上拳台的机会了。

可惜,没能和他一起完成这两件小事,林奇带着他的生活品味走入了另一个世界,也带走了朋友和族人们的思念。

想起今年他发给我的手书《洛神赋》,当时我还奇怪,他想借这个人神之间的故事表达什么。后来我明白了,这个叫林奇的少年一直在用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追寻他心里的“洛神”,那是他对于游戏世界的挚爱。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林奇发给笔者的手书《洛神赋》

本文来源:游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