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长石资本」汪恭彬:聚焦投资手机、IOT及汽车电子产业链领域
长石资本 · 2020-12-07 13:33:41 · 热度:加载中...
打造“朋友圈”式基金,将LP和Portfolio聚集起来,通过融合产业-资本-技术实现“内生循环”。

打造“朋友圈”式基金,将LP和Portfolio聚集起来,通过融合产业-资本-技术实现“内生循环”。

头图来源|IC photo

文|吕婧雯

5G的发展带来了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投资机会,优质的半导体公司得到了资本空前的青睐、估值大涨、陆续登陆二级市场。为了探寻半导体行业背后投资的逻辑和未来半导体行业投资的机遇,36氪针对「长石资本」合伙人汪恭彬进行了专访。

「长石资本」的第五支基金深耕产业,专注投资手机、IOT及汽车电子产业链的芯片、新材料和核心零部件领域,目前累计投资16个项目,portfolio中单笔投资额最大的两个项目珠海冠宇和达瑞电子近日分别获得科创板上市受理和创业板发审委过会。

目前中国手机终端市场头部厂商华米OV(华为、小米、OPPO、VIVO)四分天下,长石将继续围绕终端厂商在AIoT品类拓展布局,聚焦手机及TWS耳机、手表、AR/V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上游的投资机会,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产业链的投资机会(2020年长石完成了对比亚迪半导体的投资)。

以下为采访对话:

36氪:什么机遇促使2017年开始转向投资3C产业链的半导体公司?

汪恭彬:2017年我们观察到行业内To C的投资机会日益减少,日活高的APP都陆续被纳入BAT等互联网巨头的版图。基于对产业垂直赛道的观察,我们发现To B领域国产替代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信号”,以手机为核心的3C产业链和汽车电子产业链陆续出现核心零部件、芯片和新材料的优质标的。

36氪:投资时最注重的三件事是什么?

汪恭彬:我们的核心关注以下三点:一方面是项目是否处于有潜力的国产替代细分市场,以此判断它的天花板高度;另一方面是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性是否能够构建足够高的壁垒支撑其长期发展;第三是创始团队是否具有雄心抱负、开放心态及深度思考能力。

36氪:目前portfolio中的项目表现如何?

汪恭彬:目前Portfolio中很多公司的财务表现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特别是我们投资的一些消费电子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制造商、电芯制造商等,通过扩大产能、提升良率,在过去的一年内不仅在财务数据上取得了出色的表现,同时也受益于下游提升供应链管理需求和日韩制造企业退出中国市场等因素,在产业格局的塑造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已投的16个项目,达瑞电子已于2020年11月5日创业板过会;同一日,珠海冠宇科创板上市获受理。11月,还有一家散热材料公司申报创业板。其余13家公司将于2021年一季度陆续申报上市材料。

我们乐观预计,16家公司有望于2021年全部上市或进入上市审批流程,其中至少有3家公司实现超过10倍回报,16家公司上市总市值有望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产业生态圈雏形开始显现。

36氪:未来的手机产业链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汪恭彬:短期内华米OV四大品牌主导国内市场的趋势会更加明确,新兴品牌的衍生可能会比较困难。2020年是5G商用的元年,未来三年会迎来一波5G的换机潮,同时会带动配套生态中可穿戴设备的需求、促进硬件制造业的发展。我们会根据手机市场的变化快速反应,并且发掘产业链中芯片、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新契机。中国手机终端将更强调国内供应链的重要性、逐步建立独立的半导体产业链、提高供应链管理的安全性。与此同时,产业链的供应商也会面临更多的机会。

36氪:手机终端是否已是红海市场?未来消费电子的投资机会有哪些?相应的长石资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汪恭彬:很多年以前,一位手机行业的大咖说,手机的下一代仍是手机。今天,我想仍会维持这样的判断。全球每年手机预计销售维持在15亿部左右,目前全球手机竞争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撼动。但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以苹果为代表,在手机为第一曲线的基础上,近年来走出了一条完美的以AIRPODS、APPWATCH为代表的可穿戴第二曲线,我们了解到,AIRPODS和APPWATCH贡献的年销售均在100亿美金之上,而对应的安卓市场,TWS和智能手表的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移动终端的迭代和升级方向来看,纵观国内手机终端头部厂商,华为提出了“1+8+N”生态,小米提出了AIoT,OPPO最近提出了3+n+x,我们判断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有潜在投资机会。例如,在“万物互联”这个概念下的TWS耳机、手表、智能眼镜等产业链的上游芯片、新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将是我们未来关注方向。同样,在智能家居和汽车数字化的万物互联市场也存在很多升级换代的机会,通过判断终端所需的优质供应商是否能进入产业链,实现和产业终端的嫁接服务,将是我们甄别优质项目的重要考量。

36氪:如何看待半导体行业中的“国产替代”?

汪恭彬:我们看重国内创新企业在基于终端的支持、反复迭代基础上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寻找芯片、新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优质企业。但同时,我们期望与海外领先技术的融合。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需要态度上保持开放性,与国际先进公司、人才要保持密切沟通。

终端市场虽然要保证产业链安全,但是谋求发展一定离不开融合全球头部公司的经验与知识。比如,我们了解到终端市场,在保持供应链安全的同时,为了与全球最先进工艺保持同步,原则上会保留至少30%的海外顶尖供应商的需求,除非国内供应商的品质已完全媲美海外。

从全球产业格局来看,半导体行业技术转移经历了从欧美转移到日韩、再到中国和东南亚的过程;从半导体产业变现来看,目前中国具备比较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也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因此正是我国半导体公司发挥优势的关键节点。发展“国产替代”要保持开放性的心态,和优秀的人才与头部公司积极合作。

我们了解到,在我们关注的三大细分领域,国内空间很大,但挑战也不小。

本文来源:长石资本